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屆冰心散文獎頒獎儀式在四川眉山舉行。
據了解,本屆129部(篇)作品獲獎。四川省一共有10部(篇)作品獲獎,有網友表示,為何獲獎數量如此之多?獲獎作品多是否含金量就會低?帶着這樣的疑問,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系到冰心散文獎主要負責人、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作家紅孩。

圖為紅孩
紅孩談到冰心散文獎的緣起和宗旨。他說,冰心散文獎于2000年設立, 1999年冰心先生去世之後留有遺囑,讓家屬拿出一筆稿費捐給中國散文學會,設立一個基金或獎項,以扶持業餘作者,重點是女作家。當時,紅孩擔任的是學會副秘書長,學會主要負責人經過協商,決定設立冰心散文獎。
“這個獎不是精英獎,定位是群衆性的文學獎,更多為廣大業餘散文作者服務。”紅孩表示,冰心散文獎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不同,後者是精英獎,由國家撥款。而作為一個學會的獎項,冰心散文獎的資金是自籌,與地方政府或企業合作。冰心散文獎更多是鼓勵性的,是對文學新人、業餘作者的肯定和嘉獎。
紅孩認為,把冰心散文獎定義為群衆性文學評獎,有深遠意義,等于是做文學綠化工程,一個國家需要标志性的文學作品和代表作家,但也必需有廣泛的群衆文學基礎。
評獎後,紅孩也聽到了很多議論,一些人獲獎後,自稱獲得了中國散文最高獎,對此,紅孩并不完全認同。“我們從不這麼看,不是得了獎就達到了很高的高度,即使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或魯迅文學獎,也不是沒有争議,藝術不像體育競技,文學作品很難量化和判斷。隻能說,獲獎者大緻代表一種水準。”
冰心女兒吳青出席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四川散文界具有代表性的大牌作家還比缺乏
記者問及這次四川獲獎的作品有怎樣的特點優勢?紅孩說,四川得獎作品總體數量較多,最多是陝西,另外,山東、河北、重慶等省市也比較多。多的原因有幾方面,這些地區都是文學大省,從宣傳文化部門到各級文聯、作協對散文都比較重視。第二,這些省市都成立了散文學會,四川散文學會的會員就有兩千多人。眉山、泸州、廣元、德陽等市都有散文學會,甚至在某些縣鄉裡也成立了散文學會,四川散文學會搞得規模最大,群衆基礎好,參與的人多,得獎的人多是很正常的事情。
四川散文發展情況如何?紅孩提到,雖然四川是散文大省,熱情高漲,群衆基礎特别好,但散文界具有全國代表性的大牌作家還比較缺乏。現在有好的基礎,經過三到五年四川散文在全國會有大的突破。
當問及四川哪些散文作家給紅孩留下印象深刻?紅孩回答,印象非常深刻還談不上,比如像餘秋雨、賈平凹為代表的标志性的散文家,目前四川還沒有。四川的作者寫得比較規矩,對于生活直接的參與熱情很高,但散文最終靠藝術性、思想性說話。現實主義創作風格要大力提倡,應該在技術層面做出突破,這也是全國的問題。全國散文作者數量很大,估計有幾十萬人,但真正有所突破形成風格的寥寥無幾。這個問題也是多少年困擾我們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散文理論薄弱,突破性的觀點不多。
獲獎者上台領獎
評獎标準:注重人文關懷,十一歲到八十歲
每一位獲獎者都是一千元的獎金,這是冰心散文獎從第一屆開始一成不變的規定。評選有哪些标準?如何來保證評選的公平呢?紅孩說,中國散文學會評選冰心散文獎和其他的評選不太一樣,學會的評獎考慮多種方面,比如地域、男女比例、職業代表、當地影響力等問題。每一屆都有名家,比如鐵凝、賈平凹、遲子建等,他們隻是代表性的作用,獎勵的重點更多是省地縣的作者,他們并不是寫得最好,但他們值得被評選,比如這次評獎中的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師,寫了一輩子,畢生願望一定希望寫作得到肯定,他的獲獎不僅是自己的光榮,也成為當地的光榮。像這樣的作者,必須評上,從每個角度說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次獲獎者最年輕的是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和母親合著一本書,具有特殊性,也要評選。此外,除了企業家、軍人、公安幹警等職業,文學組織者、報刊編輯,等長期做了很多文學貢獻的人也是他們關注的重點。
回應誤解:獲獎人多不是含金量就低
有網友表示,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品很多,獎項的含金量是否會不高呢?紅孩直面回應,這種誤解是沒有道理的。他表示,通常誤解的有四種人,第一種是他得了獎不希望别人得獎,上了公共汽車,搶到座位,不希望别人上車擠到他。第二種是他沒能得獎,沒有上車,在站台看到别人上車很惱火。第三種人為自己上了小轎車就不屑于上公共汽車,認為自己是人物和大師。第四種是跟着瞎起哄的人,這類人沒有了解過冰心文學獎,不懂文學,對中國散文學會不了解,純屬瞎議論。
紅孩說:很多人對“含金量”了解有誤,“冰心散文獎的獎項分成四類,相當于每一類有四十部作品獲獎,全國散文學會幾千人寫作,一個類别評選四十部作品,怎麼會多呢?中國新聞獎一二三等獎評選四五百個獲獎作品,怎麼會多呢?全國勞模評幾百個獲獎者,這多嗎?紅孩認為,含金量并非隻評選一個人或幾個人,那麼這個獎項就有含金量,人們以慣常思維思考問題,認為評少的就是含金量高,評選多了就不行。評獎是組織的定位,不是依賴慣性思維。有廣大文學寫作愛好者擁護,領獎者回到各個省市縣後,對當地文學的影響,這就是獎項的含金量。“每一個寫作者不是都為了諾貝爾文學獎去寫作,含金量不是評獎數量多與少,也不是得多少獎金。冰心散文獎沒有一個人為獎金而來,卻有人為此而哭泣,他們以這樣的心情來,這是對自己寫作的一種肯定,這是冰心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陳謀 照片受訪者提供
實習編輯 鄧現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