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作者:史論

1997年7月1日,英國正式将香港的主權與治理權交還給中國,離開祖國100多年的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如今距離香港回歸已然有了24年。回顧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一幕幕場景還恍若昨天發生的一樣。

其實,中英政府早在1982年便就香港的前途問題展開了談判。在英國的治理下,香港一直執行資本主義政治體制,為了香港圓滿回歸,我國與英國進行了多達22次的談判,我國内部也做了諸多努力。

對于香港來說,回歸祖國後,政治體制是否需要改變呢?對此,時任政協主席的李瑞環用一個老太太洗茶壺的故事說服了衆人,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h1>

19世紀中後期,英國利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強迫清朝簽訂了三個不平等條約。通過這三個條約,英國強占了我國的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租借新界。

直至上世紀80年代初期,距離新界租約租期的截止之日越發靠近,香港的未來發展問題引起了整個社會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問題而感到焦慮,一時間,香港的社會經濟發展都受到了大大限制。

對此,英國政府為了自己的利益,選擇在這個問題上,主動要求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香港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以及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加之英國的殖民心态也促使它想要繼續留在香港;而對我國來說,收複失地、統一祖國,也是百年來的夙願。

于是,1982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親自來到中國,就香港問題與我國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談判。談判期間,面對英國的種種需求,我國一直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對此,撒切爾夫人隻能步步後退。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随着租約的期限愈發迫近,中國将如何安排香港,成為了英國政府和港英政府以及香港社會既關注又憂慮的難題。英國政府知道中國在各種場合聲明不承認關于香港的不平等條約,但是對于中國即将怎麼處理新界租約的方針政策卻是不明就裡。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為了本國的利益和香港英資集團的利益,英國政府都必須要保證香港的繁榮與穩定,而對香港的安排必須有中國政府的參與才能有所保障。按照新界租約,到了1997年7月1日,新界必須歸還給中國。

1984年12月,中英雙方簽署了聯合聲明,公開宣布,在1997年7月1日,離開祖國百年之久的香港就要回到祖國的懷抱了。

曆經兩年的談判終于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這也表明香港的曆史遺留問題終于被成功解決了。然而,回歸的路上依然面臨了重重挑戰。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正如英國政府所擔憂的,香港在資本主義政治體制下政治經濟早已趨于穩定,若突然改為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有一定的可能将使得香港的經濟發展出現問題。

對此,在1993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召開之際,李瑞環(時任政協主席)公開表明,“香港勢必要回歸,但回歸後的香港必須要保持繁榮與穩定。”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h1>

1995年,中英雙方開始就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展開激烈的争論,而這一問題也引發了國内内部的激烈讨論。

于是,在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之時,李瑞環就這一問題講了一個故事。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他這樣說到: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老太太,因家庭經濟困難,迫于生活壓力,她隻能将有着200多年曆史的祖傳紫砂小茶壺拿出去換錢,這一茶壺因使用年限過長。早已積累了大量的陳年茶垢,就是在茶壺中隻加入白開水,喝起來也能夠品出茶香來。”

“到了市場之後,還真有人看中了這一茶壺,并願意出價三兩銀子的高價購買它。就在他回家取錢的過程中,老太太覺得人家花了這樣的大價錢購買了這個茶壺,可茶壺又髒又舊,這樣賣出去,她的良心也不安。

于是,老太太便給茶壺來了個“大掃除”,将茶壺上所有的茶垢都去除得幹幹淨淨。”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結果,帶着錢來取茶壺的買主看到茶壺變了樣,連連歎息,沒了茶垢,這個茶壺就連五錢都不值了。”

故事講完,李瑞環向大家說到:

“這麼多年來,香港早已習慣了資本主義的政治體制,在那寸土寸金的地區,香港創造了無數個世界第一,早已建構了自己的特色,若是現在因為回歸祖國就徹底修改了政治體制,這就可能像老太太洗掉茶垢一樣,反倒壞了事。”

基于此,為了確定香港順利回歸。黨中央積極開展了一系列能夠推進祖國統一的活動。黨中央基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總方針,加強了大陸與港澳地區同胞的聯系,及時了解他們的意見與想法。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黨中央還組織港澳地區的全國政協委員前往大陸地區進行了視察,有助于外界了解到中國如今發展的實際情況,熟知祖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目前獲得的成就。

此外,為了確定香港回歸後社會、經濟發展不受影響,中英談判期間,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便根據鄧小平生前與英國談判時所提出的想法,開始了起草工作。

早在八十年代,鄧小平作為“一國兩制”方針的總設計師,就多次強調了香港特别行政區的政治體制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模式。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鄧小平指出,“香港的穩定,除了經濟的發展以外,還要有個穩定的政治制度。現在香港的政治制度就不是實行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若是一味照搬西方的那一套。将極有可能造成動亂,那樣是非常不利的,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嚴重問題!”

