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一、在央視主持人李瑞英的傳奇人生中,她與丈夫張宇燕的愛情故事堪稱一段佳話。兩人的緣分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從國小到高中,他們一直是同班同學。

在漫長的求學歲月裡,兩顆年輕的心漸漸靠近,卻又不曾想到未來會攜手走過漫長歲月。高中畢業後,李瑞英憑借自己對播音的熱愛,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而張宇燕則進入了北京大學,開始了自己的學術之路。盡管兩人在不同的學校求學,但這并沒有讓他們的感情就此止步。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大學期間,兩人雖然見面的機會不多,但彼此的心卻越走越近。畢業之際,命運再次考驗着這對戀人。李瑞英被配置設定到江蘇電視台工作,而張宇燕則準備繼續攻讀研究所學生。

面對即将到來的異地生活,張宇燕做出了一個令李瑞英既驚訝又感動的決定——他決定帶着母親上門提親。在兩個家庭的祝福下,李瑞英和張宇燕的婚事很快就定了下來。

雖然剛剛步入社會的兩人面臨着諸多困難,但他們相信隻要彼此攜手,就能共同面對一切挑戰。婚後的生活雖然艱辛,但兩人卻甘之如饴。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二、張宇燕酷愛讀書的習慣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李瑞英。在他們的家中,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李瑞英也漸漸愛上了閱讀的樂趣。

這對才子佳人不僅在事業上互相支援,在精神世界裡也彼此滋養,共同成長。多年來,張宇燕一直是李瑞英堅強的後盾。

在李瑞英事業最輝煌的時候,他默默地支援她;在她面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他始終站在她身邊給予了解和鼓勵。正是這份相濡以沫的愛情,讓李瑞英在激流勇進的職業生涯中,始終保持着内心的平靜與溫暖。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李瑞英的播音生涯起步于一次看似平凡卻意義非凡的偶然。當時,她正陪同學參加北京廣播學院的考試。在等待的過程中,李瑞英注意到旁邊坐着一位老人。

出于禮貌,她拿起一張報紙,開始為老人朗讀。這位老人聽後,眼前一亮,稱贊李瑞英很有天賦,并鼓勵她也來報考北京廣播學院。

這番話仿佛在李瑞英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後來她得知,這位老人就是播音系的張頌老師。懷着對播音事業的熱愛,李瑞英成功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在校期間,她對自己格外嚴格,以極其認真的态度要求自己。每天,她都會花大量時間練習發聲、咬字,努力提升自己的播音水準。

三、這段刻苦鑽研的經曆為她日後的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84年,對于23歲的李瑞英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她有幸站在了天安門城樓上,現場直播國慶35周年閱兵式和焰火晚會。

這次經曆不僅是對她能力的肯定,也讓她在業界嶄露頭角。李瑞英的事業發展如同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25歲時,她進入了中央電視台,開啟了她輝煌的主持生涯。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30歲那年,她主持了央視春晚,這是許多主持人夢寐以求的舞台。35歲時,她成為了新聞聯播的主持人,這标志着她職業生涯的又一個高峰。

在努力工作的同時,李瑞英的才華也得到了廣泛認可。37歲時,她獲得了全國播音作品一等獎和政府獎,這是對她專業能力的最高肯定。

到了48歲,她更是榮獲了中國十大女傑的稱号,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榜樣。1997年是李瑞英職業生涯中極具挑戰性的一年。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在鄧小平同志逝世期間,她與搭檔羅京等人連續工作了30多個小時。面對這個艱難的時刻,李瑞英依然保持着她一貫嚴謹的工作作風。

在長達30多個小時的播報中,她沒有出現一處失誤,這種敬業精神和專業素養赢得了中央上司的高度贊揚。正是這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造就了李瑞英28年零失誤的傳奇記錄。

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诠釋了什麼是真正的職業精神,也為後輩樹立了榜樣。李瑞英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源于她多年來對播音事業的熱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四、1998年的一天,原本平靜的新聞直播間突然被一個噩耗打破。正在為新聞聯播做準備的李瑞英,突然感到心口一陣劇痛。

起初,她并未在意,繼續專注于工作。然而,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破了她的平靜。第一次響起的電話,李瑞英想都沒想就挂斷了。

作為一名嚴謹負責的主持人,她深知工作時間不應被打擾。然而,當電話再次響起時,她察覺到了異常。由于工作性質特殊,家人和朋友都知道她的工作時間,不會随意打擾。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李瑞英向同僚道歉後,走到樓道接聽了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令她晴天霹靂的消息:家裡的保姆告訴她,兒子不慎墜樓,生死未蔔。

