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上看了影視劇《半碗村傳奇》的影評,它講述了半碗村書立家很窮,窮得連書立的作業本都買不起,徐老師發現了這個平日裡淘氣又不服管教的學生,有着不可思議的過人才智,在徐老師的努力和資助下,書立不僅在數學競賽上嶄露頭角,還順利地考入北京的重點學校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徐老師的師道精神很是讓人敬佩,在那樣的環境下,能夠為了一個學生做出如此付出,而不求回報,是多麼的高尚和偉大。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而徐老師遠遠已經超越了這個,在某些方面已經把書立的夢想看成是自己夢想的延續,無私奉獻着。

鹹陽一号橋
而作為寒門的書立,在劇中的表現也是完美地诠釋了中國人古往今來的一種逆天改命的精神。
自古以來,都有一種萬般皆下貧,唯有讀書高的觀念,總認為隻有讀書才可以改變人生的命運,但是事實往往也是這樣的。古時的讀書人,十年寒窗無人知,一朝成名天下聞。
讀書,是讓人走出迷茫最好的方法。因為讀得越多,就越清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做成什麼樣的事,想過怎樣的人生。讀書,會一點一滴地滋養你、改變你,讓你獲得沖破困難阻礙的力量。
在劇中,如果書立不是因為讀書優秀,那麼他的命運可能和他父親一樣,一輩子在農村種莊稼、賣些農産品,或者就這樣默默無聞地過完一生吧。
是以,我們所有的人,特别是身處社會最基層的人,更應該趁年輕,多讀書。正如龍應台給他孩子的書信中寫的那樣: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将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在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書立的拼搏精神,他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不斷地去努力,最終成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現實告訴你,不努力就會被生活踩死,無需找什麼借口。一無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生活中,我們與其一輩子對自己的現狀諸多不滿,不如就在還可以輸得起的年紀,任性一回。即使不能萬事如意,至少還可以在追夢的道路上,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以這樣的姿态,去迎接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這一生。
自古以來,寒門多貴子,書立在劇中也是這樣一個真實的寫照,正因為出身貧苦,是以才鑄就了他的自立、自強不息的品格。在命運不舛之時,他也有過常人的放棄,但最終他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重拾信心,成就自己中心的夢想。
生活其實就是自己與自己的一場戰鬥。如果你管住了自己,就能擁有更多自由;如果你管不好自己,就隻能被現實左右。自立、自強,去過認真而精彩的生活。
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運不是名詞,而是動詞。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決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對人生的态度;決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對事業的作為。我們的今天由過去決定,我們的明天由今天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