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偉大領袖毛主席是新中國成立,帶領中國人民成功從列強、軍閥和戰火之中解放出來的大功臣。

可以說,毛澤東主席是新中國的主要締造者,他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

毛主席受人愛戴,毛主席像高挂在天安門城樓上。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這位偉人在新中國備受愛戴,但他的晚年為什麼不開心呢?

據毛主席晚年秘書張玉鳳回憶,毛主席生命中的最後一年過得十分孤獨,常常哭泣,還不願意見人。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h1>

1975年12月26日,毛澤東主席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後一個生日,這天,毛主席隻請了幾位以前跟着他一起為建設新中國奮鬥的同志前來祝壽。

他的兩個女兒:李敏、李讷也來了,隻有少數革命友人和家人陪伴毛主席吃一頓生日飯。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餐桌上的菜色也十分簡單,隻比平常多了幾道,毛主席簡單吃了一些,就等着吃長壽面了。

今天毛主席的房間雖然比平時熱鬧了許多,但室内由于人員少,相對冷清。

毛主席對着自己收到的金日成送來的北韓蘋果,愣愣出神了片刻,誰也不知道他想到了什麼。

随後,他留下了兩個蘋果,其餘全部分給了從業人員。

跟随毛主席多年的從業人員決定,給毛主席好好做一碗帶有祝福寓意的長壽面,然而這碗面也出了意外。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原來,每年毛主席生日都要按照傳統吃上一碗長壽面,這碗面一直都是由中南海的面點師傅田樹濱親手制作的手擀面。

1975年的這碗面一下鍋,卻不知為何散開了,扔下鍋裡的面條沒有一根是完整的,這種事往年從未發生。

面條變成了面糊糊,鍋裡的慘淡猶如當天的氣氛,廚房裡愁雲慘淡,大家都沉默着,似乎這湯鍋中有吞噬他們聲音的野獸。

當時,他身邊的從業人員都知道,主席雖然嘴上不說,但總有心事。

為了讓主席開心,不讓他徒增憂慮,毛主席的生活事務長吳連登連忙決定,瞞着主席用挂面代替手擀面。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不承想,這碗瞞着毛主席被替代的手擀面,成為了毛主席最後一碗長壽面,毛主席就在寥寥數人的陪伴下,度過了最後一個生日。

倔強要強的毛主席,大概在那個時候已經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了判斷,隻是沒有向身邊的人訴說他的虛弱痛苦,徒增身邊人的悲傷。

冬天過去了,1976年的春天沒有給毛主席帶來新生的希望。

1976年春,毛主席兩次因心肌梗塞,送往醫院搶救。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5">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h1>

雖然毛主席年輕的時候南征北戰創下豐功偉績,但不是神仙總有生病衰老的一天。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最後一個生日過去後的1976年,毛主席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整個人顯得蒼老憔悴了許多。

1976年5月12日,毛主席照常工作,會見了新加坡總理李光耀,這一次的會見,毛主席的身體明顯顯示出了大不如前的老态。

在貼身秘書張玉鳳和孟錦雲攙扶着已不能獨自行走的毛主席到接見大廳的沙發上坐下後,李光耀就進入了會場。

兩位秘書連忙幫助坐在沙發上無法自己站起來的毛主席站了起來,毛主席熱情地站着與李光耀握了手,但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

原本站着的毛主席忽然一屁股坐在了沙發上,因為年邁生病,毛主席的身體已大不如前,這次對李光耀的接見,是他用了極大的體力,強忍着病痛出席的。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據毛主席的秘書張玉鳳回憶,當時毛主席病情頗重,這一坐,是雙腿無力支撐身體重量導緻的。

毛主席與李光耀之間的最後一次會見在短短幾分鐘内結束了,不是毛主席不健談,是毛主席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他坐下來和李光耀高談闊論了。

關上毛主席與外界交流的門的,是他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半個月後,毛主席又會見了巴基斯坦總理布托,這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會見外賓。

巴基斯坦一直是中國的好夥伴,對新中國十分友好,現在也有網友将巴基斯坦人民稱呼為“巴鐵”,寓為“友好得像鐵哥們一樣”。

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理布托到訪中國,對與毛主席之間的會見抱有極大的熱情,左申請右報告等了好幾天。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毛主席與張玉鳳

