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曉龍告訴你如何把《功勳》拍成老百姓愛看的劇丨專訪

作者:Beiqing.com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創作的重大現實題材作品、“理想照耀中國——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動劇目、首部全景式展現八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真實故事的電視劇《功勳》正在熱播中,該劇集結了當代影視劇領域黃金班底:由鄭曉龍擔任總導演,毛衛甯(《平凡的世界》)、沈嚴(《中國式關系》)、康洪雷(《士兵突擊》)、楊陽(《心術》)、林楠(《黃金瞳》)、楊文軍(《離婚律師》)、閻建鋼(《趙氏孤兒案》)等擔任各單元導演。截至目前,《功勳》豆瓣評分高達9.1分,成為今年繼《山海情》《覺醒年代》後,又一部真正走入群衆的主旋律電視劇。

日前,新京報記者專訪總導演鄭曉龍以及各單元導演、編劇等創作者,揭開《功勳》背後的創作故事。

鄭曉龍告訴你如何把《功勳》拍成老百姓愛看的劇丨專訪

《功勳》展現八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真實故事。

前期:鄭曉龍一開始“信心不足”

鄭曉龍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工作了十七年,曾完成過多部“自上而下”的作品,斬獲諸多“五個一工程獎”。但2019年10月,面對國家廣電總局“出題”的《功勳》,鄭曉龍卻信心不足——除了袁隆平、申紀蘭、屠呦呦之外,鄭曉龍對于首批功勳人物的事迹并不了解。鄭曉龍希望先看看資料,思考一下能不能把《功勳》拍成一部老百姓愛看的劇。

20多天後,鄭曉龍選擇接下這個艱巨的任務。“我被這些人物的事迹徹底感動了。”他說。例如申紀蘭,此前鄭曉龍隻是知道她連任過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卻不知悉,是她提出了“男女同工同酬”,以及她為什麼提出這個變革性的議案。原來,1947年申紀蘭嫁到西溝村後,一直積極參加勞動,但一到記工分的時候,幹得多的婦女拿到的卻還不足男人和老人的一半,甚至還低。這影響了很多婦女下地幹活兒的積極性。而且在那個“好男走到縣,好女走到院”的年代,原則上女人是不被允許勞動的。申紀蘭的提案無疑為中國女性解放事業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在鄭曉龍看來,當開始了解這些人,就會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同樣,他們人生華彩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值得通過藝術化手段挖掘、表現。

怎麼拍:堅持現實主義風格,真實不拔高

前期定調後,鄭曉龍開始選擇餘下七位導演。每位導演都有截然不同的個人風格,鄭曉龍均給予他們極大的創作空間。劇本用閃回、倒叙、平鋪直叙等任何講述方式都可以,各單元主創可以根據各自人物特點、采訪内容來決定故事樣式。包括片尾,導演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創意。

但存異之外,更多是求同,最重要的是現實主義風格的統一。“鏡頭、語言、内容,都要還原那個時代的樣子。比如劇本寫的是1968年一輛吉普車開過來,從上面下來一個上校軍官。我一看這就不對,1965年部隊都換成了幹部服和士兵服,怎麼一上來就是上校軍官呢?”鄭曉龍要求每個組,從編劇到導演,必須深入到那個時代的生活當中。有一些拍完後才發現細節有問題,鄭曉龍都要求後期重新拍或重新改。

鄭曉龍告訴你如何把《功勳》拍成老百姓愛看的劇丨專訪

《能文能武李延年》講述了李延年和戰友們的光榮事迹。

此外,選取真實經曆,短小精悍地呈現功勳人物“高光時刻”,也是《功勳》統一的創作方向。例如,李延年先後參加解放戰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戰鬥20多次,但《能文能武李延年》隻選取了李延年三天兩夜保衛346.6高地的故事。在鄭曉龍看來,李延年一生最重要的經曆便是抗美援朝,他獲得了“一級戰鬥英雄”稱号。他不僅作戰勇猛,更多的是作為一名指導員,做好了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告訴大家,為了國家、為了人民才要勇敢沖鋒,帶領那些被打散了的部隊最後守住了陣地。“在過去我們講部隊的片子中,真正講好一個部隊政治工作,塑造能文能武軍人形象的,幾乎沒有。是以這段故事會更有意義。”

《默默無聞張富清》概括性地講述了張富清的一生。在鄭曉龍看來,相較李延年守住高地的經典戰役,申紀蘭提出“男女同工同酬”,孫家棟、于敏在航天探月工程、氫彈領域的非凡成就,張富清似乎沒有非常突出的事迹。但正因如此,他獲得“共和國勳章”恰恰更有深意,“他在部隊獲過很多榮譽,從部隊退伍後又當了一名基層幹部,勤勤懇懇。”鄭曉龍認為,塵封功績、默默奉獻,就是他身上最閃光的點。

“我們首先要了解這些功勳人物為什麼被授予共和國勳章,把這些事拍出來,讓廣大觀衆知道他們身上閃光的地方。同時也揭示我們黨和國家在追求什麼、鼓勵什麼、所樹立的榜樣是什麼樣的——并不是說非要大有作為才是偉大,踏踏實實做一個為人民為黨為國家服務的人,也可以成為功勳。”鄭曉龍表示。

