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園讀書01」《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下

作者:華工青年

世界 500 強 CEO 的離奇心願

作為一個曾經叱咤商界、無往不勝的世界500 強公司的總裁,在别人眼裡他的人生當然是個成功的典範。然而除了工作,他的樂趣并不多;當他在病床上開始頻繁地回憶起自己的一生時,他發現曾經讓他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财富在即将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世界500 強公司的總裁說:“人的一生隻要有夠用的财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财富無關的,應該是更重要的東西,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隻是一個兒時的理想。無休止地追求财富的欲望隻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變成一個變态的怪物 —— 正如我一生的寫照。上帝造人時,給我們以豐富的感官,是為了讓我們去感受他預設在所有人心底的愛,而不是财富帶來的虛幻。有人說愛和情感是虛幻的,财富才是真實的。可此刻我無比清楚地知道,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無法帶走,能帶走的卻隻有記憶中沉澱下來的無邪的感動和與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它們無法否認也不會自動消失。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華園讀書01」《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下

20200108攝于華南理工大學勵吾樓前廣場

神父的臨終困惑

曾欺騙太太的感情長達7 年之久的紐約布魯克林某教會神父,因為婚内出軌,内心受到道德譴責。

神父說:“她(神父的出軌對象)令我恍然大悟,讓我知道了那種自然生出的感情是與一個女人的能力和“正确”無關的,即便她不能幹、不自信,甚至很無助。我甚至覺得,愛上一個女人是無罪的,而不會欣賞一個值得愛的女人才是辜負了上帝的本意。···我正是在愛這個叫凱洛琳的女子的過程中,才最真實地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和他創造人類的本意!我的心裡充滿了美好而神奇的感覺,前所未有地、第一次感到了上帝的存在和他神聖的愛。愛一個人是上帝賦予人類的獨有的特權,沒有感受過或是不承認它的存在都是對這種饋贈的不敬,也是一種從來沒有感受過上帝的愛的證明。”

「華園讀書01」《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下

20200709攝于華南理工大學北6宿舍前下坡

女教授出人意料的最後渴望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從小被父母嚴加管教,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家庭完滿,工作體面。然而身患重病的女教授卻在生命的盡頭非常地羨慕在兒童遊戲場的沙坑的小孩們,她也想像這些小孩一樣拍泥巴,堆沙子,然後推倒,向别人身上潑水,毫無顧忌地砸東西,撕紙,再痛快地罵人,搞各種惡作劇,然後像喜劇演員那樣露出牙齒哈哈怪笑……

她說:“最近我好好想了想,其實我從來都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麼感覺,因為我已經習慣了去滿足别人的要求,我從小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别人看的,為了讓我母親滿意(可是她到現在對我也沒有滿意過),至于我到底是誰,什麼是屬于我個人的需要,我真正喜歡什麼,我根本就不知道,也很少去想過。我把一切都給了我的家人和家庭,為維護這個家庭的形象我做了一切努力,并從來沒有懷疑過這就是我的職責。···永遠的否定,不論多麼努力;永久的自卑,無論多麼拼命想擺脫。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那根小木樁(我聽過一個故事,說是在印度,如果把一隻小象拴在一個木樁上,它經過多次無效掙紮而無法逃脫之後,就會自動放棄逃跑,乖乖地站在那裡,無論周圍有人還是無人。盡管它後來長得又高又大,用鼻子輕輕一拉那個小木樁就會被拔掉,可是他依舊像小時候那樣馴服地站在那裡,連嘗試逃跑和拔掉木樁的念頭都沒了。隻因為他已經相信逃跑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 小時候的經驗變成了它一生的信仰。一個小小的木樁竟然可以什麼也不做就永久地控制了有着龐大身軀的大象)。”

「華園讀書01」《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下

20200715 攝于華南理工大學12号樓(法學院)前

艾滋病人的最後獨白

艾滋病晚期的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圖書館館員,講述着自己與一個同志和愛爾蘭畫家(艾滋病人)的故事,是一個愛與背叛的故事。

圖書館館員說:“”他(背叛圖書館館員的對象)去找别人,我自有他的理由和需要,感情不能強求,也不易做道德評判,就如同天上的雲,美的時候就是很美,飄過去了還是放手為好。我每一段感情都有其獨自的色彩和生命軌迹,不必強求,不必講理,隻需感激它曾在生命裡留下的真實痕迹。···每個人的一生好比一個鍊條,上面每一個環套的連接配接都是由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的因素決定的。沒有誰願意過被人指責、與大多數人的傳統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但是我們這些人之是以即使要背負着可怕的壓力,也要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原因,隻有我們自己知道,那既不是因為這樣的生活是個好玩的遊戲,也不是因為我們天性“堕落”——種種内在的原因,因人而異的個體情況和家庭因素的作用,非親身經曆是很難了解的。指責,甚至是迫害有異于自己的同類,一直都是人類的強項;而用愛去了解和寬容他們則始終是人類的軟肋。一個人類看似強大,其實很軟弱,也很無助。他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卻急于征服那個遠不如他内心世界來得更重要的外部世界。"

「華園讀書01」《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下

20200826攝于華南理工大學勵吾樓

修女的心靈地圖

一個患了晚期乳腺癌的修女,家庭關系緊張,父母雙雙出軌、關系不和,渴望愛的她因走不出愛情的圈套,便想做修女來遠離這個的塵世。

修女說:“我才知道愛原來是有壽命的,不是永恒的,無論它有多美,也無論它有多麼真實。他愛不愛, 第一眼就知道了。就算付出所有的愛、時間和金錢 , 得到卻是滿滿的失望。即使這樣,也不能掩藏内心的愛。如果能控制住我們的愛,我們就不會是人類了吧。···我想,也許男女的愛是有條件和有壽命的,是讓人痛苦的。也許,像人們所說,隻有上帝的愛才是永恒的。···直到此刻,在我生命的終點,我才明白,我們在世界上最想要的東西其實就是那一點實實在在的愛,無論它來自家庭還是任何人,有了它,就有了活着的理由,就有了一切;沒有它,人就會變态,就會瘋狂,就會通過想象去尋找一個愛的替身。上帝的存在隻說明一件事:這個世界很缺愛。我的一生看似充滿了遺憾,但卻是真實地尋找愛的一生。這,就足夠了。···‘其實,有愛的人就是神,他們能把别人也變成神’。”

「華園讀書01」《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下

20200828 攝于華南理工大學北湖邊圖書館(幼稚園)

地球旅行家的告别辭

73 歲旅行家是個樂天的人,即使已經被那個光頭、大鼻子的醫生告知隻能再玩一個月了。他還是個詩人,給我們留下一首小詩:

“偶然經過一個叫做地球的地方,逗留了幾十年。

在那裡我愛過,

恨過,

苦過,

樂過,

哭過,

狂過,

迷過,

悔過,

現在,一切都将過去,

因為在此地的旅行就要結束了。

下一站将會是哪裡?

我緊了緊背包,

發現忘了帶午餐肉罐頭。”

「華園讀書01」《不說,就真的來不及了:紐約客的臨終遺言》下

20200715 攝于華南理工大學西區快遞點旁的林蔭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