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很man的電影,
幾年前一件烏龍:這部R級影片在内地上映1分鐘,就被緊急下架。
你們一定猜到了,我說的就是它——
《被解救的姜戈》

《被解救的姜戈》不僅僅是一部西部片,動作片,槍戰片,更是史詩一般的巨著。全篇充斥着昆汀式元素:極端的鏡頭角度,别有用心的背景暗示,突兀的情節轉折和音樂,沖突的人物特點。整部片子以自由至上,洋溢着西部英雄勇敢無畏的精神,斥責種族殘暴的統治,上演着一場場暴力血腥場面。昆汀将自由、正義、希望、夢想等塞進暴力的皮囊裡,恨不得點破那一腔熱血,把“番茄醬”狠狠地灑觀衆一臉。
2013年,《被解救的姜戈》能在内地上映,也經曆一番“被解救”的曆程。因“技術問題”,原本定在4月11日上映的電影,延期了整整一個月,導緻觀衆在當年的5月12日才見到真身。而所謂的“技術問題”,實則因為片中出現了裸露dingding的鏡頭。緊急叫停也好,延期上映也好,最終能在影院看到它,也算真正實作了“從硬碟到銀幕”的裡程碑。
“黑色幽默”始終貫穿劇情
《被解救的姜戈》背景是在十九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居住在美國的大部分黑人依舊被當作奴隸買賣。黑奴受着極其非人道的奴役。姜戈和妻子被迫分開,雙雙賤賣。
幸運的是,姜戈認識賞金獵人舒爾茨醫生要找的人。被救下後,兩人達成一個協定:姜戈為醫生找人,醫生幫姜戈救妻子。舒爾茨醫生不僅教會姜戈使用武器,還挖掘出他的智慧和交際頭腦。
不出意外,一個冬天的時間,姜戈就從連槍都不會用的黑奴,變成了一名出色的賞金獵人。兩人接連成功做成了幾票生意後一同去解救姜戈美麗的妻子布隆希達。
救妻過程相當曲折,他們碰到了一個“狠角色”——加爾文·坎迪。在錯過了《無恥混蛋》後,小李子才得以出演有着“時代惡人”之稱的大反派。這個沉迷于黑奴角鬥的農場金主,尤其喜歡看黑奴互相撕扯殘殺。在他那,黑奴角鬥士一旦失去價值,下場隻有一個:被惡狗包圍,直至活活咬死。
如此一個精明又殘暴的商人,想從他眼皮底下救人,可沒那麼容易。于是,兩人投其所好,佯裝成黑奴販,接下來“暴力美學” 彰顯主題特色
昆汀用簡單的幽默展現莊園奴隸主的無情、冷漠、粗暴、殘忍兇惡。借這個大反派恬不知恥的吹噓和威脅言論揭露種族主義的老底。也深刻展現黑人奴隸對自由的渴望和鬥争。最後掏出槍打死坎迪時,舒爾茨幽默并面帶微笑地說出,“對不起,我實在忍不住了。”對于他的死,讓此部電影達到了高潮,深化了主題。舒爾茨用死捍衛了自由,用死讓一路受他影響的姜戈,直至這刻,終于明白了自由的真谛——沒有決絕的反抗就沒有真正的自由,這把反對被奴役的怒火終于自姜戈内心點燃,從“被解救”直接升華到“被解放”。
據說,本片的拍攝周期長達130天,是昆汀耗時最長的電影,可見重視程度。
由于大背景設定在美國南北戰争時期,導演難免會注入很多曆史情結。
但“黑奴變成賞金獵人”的大膽創新,卻是對傳統的颠覆。
在之前的西部片中,黑人根本不可能上馬。
而姜戈不僅能騎馬,還擁有“絕對自由”。
不得不說,昆汀對美國曆史的大膽戲谑,簡直大快人心。
至于小李子餐桌上那番關于“頭蓋骨”的謬論,其實影射了白人社會對黑人的歧視現狀事實上,真正的奴性不是與生俱來,也有自作自受的。
對比黑人管家史蒂芬,一生有那麼多機會逃跑,甚至可以親手結果了主人。但是,他始終沒那麼做。他清楚地知道,自由需要付出代價。這代價是他委曲求全,如搖尾狗般阿谀奉承了一輩子,最後死在姜戈的手中。
而絕不妥協的姜戈,馳騁快馬,争回屬于自己的自由和愛情。這一争,讓世人都記住了他的名字。沒錯,他叫 Django,哦,D不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