在委員會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終決定: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和立法機關由當地人組成;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者協商産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區立法機關由選舉産生。

這樣一來,不僅使得香港保持了原先的資本主義政治體制,還讓我國“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制的基本國策充分地展現了出來,從根本保障了香港同胞在香港回歸以後當家做主的民主權利。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h1>

随着香港回歸之日越發靠近,大家的籌備工作也變得愈發繁忙。在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第五次會議開展過程中,江澤民等一衆中央上司人在李瑞環的陪同下親自來到政協港澳委員駐地進行慰問。

在這裡,委員徐四民向衆人回顧了自中英就香港問題談判開始直至如今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成立以來所發生的一切。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聽完以後,衆人紛紛表明,通過這麼多年來的實踐可以發現,當年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是具備深刻的預見性以及獨創性的。

“一國兩制”方針的推行,不僅成功地讓香港能夠回歸祖國的懷抱,也給解決其他一些曆史遺留問題提供了正确指引。

終于,時間到了1997年6月30日。那天夜晚,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燈火通明,這裡,便是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舉辦現場。

7月的鐘聲一敲響,那鮮豔的五星紅旗與紫荊花區旗便在無數人的注視之下緩緩升起。離開了祖國百年之久的香港,終于在這一刻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如今,香港已經回歸了24年,在這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香港不僅沒有像當初外界不看好的樣子走向衰落,反倒是越來越興旺發達。

曾有香港居民這樣說到:

“在香港回歸之前,有一部分香港人擔心日後香港将不再繁榮,因而選擇移居到了歐洲、加拿大生活。可沒過幾年,看着發展越來越好的香港,大家又紛紛回到了香港。”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1995年,美國《财富》雜志封面還曾以“香港之死”為題刊登了一期雜志,暗諷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将走向衰落。

而如今,反轉的事實令外界的預言直接落空了。回國以後的香港,不僅保持了原本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體制,人們原先習慣的生活方式也得到了保留。

如今的香港,假期中依然保留了複活節、聖誕節等西方節假日;每周三晚上或是一到周末,人們依然會前往跑馬地娛樂;每每到了深夜,中環蘭桂坊還是人潮擁擠。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當然,香港回歸後,也開啟了全新的發展模式。如今,香港與内陸地區的文化交流、合作越發頻繁,越來越多的香港人選擇到北京、深圳創業。不僅如此,還有越來越多的香港姑娘嫁給了大陸小夥。

在回歸15周年紀念日上,香港升旗隊總會長徐振隆表明:

“香港回歸的十幾年來,變化迅猛。起初,幾乎沒有學校會每周固定升旗,當地的居民也鮮少有會唱國歌的。

可現在,人人都會唱國歌,香港也成立了升旗隊總會,每一個學校都有專門的學生旗手,每到新的一周,校園裡都會升起五星紅旗,四處飄揚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1995年,關于香港是否需要修改政治體制的問題,李瑞環講了個故事期盼回歸,完成百年夙願一國兩制,成為衆望所歸回歸祖國,開啟全新篇章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不管是對中英雙方,還是對香港來說,香港問題的和平解決有着非常積極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如今香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有着非常明顯的展現。

正如首任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的董建華所說,“香港回歸以來,雖然也遇到了不少挑戰,經曆了重重風雨,但也正得益于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優良政策,才推動着香港不斷朝前發展。”

對于香港來說,其主要優勢便在于背後有祖國的大力支援,祖國經濟向前發展的過程中也帶給了香港無限的機遇。香港的轉型需要時間,而在穩定、健康的社會環境下,在祖國的力挺下,香港必将擁有越來越美好的明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