天天看點

龐德《在地鐵車站》賞析

作者:清風亭57594977

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般顯現,

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

這是美國詩人龐德的一首小詩,寥寥26個字開意象派先河,被奉為意象派詩歌鼻祖。

第一句側重寫“面孔”。作者徘徊在人流熙來攘往的巴黎地鐵車站,看到一張張美麗的面孔不時閃現,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然而在一瞬間,這些面孔又變得十分陌生,以至于在眼前模糊不清,黯然失色,毫無光彩。正所謂:人看人,像幽靈。“幽靈般”是詩人的直覺,宣洩了一種情緒。正如魯迅先生在《藥》裡描寫的“三三兩兩,鬼似的在那裡徘徊”的人,是現實生活在作者心裡的直射。

第二句側重寫“花瓣”。花瓣色彩鮮豔,十分美麗,是與“面孔”對應的審美對象。在最初的一刹那,面孔美麗迷人,詩人感受到短暫的自然美。我國古代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然而“花瓣”前用了兩個修飾語。“濕漉漉”被雨水淋濕過,給人沉甸甸的感覺;“黑色枝條”顔色黯淡,與花瓣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在人心裡無比壓抑,透露出詩人對繁華都市生活精神的疲憊和内心的厭倦。

龐德這首詩短小含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面孔”“花瓣”兩個意象一瞬間重疊,進而構成一首既有抽象的理性認識,又有濃郁的感情色彩的韻味無窮的小詩。

龐德《在地鐵車站》賞析
龐德《在地鐵車站》賞析
龐德《在地鐵車站》賞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