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導演鎏軒的處女作《碎憶》榮獲美國第27屆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國際電影節(San Luis Obisp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影片獎和第54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雷米獎。

《碎憶》海報
第27屆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為著名導演菲利普·法拉多執導、著名演員瑪格麗特·庫裡、西格妮·韋弗主演的電影《我的塞林格之年》。
電影節共包括三大單元:喬治·西德尼競賽單元、中央海岸展映單元及未來單元。最高獎項“金·維多獎”每年頒予對電影藝術有卓越貢獻的藝術家,著名導演羅伯特·懷斯、諾曼·傑威森、彼得·博格達諾維奇、及著名演員摩根·弗裡曼都曾榮獲該獎項。
中國導演鎏軒的處女作《碎憶》與6部分别來自阿根廷、加拿大、美國、挪威、巴西的影片共同入圍了電影節的喬治·西德尼競賽單元。
來自阿根廷的電影《The Dog Who Wouldn't Be Quiet》早在2020年時已榮獲鹿特丹電影節的“大銀幕獎”,并提名聖丹斯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來自巴西的電影《Valentina》亦曾在2020年提名華沙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此外,美國電影《Fully Realized Humans》也曾在2020年提名過翠貝卡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
《碎憶》電影劇照
美國資深影評人理查德·普洛佩斯評價《碎憶》:“這是一部完全超乎預計、令人驚喜的處女作。畫面極其華美,富有節奏的剪輯亦格外吸引人。高度個人化的創作風格,加上獨特的叙事方式使它(《碎憶》)成為了獨一無二的作品。”
聖路易斯奧比斯波國際電影節評價《碎憶》:“華美的攝影風格和極好的演員表演,使這部電影進入了偉大藝術的範疇。”最終《碎憶》獲得電影節評委們的一緻好評,榮獲最佳影片獎(Best Narrative Feature)。
随後,《碎憶》在2021年4月22日開幕的第54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中又成功入圍了電影節的“長片處女作單元”。在5月3日公布的獲獎名單中,《碎憶》榮獲第54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長片處女作單元”的雷米銅獎。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是由休斯敦國際電影協會創辦于1968年,世界上曆史最悠久的獨立電影節之一,與舊金山國際電影節、紐約電影節并稱北美地區三大評選性質的電影節。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休斯頓國際電影節已經發掘多位卓越的電影導演。著名導演科恩兄弟的處女作《血迷宮》曾在1984年提名評審團雷米獎;著名導演李安的處女作《推手》曾在1992年榮獲雷米金獎;著名導演喬治·盧卡斯的處女作《五百年後》亦曾在1972年榮獲評審團雷米獎;此外,著名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也在早年榮獲過電影節的雷米獎。
《碎憶》是一部非現實主義題材、風格極度浪漫、且叙事灑脫的藝術電影,在海外參展的華語電影中屬于較為少見的類型。影片的拍攝地包括北京、北戴河和黃山,經過三年才最終制作完成。
截至目前為止,《碎憶》已入圍北美、歐洲、中國14個國際影展并獲得多個獎項,目前仍在多個國際影展的競賽當中。
來源: 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