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來源:中國新聞網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3月2日,成都市錦江區橡樹林路一家面館門口,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刀金絲面制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楊永福向路人展示廚藝,吸引了圍觀者眼球。楊永福的手擀大刀金絲面因其制作工序複雜、供應量稀少,此前僅存在于高端私房菜中。 據了解,手擀大刀金絲面需要經過“五推五壓五擀”多道工序,擀出面皮薄如蟬翼,再用大刀切成可穿針引線的細絲。和面全程不加一滴水全由等比例鴨蛋黃代替,制作一鋪不超過500克的面,要花費将近兩個小時。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楊永福擀出的金絲面皮薄如蟬翼,可透過紙張。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楊永福展示用金絲面穿針。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楊永福向路人展示大刀金絲面制作工序。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楊永福将擀出的面皮切成細絲,因和面全程不加一滴水全由鴨蛋黃代替,色澤金黃,故名“金絲面”。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楊永福用大刀将面皮切成細絲,吸引不少路人圍觀。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新鮮出爐的大刀金絲面。

四川非遺“大刀金絲面”走進市井生活 薄如蟬翼可穿針引線

新鮮出爐的大刀金絲面。(張浪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