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羊肉被列為緻癌物了,老了以後就要少吃一點肉!”
“不吃肉太瘦也不好,老人容易生病!”
……
肉是餐桌中的重要角色,随着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人關注健康的問題,吃肉也成為了一件十分糾結的事情,尤其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應該多吃肉還是少吃肉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一、清華研究:老年人吃肉可以延壽?</h1>
多吃肉可以有助于老年人長壽?為了驗證這個問題,清華大學藥學院王钊進行了相關研究。該研究以高脂飲食幹預胰島素信号,對SIRT6缺陷小鼠進行改善。研究結果提示,高脂飲食能夠通過提高機體脂代謝、降低糖代謝,進而系統性幹預機體代謝模式,改善疾病或衰老終末期的惡病質狀态,提高機體的生存品質并延長壽命。
但要強調的是,這裡的高脂飲食≠高熱量飲食,而是指在适當降低食物攝入、控制熱量正常攝入的情況下,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提高脂肪元素的比例。
該研究最終指向,老年人飲食需要适當補充肉類,但同時也要控制精糧米面等碳水的攝入。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二、為什麼老人要多吃肉?</h1>
大家以往的認知,高脂飲食是衆多疾病的罪魁禍首,如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要知道,人類從生到死,如同一個循環,嬰兒時期虛弱到成年時期的強壯再到高齡時期的衰弱,即使身體沒有重大疾病,在高齡狀态下身體組織器官也會出現各種結構異常或功能下降,如骨質疏松、肌肉量減少、心腎衰弱等,這些疾病均與身體代謝異常有關。
目前,臨床上用于治療類似疾病主要包括運動、營養和藥物三個方面。老年人尤其是衰老末期者,一定要注意補充脂肪類食物,通過高脂飲食提高機體脂代謝、降低糖代謝,達到改善機體代謝模式,改善衰老終末期的惡病質狀态,提高機體生存品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4">三、2種肉被列為緻癌物,吃的時候要慎重</h1>
人類補充脂肪的途徑很單一,就是高脂肪食物,包括豬肉、羊肉、牛肉、牛油、大豆油、花生油等。雖說老年人适當補充脂肪有助于延長壽命,但有兩種肉可能會有緻癌性,盡量避免過多的攝入。
1、加工肉:一類緻癌物
世衛組織将加工肉列為一級緻癌物,即有足夠證據表明該物質對人類有有緻癌性。經10個國家800多份相關研究深入分析,已有足夠證據證明食用加工肉可導緻人類罹患結直腸癌。
加工肉具體包括:熱狗腸、火腿、香腸、熏肉、牛肉幹等食品,也涉及肉罐頭、肉制醬汁或配料。以及含有動物内髒或血液的加工食品。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指出,每人每天攝入50克,也就是1兩加工肉制品,可導緻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升高18%。
2、紅肉
世衛組織将紅肉列為2A級緻癌物,即對人緻癌作用仍有待證明。
紅肉具體包括: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哺乳動物的肉,及鹹肉、香腸、火腿、臘腸和午餐肉等
紅肉中富含的飽和脂肪酸可抑制胰島素分泌,并且還會刺激膽汁酸流入十二指腸,有動物實驗發現,膽汁酸的進入可誘發直腸癌變的形成。而紅肉中所含的血色素,在烹饪過程可形成亞鐵血色素,這種物質在腸道中容易被代謝,形成具有細胞毒性的因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5">四、上了年紀,這2種肉可以多吃點</h1>
紅肉和加工肉老年人還是少吃為妙,那麼想要補充脂肪營養,什麼肉更适合呢?
1、禽肉
禽肉,包括雞肉、鴨肉、鵝肉等,也是我們經常說的“白肉”。白肉含有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與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更接近,是以禽肉類食物可以算作是優質蛋白的一種。沈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醫師董碩表示對于老人而言,禽肉中的雞肉含有豐富的硒和維生素B,增強人體能量,并有利于增強大腦的運動能力,是以老年人适當吃雞對健康有利。
老年人怎樣吃雞最健康呢?
優先選擇雞胸肉,這一部位脂肪最少,蛋白質豐富,其次是大腿肉,而雞翅膀的脂肪最高,要少吃。吃肉時,盡量去皮吃肉,雞皮的脂肪含量過高,容易引起體重增加。選擇合理的烹饪方式,多炖少炒,炖肉鮮嫩柔軟,更适合咀嚼能力衰退的老年人。
2、魚肉、水産肉
适合老年人吃的第二種肉就是魚肉、水産肉。魚肉脂肪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這種脂肪酸與反式脂肪酸不同,是可促進大腦發達的有益物質,多食用可保護大腦的血液供給,是非常好的滋補食品。
老年人多吃肉,對心血管疾病也有所改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和歐米伽3,這些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有效預防腦梗和中風風險。廣州生物銀行隊列的一項研究分析也證明,每周吃4~6兩魚,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5%,心血管病死亡風險降低了36%。
有老一輩人質疑:當年物質匮乏,一個罐頭肉都夠饞一年了。身邊不少老人常吃牛肉、羊肉等,也沒見發生疾病呀。
紅肉雖被歸為“二類緻癌物”,但緻癌等級并不代表緻癌強度。這個緻癌分類僅代表可能會緻癌,但證據并不明确。是以從嚴格意義上而言,吃紅肉隻是有緻癌風險,但不能單純通過食用某一食物就會患癌。是以紅肉并非完全不能吃,但盡量要控制攝入量。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建議肉類的攝入量控制在每日40—75g為宜。吃紅肉,建議吃“瘦”不吃“肥”,以免攝入的熱量過度。烹饪時,多以蒸煮炖,替代煎炒炸,少油少鹽,保留肉類的本真味道,避免營養物質的過度損失。
對于老年人來說,肉類并不是毒藥,即便經常吃也不會人人得病。不過,随着年齡增長,也不能完全像年輕時,吃啥都香,想要活得長久,控制攝入量才是關鍵。#健康明星計劃##謠零零計劃##秋季健康不打烊#
參考資料:
[1]《多吃肉肉延年益壽?|清華大學藥學院王钊課題組發文報道 “高脂飲食通過幹預胰島素信号通路改善SIRT6缺陷小鼠代謝損傷與早衰表型”》.清華大學藥學院.2020-01-25
[2]《确認 | 世衛組織證明加工肉可緻癌 哪些算加工肉制品?》.央視新聞.2015-10-27
[3]《國際老人節 | 老年人怎樣吃雞肉才健康》.健康沈陽.2021-10-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