這個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瞬間擊碎了李瑞英的平靜。然而,作為一名專業的新聞主播,李瑞英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她強忍悲痛,對保姆說出了那句令人心碎的話:"冷靜聽我說,先打120送孩子去醫院,直播完我馬上過去!"這22個字,仿佛用盡了她全身的力氣。

挂斷電話後,李瑞英無力地扶着牆,眼淚無聲地滑落。她雙腿發軟,癱坐在地上。然而,當她透過門縫看到演播室時,她突然想起新聞聯播還有5分鐘就要開始了。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五、在這個危急時刻,李瑞英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她擦幹眼淚,毅然走向了演播室。接下來的30分鐘,李瑞英以驚人的意志力和專業素養,完美地完成了新聞聯播的播報任務。

沒有人能從她平靜的表情和穩定的聲音中察覺到她内心的煎熬。直播結束後,李瑞英立即放下手中的稿子,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就趕往醫院。

據當時的同僚回憶,她甚至在趕往醫院的路上摔了一跤。當她到達醫院時,看到家人正在手術室外等待,她看着丈夫,愧疚地流下了眼淚。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丈夫了解地說:"沒事,我們都能了解你。"經過漫長的等待,手術終于結束。醫生告訴李瑞英,孩子雖然受傷,但并無生命危險,隻需要後續好好調養。

聽到這個消息,李瑞英懸着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她靠在丈夫肩上,慢慢地适應着這突如其來的一切。然而,李瑞英的這個決定很快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各種質疑和謾罵接踵而至,有人指責她不顧孩子安危,也有人表示了解,認為新聞聯播是面向全國的重要節目。面對這些争議,李瑞英始終保持沉默。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她明白,無論做出什麼選擇,都會有人不了解。但在那個時刻,她選擇了對工作負責,對全國觀衆負責。這次事件不僅考驗了李瑞英的職業素養,也讓她更深刻地思考了工作與家庭的平衡。

六、它成為了李瑞英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影響了她日後的人生選擇。在央視工作28年後,53歲的李瑞英做出了一個讓許多人意外的決定——提前退休。

這個決定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讨論。有人認為,這是李瑞英為了彌補之前對家庭的虧欠,特别是在兒子墜樓事件後。也有人覺得她退休太早,認為這是在給央視抹黑。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畢竟,在那個時代,人們通常要到60歲才會退休。然而,退休并沒有讓李瑞英停下腳步。相反,她開始了人生的新篇章。退休後的李瑞英,一改往日嚴肅莊重的形象。

60歲的她染了金發,穿着時尚,煥發出全新的魅力。這種巨大的改變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也讓人們看到了李瑞英多姿多彩的一面。

在職業方面,李瑞英依然保持着對播音事業的熱愛。她擔任了播音主持委員會會長,繼續為中國的播音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同時,她還開辦了一個輔導班,将自己多年累積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然而,這些改變再次引發了争議。有人說她變得愛慕虛榮,開始追求金錢。

特别是她開辦輔導班的決定,被一些人解讀為追求物質利益。這些批評聲音似乎又将李瑞英推到了風口浪尖。面對這些質疑,李瑞英始終保持着從容的态度。

她明白,無論做什麼,都會有不同的聲音。重要的是,她在追随自己的内心,活出真實的自己。她的這種态度,也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真實的李瑞英。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七、退休後的李瑞英,不再是人們印象中那個一絲不苟的新聞主播,而是一個有着多重身份的普通人。她是妻子、是母親,也是一個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女性。

這種轉變,也許正是李瑞英人生的另一種精彩。李瑞英的故事,不僅是一個成功主持人的職業生涯,更是一個普通人在事業與家庭之間尋求平衡的真實寫照。

她的經曆告訴我們,成功沒有捷徑,唯有持續不懈的努力。從北京廣播學院的刻苦學習,到央視28年零失誤的傳奇記錄,李瑞英用實際行動诠釋了什麼是專業精神和敬業态度。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面對困難和質疑,特别是在兒子墜樓事件中,李瑞英始終保持着冷靜和理性。她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重要的是無愧于心。

正如她在那個關鍵時刻所做的選擇,為了大局,她暫時犧牲了小我,展現了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李瑞英的人生哲學,是一種持續進步、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

無論是在央視的黃金歲月,還是退休後的人生新階段,她都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實作。她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也展示了一個優秀女性如何在事業和家庭中尋找平衡點。

央視國臉李瑞英:工作28年零失誤,聽聞兒子墜樓,含淚說出這句話

李瑞英的故事啟示我們,要勇于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在大我和小我之間做出正确的選擇。她的經曆告訴我們,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和質疑,都要保持初心,追求卓越,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