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我很喜歡帶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輪美奂。春天,看枯木逢春;夏天,看綠葉蟬鳴;秋天,看落葉飛舞;冬天,看萬物收藏。
我一直都記得的去年這時候,帶孩子在洋湖濕地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枯黃的梧桐樹葉随風飛起,我牽着孩子的手一起去踩那些幹枯的樹葉,咔咔作響,大自然真美妙。
分享一下我們共讀過的關于季節變化的繪本。但還是輕輕提醒一下,繪本看得再多,還是要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噢。
《節氣歌裡的秘密》

這本書是套裝《田野裡的自然曆史課》5本其中的一本,由袁隆平爺爺作序,講了節氣的由來和季節的劃分,以及對應的農耕場景特别貼近生活,适合3歲以上親子共讀。
其實,節氣最開始就是用來指導農事的,我個人特别喜歡,也是做了母親之後,才驚奇地發現,一個節氣是15天,每一個月份裡藏着兩個節氣,一年24個節氣。
從孩子一歲多開始,每逢節氣就給他講一遍,他也經常說,一個季節有三個月。
可能是小時候生活的緣故,又因為現在很少見到農耕這些事兒,是以,對這套書特别有感覺,比如:插秧、耕田、收割等等。
閱讀分享:
1、當每一個節氣到來時,引導孩子感受溫度的變化、環境的變化,認識節氣歌。
2、春天是哪三個月?
3、為什麼冬天的時候晝短夜長,夏天的時候晝長夜短?
《四季時光》5本
這套書介紹了一個德國小鎮的一年四季,共7個場景,也是一套邏輯類繪本,比起一般繪本稍有難度,适合兩歲以上親子共讀。作者蘇珊娜.貝爾納曾榮獲2006年安徒生獎。
1、将5本同時展開到同一個場景對比着看,讓孩子感受季節的變換,并和我們的生活環境聯系起來。或是翻開其中一本,讓孩子猜猜是哪個季節。
2、沿着自己感興趣的一個人物或動物為主線,看看他四季裡都做了些什麼?(畫卷版在這裡展現的會更友好,詳情看文末測評連結)
3、沿着底部的單詞欄引導孩子玩找一找的遊戲,還可以讓孩子跟讀,對寶寶語言發展有幫助。
《I am a bunny》
跟着一隻可愛的小兔子一起感受春夏秋冬,四季更疊,硬紙闆書,語言簡潔,适合1歲以上親子共讀。
兩歲的時候去公園,我們經常帶的就是這本書。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驚豔了,畫面太精美逼真。
我也很喜歡給他讀,其實我已經會背了,相信很多媽媽也都會背,當秋天落葉紛飛的時候,我就會情不自禁的說出一句:“In the fall,I like to watch the leaves falling from the trees.”
1、念“frog”的時候,可以“呱呱呱”的叫幾聲。
念“blow the dandelion seeds”的時候,吹一口氣,假裝把蒲公英種子吹得滿天飛。
2、顔色認知,比較大小
小朋友直接教他認識顔色就行了,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問他,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什麼顔色?
3、如果擔心自己發音不準,可以配合小達人點讀筆使用。
《小雞球球的春夏秋冬》
這本書是套裝《小雞球球自然雙語認知圖鑒》裡面的一本,作者入山智,《小雞球球》大家族是五星童書,很受小朋友們的喜歡,畫面很柔美,我也很喜歡。
這本書講述了小雞球球和它的朋友們在四季裡的故事,夏天會打雷,秋天樹葉變黃,冬天更冷,一切都那麼可可愛愛,适合兩歲以上親子共讀。
1、觀察各種植物,也可以找一找小區裡的各種花花草草。如果不嫌麻煩,可以在春天的時候帶孩子去一趟植物園,感受百花盛開。
2、分享和朋友在一起玩的感覺,思考一下,小鴨嘎嘎為什麼會害怕媽媽?
3、設定遊戲規則,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誰赢了就往前走一步,看誰先到達終點。
4、想閱讀體驗更好,可以配合小雞球球點讀筆使用。
我是盛夏書香,家有幼稚園中班生一枚,更多好書,歡迎關注我的首頁。
《神奇的生命立體書》:帶孩子感受生命,熱愛自然
學齡前兒童數學啟蒙的關鍵,不在于加減法,而是培養孩子的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