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昌坊口小文《無名指》

每一個健全人都有一雙手,十個手指,其中小拇指和中指之間的手指叫“無名指”。記得讀幼稚園時有一個遊戲,老師問小朋友:“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裡?”小朋友一邊伸出兩個大拇指一邊回答:“我在這裡,我在這裡,你好不好?”老師又問:“二拇指,二拇指,你在哪裡?”小朋友就伸出食指回答:“我在這裡,……?”如此往下,小朋友認識了十個手指。讀國小後老師告訴我們十個手指的名稱,我們從此記住了,再後來與人交流時一說出名稱就能對上。我想這就是啟蒙和接受知識的過程,但沒有人去關心和思考為什麼手指中有叫“無名指”的,以後偶然想過,中國文字和文化那麼豐富,曆代文人墨客無數,就不能給它取個雅名?但想過就過,從來沒有深究,因為不就是十指中最無用的手指,還比不上小拇指有用,小拇指還能在唱戲時裝出個蘭花指戲架,最沒用平時還能摳個鼻孔,無名指就是不及它,稱它“無用指”也可。

突然有一天我在一本《心理學》書上看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結婚戒子要戴在無名指上?而且要男的戴在右手,女的戴在左手。原來無名指不是無用指,它能代表婚姻,代表愛情,代表海枯石爛白頭皆老的承諾。書中這樣描述:把兩隻手的中指屈起來,相對緊靠在一起,把其他手指伸直,将指尖相對靠上,你能發現靠上的拇指、食指和小拇指都能自由分開,但無名指沒有外力作用是絕對分不開的。書中還說:兩個大拇指代表了我們和父母的關系,總有一天我們會獨立成家;食指代表了兄弟姐妹,長大後男婚女嫁,我們會各成小家;小拇指代表了我們和親戚朋友、同學同僚的關系,随着就學、工作和生活,我們雖然有相遇和相聚,但終歸是各自獨立;無名指代表夫妻,一經結合沒有外力将一輩子生活在一起,白頭終老,永不分離。

心理學上有個說法,人在行事前有個知情、判斷、決定的心理活動過程,是以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婚姻也一樣,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不能草率行事,當你做出決定時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了,要對對方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後代負責,當然也包括對雙方的父母負責。情人眼裡出西施,或者屈服于父母壓力,社會輿論,草率定下終身,必将對以後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以至最終呑下苦果。結婚戒雖是一種婚姻的像征,但也不應輕率戴上。

中國是一個長期封建的國家,婚姻都是媒人之說,父母之命,雖然曆史上曾有過陸遊與唐婉,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千古愛情悲劇,但過來人都說這是命,人隻能認命。是以有了聘禮,有了嫁妝,選擇吉日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進入洞房,再以後女方為夫家生兒育女,延續香火,對大多數人來說,婚姻就是為了傳種接代,像魯迅這樣棄朱安而不顧,抗争包辦婚姻的隻是少數,且也須承受封建禮教的輿論。中式婚姻中雖然有女方要求的财禮,包括成俗的金器,但戒子僅代表了财富,而非定終身愛情的信物,婚禮上也不見新人為對方戴上戒子,是以無名指就是“無用指”。

小時候跟大人去農村親戚家參加過幾次婚禮,那都是傳統中式的,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中式婚禮被西方教式婚禮代替了,新人互換戒子是教式婚禮上必有的一道程式,在婚禮參加人的見證下,男女雙方對“無論富有和貧窮,無論健康和疾病,無論年青和老去都相守一生”作出承諾後,互相為對方戴上戒子,然後十指相扣,寓意生生死死永不背棄,夫妻恩愛白頭到老。從此一對新人開啟了婚姻家庭生活。

一對新人最終能走到一起,人們都說是姻緣,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問人:什麼是姻緣?人答我:千裡一線牽。人問我:什麼是姻緣?我說:姻緣是天意加人為。不是嗎?茫茫人海有一個人在等着你,這不是天意是什麼?但這個人能不能成為你的終身伴侶,陪你走過人生,要靠你人為的努力,需要你去了解,去追求,去付出。有人說這是機遇,對!機遇也是天意,有了機遇你不去人為也是沒有結果的。當然,如果沒有天意,你就是十分的人為也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天意隻有一次,人為需要一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婚姻需要經營,隻有倆個人好好經營,互相了解,真心相愛,婚姻才是幸福的,如果經營不好,那生活将會痛苦一生。

無名指戴上戒子的一瞬間是天意的注定,是婚姻經營的開始。戴上戒子的無名指如果沒有外力的作用,一定牢牢相對,永不分開,這是婚姻經營的基礎。金子(戒子)是永恒的,這是教式婚禮的初衷,上帝肴望有情人終成眷屬,永遠相伴。但生活在一個社會中,難免會有外力影響人們的婚姻生活,除了第三者,還有諸如人生的變遷、父母的教育、婆媳相處、生活環境的變化、周圍人的影響、互相間“愛”而不信任、家庭責任的承擔等等,都可能導緻婚姻悲劇的發生。第三者的插足固然會受到社會的遣責,而其他外力則是“清官難斷家務事”,當事者常說:鞋合不合适隻有腳知道。不錯!但當你在伸出無名指時為什麼就不想呢?畢竟婚姻不是兒戲,要負責終身,父母給我們的無名指的責任比任何其他指都大,我想這可能就是至今為什麼沒有給無名指定名的道理,無名而有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