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芬戰争:北歐童話的破滅

作者:鐘爾泰

在1939年的歐洲,德國法西斯全面占領了波蘭。8月份,蘇德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承認了彼此的勢力範圍。于是波蘭慘遭蘇德瓜分,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也歸屬蘇聯。這時,斯大林決定乘此大好時機解決芬蘭問題。因為芬蘭控制卡累利阿地峽及其附近島嶼,由此卡住了蘇聯在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使蘇聯在波羅的海戰略空間大受擠壓,二十世紀30年代,日益強大的蘇聯無法忍受這一現狀。于是,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争爆發,在芬蘭與蘇聯接壤的千裡雪原上,從波羅的海到北冰洋之間,從南到北,沿着列甯格勒—摩爾曼斯克鐵路線,處處響起了蘇聯紅軍的号角聲。在山呼海海嘯般的“烏拉”聲中,一望無際的步兵、炮兵和坦克從多個不同的集結點長驅直入芬蘭腹地。紅軍陣勢強大,總兵力達到54萬人,包括7、8、9、14集團軍,共25個師,蘇軍最高參謀部制定戰役時間為12至15天全面占領芬蘭。但蘇聯不是德國,芬蘭不是波蘭。芬蘭為了應對蘇聯,在卡累利阿地峽修建了銅牆鐵壁的曼納漢防線(Mannerheim Line)。曼納漢元帥原來是沙俄将軍,為瑞典裔芬蘭人,十月革命後傳回芬蘭。蘇芬戰争後73歲的曼納漢被任命為芬軍總司令,指揮9個芬蘭步兵師抗擊蘇軍。他利用芬蘭氣候與地形,組成遊擊分隊與狙擊手分隊給蘇軍嚴重殺傷,最有名的芬蘭王牌狙擊手擊殺了整整一個蘇軍加強營,芬軍的另一大發明是“莫洛托夫雞尾酒”,即燃燒瓶,一個大号玻璃瓶裡面裝了些汽油,煤油,用布條點燃後,就能輕易擊毀一輛坦克。蘇芬戰争持續了5個月,根據戰争親曆者赫魯曉夫的回憶錄,蘇軍的傷兵接近一百萬人,二十萬人陣亡,芬蘭的損失也很巨大。蘇軍的表現讓希特勒看到了輕易摧毀蘇聯的機會,制定了納粹德國突襲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後複仇心切的芬蘭加入德國陣營進攻蘇聯,但二戰後再次被蘇聯瓜分領土。痛定思痛,從北歐童話破滅的芬蘭選擇了永久中立化,不加入任何軍事同盟的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