如何寫:将真實故事的挖掘做到極緻

袁隆平或許是八位功勳人物中,最被老百姓熟知的一位,公開資料非常多。但此次創作《功勳》,宋方金更多以“偏僻”資料為主。包括翻閱他過往珍貴的校友錄,其中很多真實的名字都被收錄到劇中;采訪袁隆平的學生、老同僚、秘書、兒子……其間,宋方金無意中從秘書那裡,收獲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細節:袁隆平生前除了湖南和海南,其他地方一天都不留宿。包括“共和國勳章”授勳那一天,袁隆平也沒有在北京住下,而是當天便傳回了。他的秘書解釋道,因為他常年在地裡,被水稻蒸出了皮炎,每天晚上都要用一個類似暖水瓶上充滿熱氣的木塞,“蓋”在身上所有的皮炎處,才能入睡。宋方金和閻建鋼對此“如獲至寶”。劇中便有了這樣一個非常珍貴的時刻——袁隆平的太太給他進行全身止燙。“這個細節非常真實地表現了科學家的艱辛和困苦。”

鄭曉龍告訴你如何把《功勳》拍成老百姓愛看的劇丨專訪

黃志忠飾演袁隆平。

如果說《功勳》有别于其他現實主義劇目的創作方式,其想要表現的人物大部分都不存在所謂的“戲劇張力”,編劇更多是将“真實挖掘”做到極緻。例如,幾乎每個單元的主創都曾拜訪功勳人物。2019年,毛衛甯前往廣西軍區南甯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見到了91歲高齡的李延年。老英雄的腰闆挺得很直,和毛衛甯聊了三四個小時也不感覺累。雖然其對過往的回憶已有些模糊,但他對犧牲的戰友們的懷念讓毛衛甯記憶深刻。這也讓毛衛甯和劉戈建堅定了《能文能武李延年》不能僅僅寫李延年在戰場上的功績,而是要寫李延年和他的戰友們。“後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李延年同志是戰鬥英雄裡職位最小的,他(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其實是衆多為戰争獻出生命的普通戰士的代表。他其實是做了每一個英雄都做到的事情。”是以最終劇中呈現了懦弱卻有情有義的“逃兵”小安東,看似貪生怕死卻在關鍵時刻隻身進入敵軍坦克的羅厚财,誤踩松發雷而英勇犧牲的李源……這些都是李延年惦念的戰友們的形象诠釋。

同一年,康洪雷、陳枰見到了95歲的張富清。每次見到陳枰和康洪雷,老人總是關切地問“冷不冷?”然後把棉簾子蓋在兩個人身上。“老爺子特别和藹、慈祥。”陳枰說。正如将自己的功績塵封了六十多年,對于《默默無聞張富清》,老人也沒有任何囑托,言談間隻是分享自己的故事;每次分别時,老人總是說,“謝謝你們,辛苦了”,從沒有提過任何要求。而後劇中呈現了這樣一段故事:2012年,張富清因病左腿截肢。為了不影響子女“為黨和人民工作”,88歲的他裝上假肢,繼續頑強地站了起來。這是根據張富清的真實經曆還原而來的。陳枰表示,自己寫這段故事的時候,沒有故意拔高度,但筆落之下,就會動情。

鄭曉龍告訴你如何把《功勳》拍成老百姓愛看的劇丨專訪

張富清單元再現了當年艱苦的生活條件。

後期:片頭要重新化妝、重建立模

《功勳》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片頭:在巨大的“共和國勳章”背景之下,每個單元的主演分别以劇中形象,面帶微笑緩緩走來。但随着步伐,每個人逐漸變成了功勳人物現實生活中的模樣。雖然這段影像隻有1分30秒,但足以震撼人心。

這個創意是鄭曉龍的突發奇想,但實作的過程卻很艱難。這八位功勳人物大部分年事已高,有的已不在人世,請他們來拍攝,或做面部掃描,都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問過)到底還做不做,怕最後做不成。但我還是堅持做,我說至少我們要試試。”鄭曉龍表示。

鄭曉龍告訴你如何把《功勳》拍成老百姓愛看的劇丨專訪
鄭曉龍告訴你如何把《功勳》拍成老百姓愛看的劇丨專訪

片頭功勳人物從劇中形象變成現實的形象。

最終鄭曉龍從新華社拿到了功勳人物獲獎時的高清照片,請特效公司把每一個人從骨骼架構、眉毛、眼睛等所有部位,都按照照片重建立模,恢複為一個完整的人物影像。這個過程的難度是巨大的。鄭曉龍已經記不清看過多少版模組化效果圖,要麼是眼部的紋路太少、光澤不夠;要麼是頭發沒有一根一根地做出來,或者做得又黑又濃密,與真實的老人形象不符。

而從演員到功勳人物,頭發如何變化、軍裝等穿着如何改變,都是一點點“摳”出來的。從2020年12月開始制作,直到該劇開播前,片頭仍在反複修改;到最後時間快來不及了,鄭曉龍和團隊便住在辦公室,收到回報就改,改完再回報。

包括音樂。2020年電視上在轉播鐘南山被授予“共和國勳章”的儀式時,播放了一段大氣磅礴的音樂,鄭曉龍一下便選中它作為片頭的背景音樂。但這段旋律的節奏偏慢,很難配合八位功勳人物走過來的步伐,于是鄭曉龍和團隊又重新進行音樂編輯、加快節奏重錄。

“費了好大勁,但是片頭效果還不錯。”在鄭曉龍看來,按照傳統片頭的方式,剪輯劇中畫面,或者重新制作動畫,也不是不可以,但《功勳》值得與衆不同,值得費更多心思。

新京報資深記者 張赫

資深編輯 佟娜 校對 翟永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