然而,不是毛主席不想見布托,而是他實在難以做到,由于長年卧病在床,毛主席全身的肌肉嚴重萎縮,雙腿膝關節無法直立。

如果不加以攙扶,毛主席已經站不起來了,會見外賓需要他行走,這更是強人所難。

毛主席硬撐着會見了布托。

據從業人員回憶,當時毛主席坐在沙發裡,頭無力地靠在座椅後背上,雙眼微微睜開,臉上缺乏表情,嘴巴微張,隐約可以聽到他粗重的喘息聲。

布托到場的時候,毛主席并沒有在從業人員的攙扶下站起來與他握手,這一次,他連站立的力氣都沒有了。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毛主席隻是坐在沙發上,雙手握住了布托的手以示尊重,布托也了解地回握着他的手。

當布托詢問毛主席近況時,毛主席如實相告,他告訴布托,自己已經“不大好了”,腿不聽使喚,說話也沒那麼清晰了。

與布托的會見隻有短短的幾分鐘就結束了。

其間,由于毛主席說話聲音很小,氣息微弱,需要他的侄女王海容在場,先将毛主席的話翻譯成國語,才能再翻譯成英語給布托聽。

此後,中央政府出于對毛主席身體情況的考慮,對外宣布毛主席今後不再在外交場合出現。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毛主席與王海容

毛主席與外賓會面交流的大門關上了。

1976年8月,毛主席再次因心髒病發作昏迷,被送院搶救。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h1>

1976年的春節,毛主席獨自在中南海的居所和身邊幾個平日裡負責照顧他的從業人員度過。

本該好好慶祝的節日,毛主席沒有宴請一個賓客,本該阖家團圓的日子,毛主席身邊沒有陪伴任何一位親人。

毛主席的生活秘書張玉鳳回憶,1976年的春節特别地冷,毛主席的居所特别幽暗清冷,隻有門外的路燈帶有一圈光點,散發着一絲暖意。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張玉鳳在回憶這個春節的時候眼中含淚,當時的毛主席已經不能自己吃飯了。

甚至吃年夜飯,都是張玉鳳用湯匙一勺一勺地喂進毛主席的嘴裡,毛主席當時連張嘴吃飯都很吃力了。

1976年的年夜飯,毛主席就像往常一樣,隻在從業人員的幫助下側躺在病床上,就着白米飯勉強吃了幾口自己平日裡愛吃的武昌魚。

毛主席人生中最後一頓年夜飯就這麼冷清地吃完了。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吃過年夜飯後,從業人員把虛弱的毛主席攙扶到客廳的沙發上坐着。

身邊安靜至極,沒有親朋噓寒問暖,也沒有兒女承歡膝下,從業人員聽到的,隻有主席沉重地呼吸,和遠處傳來賀歲的爆竹聲。

為了讓身邊的年輕人不和自己一樣感到大年夜凄冷、孤獨,毛主席讓從業人員在家門口也點上幾根爆竹。

據張玉鳳回憶,毛主席這樣做的用意,是讓身邊的年輕人好好過節。

毛主席身體虛弱,無法見外人,不想讓外面的親朋看到曾經叱咤風雲的自己如此憔悴。

張玉鳳透露毛主席最後一年:他很孤獨,常偷偷哭,還不願意見人01 最後一個生日無高朋滿座,長壽面斷好兆頭02 最後一次會見體力不支,疾病衰老緻再無機會見外賓03 最後一個春節沒請客人,連親人也沒有相見小結

直到毛主席生命的最後時刻,毛主席的孩子李敏來到父親床前的時候,毛主席已奄奄一息,無法說話了,他流下了淚水。

據張玉鳳回憶,在這最後一年的人生日程裡,毛主席已經多次自己一個人偷偷哭泣,這一次,終于有親人在他哭泣的時候,守候在身邊安慰。

1976年9月9日零點10分,毛主席與世長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1">小結</h1>

雖然,毛主席晚年疾病纏身,但他的靈魂是豐富的,他的思想是活躍的,他留下的功業依然造福着後世的子子孫孫。

疾病和衰老讓毛主席憔悴虛弱,讓毛主席無法正常與外界交流。

但不影響他堅韌不拔的意志,不影響他獨自與病魔抗争,不影響他工作看報到人生的最後時刻。

生而為人,肉體總有一天會逝去,但有的人生命重如泰山,英豪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