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服從才是最緻命的反抗!《下一層》影評解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是十六!

作者:泥還不錯

<h1>百聞不如一見!</h1>

<h1>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是十六!</h1>

最近看了一部08年的美式短片《下一層》,簡介說它是屬于恐怖類型的,但十六覺得它更偏向人性化!比起印象深刻的隐喻含義,讓我格外震驚的還是電影的時長,竟然隻有——11分鐘!我在看的時候完全沒有注意,直到看到最後發現進度條隻有11分鐘。(建議大家還是去看完短片後,再來看效果更佳。)

服從才是最緻命的反抗!《下一層》影評解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是十六!

總體第一遍看下來,十六最關注的就是兩個人。第一就是最惹眼的是那個沒什麼食欲的波浪女,開頭十一個人的全景裡,她幾乎沒有去進行進食,更是表現的一臉茫然,表現出她對眼前這景象表現的很陌生。

在片中的第一層地闆要裂的時候,鏡頭在桌底是對她腳的特寫,鏡頭表現内心大概是在掙紮的。

服從才是最緻命的反抗!《下一層》影評解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是十六!

在第二層中,她拒絕了侍從給她添加的食物,但最後還是被加上了。直到第四層反轉,她灰頭土臉的開始進食,最後流着眼淚,還開始學着旁人一樣搶食!

在她看來四周人的眼神都混雜着怯懦不解、擔憂、服從、到半起身的激動!十六覺得這位女性是整部短片中人物形象刻畫最飽滿也最刻意的一個。波浪女給人的形象,導演應該是想表達出是一種出社會的成長吧!從起初的内心沖突到最後的含淚同化,内心沖突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幹脆于眼前那麼美好且優越的環境誘惑下,也開始苦惱自己到底是否要做出選擇?

直到最後的同化,可想而知她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社會把變成了自己所讨厭的樣子”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意思。從影片看來,她嘗試拒絕且且反抗,但是不夠勇敢!不夠果斷!沒有力量!這就像剛出入社會的我們一樣!青澀而又懵懂,直到最後看似融入社會,其實是跟他們一樣墜入了無盡的深淵!

第二個還有另外一個角色可能是我最好奇的,為什麼在第四層中會出現一個病人?很明顯看的樣子是根本無法進食的,但他為什麼還會出現在餐桌上呢?

服從才是最緻命的反抗!《下一層》影評解說百聞不如一見!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是十六!

如果看過并了解這部影片的,可以在評論區十六的疑問:最後第四層快要他寫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一個病恹恹的老人角色?其中又蘊含的什麼深意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