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坑農害農制售假化肥金額超1400萬元“鐵拳行動“創新多元監管力斬黑色利益鍊

針對百姓“急難愁盼”煩心事,市場監管總局今年4月在全國範圍組織開展“鐵拳行動”,讓監管長出牙齒,讓百姓露出笑容。半年時間已過,“鐵拳行動”取得良好成效。在“大市場、大監管”格局之下,市場監管部門創新 “以民為本”多元監管模式,讓監管的牙齒越來越鋒利,為公衆更深入、更廣泛參與公共行業監管提供有效途徑和制度保障,形成高效、立體的多元主體協同監管機制,營造了良好的“社會共治”氛圍,百姓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近期,中國經濟網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公布的第五批鐵拳行動典型案例中了解到,安徽省定遠縣市場監管局攜手警方成功偵破一起特大制售劣質化肥案,犯罪嫌疑人生産“佳辛”“輝凱”“隆喜”等多個品牌不含鉀的“複混肥料”,并以“低價定制”的形式銷售其他市縣,涉案金額高達1400餘萬元。案件破獲,百姓拍手稱快。

坑農害農制售假化肥金額超1400萬元“鐵拳行動“創新多元監管力斬黑色利益鍊

群衆舉報 市場監管、公安成立專項行動組順藤深挖

如此重大案件是如何攻破的?監管部門如何實施監管創新形成社會共治新生态?帶着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負責人。

據介紹,今年5月15日,定遠縣市場監管局接群衆舉報,稱定遠縣蔣集鎮某農資經營部涉嫌銷售劣質肥料。對此,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通過周密部署、深入摸排,迅速摸清了該農資店經營劣質肥料的購銷管道。

“由于該案金額較大、涉及面廣,為確定查處行動安全順利、一擊即中,我局從業務股室、稽查大隊、基層監管所抽調精幹力量,同時聯合公安機關成立專項行動組,擴大調查範圍,對本案開展進一步深入調查。”定遠縣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

緊接着,5月17日,專項行動組對定遠縣蔣集鎮孫某某農資店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店内部分肥料的标簽缺失廠名、廠址等有效資訊。

經抽樣檢測,該農資店經營的50kg“佳辛”牌複混肥料(N-P2O5-K2O 16-16-16)和25kg“佳辛”牌顆粒氮肥(氮≥25%,鈣、鎂、鋅≥1.5%)的養分含量均低于國家标準,屬于不合格産品。

執法人員現場對不合格肥料予以查封後,立即對經營者進行詢問調查。

“經查,該農資店銷售的劣質肥料均從阜陽市臨泉縣一肥料廠購入,該肥料廠在尚未取得生産許可證的情況下将非法生産的肥料銷往阜陽、滁州等其他市縣,數量巨大。”定遠縣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

為徹底摧毀犯罪網絡、斬斷利益鍊條,專項行動組從銷售管道入手,循線深挖,立即驅車前往阜陽臨泉展開收網行動。

“此次行動一舉搗毀了隐藏在臨泉縣農村的非法制售肥料窩點,抓獲涉案人員13人,現場查扣成品肥料14噸、複混肥原料61.5噸、包裝袋2.4萬條,扣押涉案車輛1輛,查封肥料生産線2條,追繳非法所得資金15萬元。經檢測,李某等人生産的“佳辛”“輝凱”“隆喜”等産品均為嚴重不合格的劣質肥料。” 定遠縣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坑農害農制售假化肥金額超1400萬元“鐵拳行動“創新多元監管力斬黑色利益鍊

經查,2020年9月,犯罪嫌疑人李某、李某某、高某某受利益驅使,在臨泉縣某廠房内非法生産“佳辛”“輝凱”“隆喜”等多個品牌的複混肥料。

據了解,不法分子對外銷售時,在生産外包裝标注有氮、磷、鉀含量,事實上生産化肥時并未添加過鉀肥,此外,還推出“低價定制”複混肥銷往河南、山東、湖北等地,涉案金額高達1400餘萬元。

市場監管、公安無縫連接配接 跨區域徹底斬斷黑色利益鍊條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安徽定遠縣是農業大縣,時值春耕季節,農民對各類肥料需求旺盛,如不嚴厲打擊該違法行為,将會給廣大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但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人員面臨困境即:經初步調查,該肥料廠在定遠縣區域,而銷售劣質肥料的案值尚未達到刑事立案标準,隻能給予行政處罰,但根據經銷商反映該廠生産規模較大及銷售網絡發達,如不進一步跨區域徹查深挖,必将帶來較大經濟損失以及嚴重的社會影響。

坑農害農制售假化肥金額超1400萬元“鐵拳行動“創新多元監管力斬黑色利益鍊

為徹底斬斷制售劣質肥料的黑色利益鍊條,定遠縣市場監管局主動作為,積極創新解決問題,多次積極主動向上級請示彙報,形成詳實的案件調查材料,同時與定遠縣公安部門聯系,通過兩部門無縫銜接、緊密配合,充分形成執法合力,最終成功搗毀這個坑農害農的制售窩點,切實維護廣大農民群衆的合法權益。

據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介紹,當事人李某、李某某、高某某等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産品品質法》第32條:“ 生産者生産産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産品冒充合格産品。”

除此之外,當事人還違反《安徽省實施辦法》第17條:“生産、銷售的産品品質、辨別、包裝必須符合《産品品質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生産、銷售假冒僞劣産品和國家明令禁止生産、銷售的産品。不得僞造産地、不得僞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之規定。

另據公安部門負責人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40條:“生産者、銷售者在産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産品冒充合格産品”規定,其行為涉嫌構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其刑事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22條、《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3條、《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式暫行規定》第16條第二款之規定,定遠縣市場監管局将案件移送至定遠縣警察局作進一步處理,目前李某等7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多元參與協同監管 為民辦事開創新局

衆所周知,化肥等農資商品是保證糧食安全的物資。“鐵拳行動”打擊不法分子護航糧食安全的同時也保障了農民利益,得到百姓點贊。

坑農害農制售假化肥金額超1400萬元“鐵拳行動“創新多元監管力斬黑色利益鍊

“本案是強強聯手偵破案件。是‘鐵拳行動’與春耕護農農資打假相結合的典型案例,該案的成功查辦既對制售假冒僞劣農資的違法犯罪分子形成有效震懾,也為暢通‘兩法銜接’機制增強執法辦案效能提供了實踐基礎。” 定遠縣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能夠查獲此類大案要案,是市場監管部門立足監管職能,主動積極作為的必然,這也是全體市場監管人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展現責任擔當的真實寫照。”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将繼續緊扣保障民生這一主線,結合我為群衆辦實事活動,聚焦人民群衆的急難愁盼問題,多舉措疏解民生堵點痛點難點,切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打好“鐵拳行動”攻堅戰。

來源: 中國經濟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