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闆門店4月27日電 題:探訪共同警備區 闆門店奏響“和平之音”
中新社記者 曾鼐
27日,闆門店内琴音陣陣、歌聲嘹亮,來自中國、南韓、美國等藝術家們共同奏響“和平之音”。

資料圖:闆門店韓方一側的自由之家,可看到對面朝方一側的闆門閣。中新社記者 吳旭 攝
2018年4月27日,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北韓最高上司人金正恩在闆門店舉行首次會晤,并簽署《闆門店宣言》。一年後,中新社記者跟随“聯合采訪團”重訪闆門店共同警備區(JSA)。
北韓戰争停戰後,南北雙方以軍事分界線為基點,各自向南、北後退形成非軍事區,并于1954年設立共同警備區。
跨越韓朝分界線,有一排“藍房子”。記者在靠近韓方一側看到,值守的南韓軍人,統一佩戴黑色墨鏡。“‘墨鏡’既為保密身份,也為避免和朝方人員有眼神接觸引發沖突。”南韓軍方人員介紹道。
多年來,闆門店戒備森嚴,韓朝士兵荷槍實彈“各據一方”,曾多次爆發零星軍事沖突。但自去年北韓半島局勢緩和以來,變化悄然發生。
記者在現場發現,韓朝武裝人員數量明顯減少,“藍房子”朝方一側一度空蕩蕩。沒了高音喇叭“喊話”,這裡顯得清靜,靠近雜草叢,甚至能聽到蟲鳴。
軍人裝備也大變樣。“以前每天上崗要佩戴手槍和子彈。”一位陪同記者的南韓軍方人員介紹,如今在共同警備區内不再攜帶武器,着裝從特殊軍服換成輕便的普通軍裝。
去年10月,韓朝雙方與“聯合國軍司令部”從共同警備區撤出槍支、彈藥等武器裝備;此後,韓朝還分别完成10個哨所的拆除工作。“韓朝間軍事緊張局勢已大大緩和。”南韓統一部長官金煉鐵稱,将繼續以堅定的意志履行《闆門店宣言》。不過他也坦言,北韓半島實作永久和平還要走很長一段路。
這段和平之路并非坦途。自今年2月朝美第二次首腦會晤後,半島無核化程序陷入僵局。韓朝經濟合作基本停擺,出現朝方單方面撤離韓朝聯辦等“意外”。近一個月來,韓美、朝俄首腦會晤相繼舉行,包括中國在内的國際社會普遍呼籲,望朝美早日重新開機對話、以外交手段解決半島問題。
文在寅與金正恩去年共種的“和平樹”,茂盛挺拔。一旁,日本演奏家吹響笛樂,來自中國、美國等多國藝術家,正緊張彩排。幾個小時後,一場盛大的音樂會将奏響,紀念《闆門店宣言》簽署一周年。
“此次并不僅僅為帶來優美的旋律。”美國大提琴家Lynn Harrell說,希望借此機會,用音樂傳遞一種和平的力量。
中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同樣稱,盼望和平是共同的心聲,希望用音樂給闆門店帶來溫暖。
當晚音樂會将以一首特别的樂曲“收官”。據南韓總統府青瓦台負責企劃事務的卓賢民介紹,這首歌描述了潺潺溪流,沖過岩石險灘,最終成功彙入海洋。“這正是如今韓朝關系的寫照,也是我們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