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作者:全曆史

相信大家最近都被一集封神的國産神漫《霧山五行》刷屏了。首集播出不到 24 小時登頂 B 站熱搜第一,豆瓣開分 9.5,連王校長都為其打call。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這個号稱“今年國産最燃戰鬥番”目前雖然隻更了兩集,但是它水墨寫意風格的畫風,堪稱“行走的山水畫”。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動畫中無處不透出東方的神韻和美感,水墨元素融入細節,畫面壯麗宏偉又墨彩飛揚,如緩緩流動的畫卷,細膩入微。

對于喜歡截圖的觀衆而言,《霧山五行》絕對是截到根本停不下,因為劇情裡每一幀都是原畫級别的桌面大賞。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打鬥的特效與聲效簡直酣暢淋漓,動作行雲流水,是動畫大電影級别的精彩程度了。

中國傳統武器大放異彩,絢麗的長槍出場,大刀的潇灑碰撞,刀光劍影之間诠釋中國武俠精神。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無論是中國傳統冷兵器之間刀槍棍棒的較量,還是五行使者以法元素對抗妖獸,

《霧山五行》對動作到位的拿捏,沒有絲毫敷衍,讓人看罷直呼過瘾!

《霧山五行》具備了濃厚的東方色彩。雖然是在架空的時代背景,但是把中國古代唯物哲學中的陰陽五行學說和中國志怪古籍《山海經》放入了整個故事的構架。

講述了五行使者為杜絕妖獸危害人間而将它們封印到神隐霧山并一直守候在各個進出口之上。

然而一天因為火行使者聞人翊懸為了治母親擅自解開巨阙神盾封印意外導緻小麒麟的走失,并自此引發了妖獸界的動蕩也同時給人類帶來了滅頂的災害……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霧山五行》現在已經更到第二集,除了麒麟,又出現了三大妖獸之一的嗔獸孔雀。我們今天來盤一盤動畫中的神獸們。

1

故事中那隻被封印于巨阙神盾之中的具有強大靈力的麒麟獸來頭可不小,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

據說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不傷人畜,不踐踏花草,故稱為仁獸。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 ,是以也稱為瑞獸。《禮記 ·禮運第九》:“麟、 鳳、龜 、龍 ,謂之 四靈 ”。

麒麟是應龍的孫輩,《淮南子·地形訓》:“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于庶獸。”

從外觀上看,麒麟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 、牛尾就于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據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被古人視為神靈。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相傳隻在太平盛世,或世有聖人時此獸才會出現,亦作骐驎。

漢族民間神話說:天地誕生之初,飛禽以鳳凰為首,走獸以麒麟為尊。又說,混沌初開有禽王鳳凰和獸王麒麟。

麒麟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地上的,常伴神靈出現,是神、仙的座騎,屬火系天仙。

幼年麒麟不會飛,而成年的會飛,且成年麒麟能大能小,平時較為慈祥,發怒時異常兇猛。主聰慧、祥瑞。

麒麟和孔子還有淵源。傳說在公元前551年(魯哀襄公二十二年),在去尼丘山祈禱的路上遇到了一隻麒麟。

之後顔征在的肚子突然就開始發痛,孔子就是在這樣情況下出生的。

剛出生的孔子,頭頂長得很像尼丘山,是以孔子的名字就成了孔丘,字仲尼。

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時,頭頂長得有點像尼丘山,幫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認為是個不祥之兆,立即揮筆為麒麟寫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由于孔子感麟而憂,再加他唯一的愛子孔鯉的早逝,使他難過極了。

終于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與世長辭了。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

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于獲麟”的詩句。

2

《山海經.大荒西經》中曾有記載,“有五彩之鳥,其狀如雞,鳳頭雞冠,背生千目,見者天下安甯。”

一看到“背生千目”大家都會反應過來這是對孔雀的描述。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孔雀也是瑞獸,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們認為孔雀開屏是大吉大利的事。能護佑去除厄運,帶來好運。

動畫中的嗔獸孔雀的原型更貼近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怪鳥——九頭鳥。是收人魂氣的妖鳥,原名“鬼車”,長有十個脖子、九個頭,因古漢語中“九”和“鬼”音似,是以也叫作鬼鳥。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山海經 ·大荒北經》中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天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名曰九鳳。”

在後世詩文中多有記載, 據說它的第十個頭是被周公旦指令獵師射掉的。

那個沒有頭的脖子不斷地滴出血,古人認為如果九頭鳥飛過,要吹滅燈火、放狗把它趕走。

否則九頭鳥會吸走小孩子的魂氣,當代一些地區還有相關保護小孩的民俗。

明代劉基 (劉伯溫 )所著《 郁離子 》一書有《九頭鳥》一文,寓意在“一頭得食,八頭争食”。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山海經》中的九鳳,最早是一個鳥神或神鳥。然而,此後九鳳卻從中國文獻上神秘地消失了,取而代之出現的種種冠以其它名稱的九頭鳥。

不僅完全喪失了神性,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每況愈下 ,成了一個地道地道的鳥怪。

關于九頭鳥染上妖邪之氣,演變成招人厭惡的反面角色,是從漢代小說所載“周公居東,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猶餘九首”開始的。

後來此鳥被天狗咬去一頭一尾後,斷頭處血流不止,人們以為被血滴玷污即屬不祥,于是九頭鳥就成妖邪之物了。

但歐陽修不信此說,而是主張“兇吉在人不在物”。由此可見妖由人生,與《霧山五行》中嗔獸孔雀寓意相同。

嗔是佛教所說的根本煩惱之一,與貪和癡一起被稱為“三毒 ”。又作嗔怒 、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

而嗔獸孔雀亦是将看過他羽毛光芒的人,通過負面情緒妖化。

許多地膳村的人是以成為了他的食餌,吸收了“嗔”的孔雀進化成了嗔獸。

扒一扒國漫之光《霧山五行》裡的上古神獸

目前這部一集入魂的最強黑馬的第一季一共有八集,此次前三集會作為第一篇章播出。後續還會出現哪些神獸呢?我們繼續盤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