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戀愛公開課火了!“非正常課程”為何如此受歡迎?

◎符曉波

近日,武漢大學公開課《戀愛心理學》火了,課堂上爆滿的教室和門窗外擠滿的學生畫面一度刷屏網絡,有網友笑稱“小小的課堂裝不下同學們對‘戀愛知識’的向往。”

戀愛公開課火了!“非正常課程”為何如此受歡迎?

圖檔來源:武漢大學官方微網誌

事實上,高校開設戀愛課并非新鮮事,學生們向往的似乎也不僅僅是“戀愛知識”。近年來,常常有高校因開設一些“非正常課程”意外走紅。此前,南京農業大學的“運動減脂課”、中南大學的“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廈門大學的“爬樹課”、四川大學的“農耕課”等另類課程一開課就受到學生的喜愛和追捧,也引來社會關注和争議。

“就這也用專門開課學習?”面對“非正常課程”的授課内容,一些人認為司空見慣、小題大做、難登大雅之堂。但和預期不同的是,偏偏這類課程非常受學生歡迎。

“非正常課程”的反響背後不僅是學生群體對此類授課内容的強烈求知訴求,也折射出素質教育改革中我們的教育之缺和教育之需。

一直以來,激烈的升學壓力導緻家長、老師、學生不得不過分關注分數、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學科知識,進而失去對興趣、性格、情操等“軟實力”的培養。人際交往、美育甚至是運動都一度被認為是不務正業和浪費時間。進入大學的青年群體,富有朝氣,喜歡嘗新,掙脫長時間的高壓束縛,對這些開闊視野、培養興趣、打破禁忌的“非正常課程”表現出強烈的喜好就不足為奇了。

“非正常課程”是大學課程改革的有益嘗試,而此類教育内容也應當逐漸向素質教育全階段推廣。當然開好一門“非正常課程”可能比上好一堂“正常課”更難,從課題選擇到教學計劃都需要良好的師資予以保障,保證趣味性、創造性與知識相容并蓄,才能避免噱頭大于内容。以上都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生處處是風景,所遇凡事皆學問。知識本身與我們的生活并不對立,如果在課堂上多一些門類選擇,多一些有趣又有用的課程,不僅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更有助于未來學生走出課堂,在有知識保護的情況下探索世界和體驗人生。

來源: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