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山區雨山街道半山花園社群是全國文明社群,為進一步加強社群普法工作,增強社群普法的針對性、生動性、實效性,推動居民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社群黨委在雨山區司法局的大力指導下,充分發揮社群文化隊伍資源優勢,積極将法治元素納入到社群文化建設中去,打造了半山花園社群快闆隊說“法”、黃梅戲票友社唱“法”、書畫協會書“法”、詩歌協會誦“法”、“小馬巧娘”繡“法”等五支社群普法文化志願者隊伍,形成了獨有的法治文化品牌。
快闆隊說“法”
“法治雨山真和諧,無理取鬧要教育,天下太平咱自在。大夥誠心幫其改。法治社會都說好,小錯不能積大錯,今天一一作表白。通過學習就明白……”這是半山花園快闆隊在社群給居民宣傳法治精神。
半山花園社群快闆隊由11個退休女同志組成,隊員們一起,結合社群實際,編寫了一個個快闆劇本,用群衆聽得懂的形式宣講全面依法治國精神。社群普法快闆隊多次在市、區、街道文化活動中進行快闆說法,法治宣傳與快闆的結合,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能讓群衆于無形中接受法治教育。
黃梅戲票友社唱“法”
“樹上的鳥兒飛的歡,七五普法到人間。如今再不受那法盲的苦,夫妻普法把家還……”,這是半山花園社群嚴鳳英黃梅戲票友社的票友們創作的黃梅新編《樹上的鳥兒成雙對七五普法篇》。
半山花園社群嚴鳳英黃梅戲票友社成立于2002年,票友近百人。為創新法治宣傳形式,票友們創作了一件件富有地域特色、弘揚主旋律、傳播法治精神的精品黃梅戲作品,如法治黃梅戲《人人都要學法律》等。每逢節假日,嚴鳳英黃梅戲票友社便在社群門前小廣場開展演出,每年舉辦市級大型精彩演出10場以上。
該票友社還先後在市人民會堂舉辦過三次全國黃梅戲票友大賽,每次大賽都吸引了上千名戲迷和觀衆參加。2013年,票友社兩次走進央視舞台,極大地鼓舞了票友們的參與積極性,法治黃梅陶冶着社群每一個居民家庭。
社群書畫協會書“法”
社群書畫協會是半山花園社群又一支文化隊伍,利用書畫協會進行普法是社群法治文化建設的新實踐。
書畫協會會員定期在社群活動室舉行和普法相關的書法展覽、春節寫春聯特色活動,豐富社群居民的文化生活。社群辦公樓走廊兩邊挂滿了書“法”作品,内容包括憲法等法律法規,與法治相關的曆史名言、格言、警句和自創詩詞,當代政法戰線的模範人物等。
書“法”把我國傳統的書畫與法治宣傳教育有機結合,增強了法治宣傳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讓廣大的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法治教育。
詩歌協會誦“法”
“目張綱舉頒法條,規則律令樹新标。懲惡揚善昭天下,腐敗A錢查暮朝。綠水保潔河長制,青山養護有人包。安居樂業太平世,華夏神州沐舜堯。”這是半山花園詩歌協會居民魯廣學、王金雲合作的普法詩歌。
半山詩歌協會是雨山區首家社群居民自發組成的詩歌協會。協會定期舉辦活動,每逢重大節日和活動,半山詩歌協會會員們都會聚集在一起創作詩歌,表達對法治社會的美好憧憬,對“七五”普法工作的美好祝願。截至目前,半山花園詩歌協會已創作法治詩歌近百首。
“小馬巧娘”繡“法”
每逢周末,半山花園社群活動室裡,總會有一群奶奶圍坐在一起繡鞋墊。她們是“小馬巧娘”環保志願者,可熟悉她們的人都喜歡稱呼她們為“繡法”奶奶。
與别人在鞋墊上繡花鳥圖案不同,“小馬巧娘”用廢舊衣物做鞋墊,在鞋墊上繡的是“法”。打開半山花園一樓活動室的一個櫃子,裡面一摞摞已做好的鞋墊整整齊齊地碼放着,鞋墊上的針腳十分細密,用紅線、黃線繡出來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等字樣特别醒目,這就是“繡法”奶奶們做的環保法治鞋墊。社群将“繡法”奶奶們做的鞋墊送給社群低保戶、困難戶等需要關心照顧的人群,在送去愛心的同時,也送去“繡法”奶奶的普法禮物。
記者 劉明培 通訊員 秦甯 彭林
本欄目由市委依法治市辦主辦
見習編輯:何一旻
核校:戴國文
值班總監:王小明
稽核: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