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勾引春光一半出

早聽說家鄉伊蘆山建立一梅園,占地一千多畝,規模宏大,梅品甚多,可惜未曾前往一遊。我早有寫點關于梅花的文字,總想遊過梅園後有感而發宏論,然遊梅園至今未能如願,關于梅的文字也就沒有誕生,今日我獨坐陋室,又莫名的想到了梅花。此時我見窗外黃葉飄零,昭示秋深了,那麼冬天就不遠了,可能是時令的更替,觸動了人的生物鐘,冥冥之中的梅香勾引出我的梅瘾來。

勾引春光一半出

本人是一花盲,對花花草草向來說不出一二三,說到梅花,我也不是先認識真的梅花,最早見梅花是在畫上,是上世紀七十年代過春節張貼的年畫有江姐紅梅贊的,那梅老幹鐵枝,蒼勁挺拔,如槍似劍,那花一片火紅,是真正的“欲傳春消息,不怕雪埋藏”革命的梅花,戰鬥的梅花。文人常贊梅花顯示盎然生機,傳達報春的資訊,在那畫上我現在真回想不出有這意境,但那紅梅具有堅強不屈的鬥争精神和剛強的意志品質,這我印象深刻,絕對不會記錯,那一大片紅梅可以說是如霞似火,紅得通天徹地,讓人熱血沸騰,讓人精神振奮,給人鼓舞,在寒冷的冬季絕對禦寒。

勾引春光一半出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改革開放的國策如報春的紅梅,那才叫“萬花敢向雪中出,一樹獨先天下春”,喚來神州大地百花齊放的大美春光。那時國産有一款冰箱,名字特别美,叫“香雪海”!我特别喜歡這個名字,在那段時間,我因廠裡業務需要經常去蘇州吳縣(現屬吳中區)光福鎮,到那裡才知香雪海緣自于此,光福鎮臨太湖,諸山不高,但連綿不斷,重嶺疊翠。每當冬末春初,在鄧尉山一帶,梅花淩寒綻放,馨香幽吐,彌漫30餘裡,一眼望去,真是如海蕩漾,若雪滿地。清初江蘇巡撫宋荦觸景生情,題下 千古絕名“香雪海”,這名字真的絕美,香霧花山雪海也确實讓我震撼,但是不是如他們說的“鄧尉梅花甲天下”我不敢确定,因為賞梅勝地甚多,如廣東大庾嶺的羅浮山,杭州西湖的孤山,武昌東湖的梅嶺,還有蘇州鄰近的無錫梅園,還有很多後來建立的梅園,如我們家鄉的伊蘆山梅園,這些我都沒遊覽過,沒有比較,是以我不敢用此大話來給自己拙文撐門面。

再一個讓我喜歡梅花的是盧钺《雪梅》詩中“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兩句,寫得太好了,好就好在梅雪公案沒有賄選黑幕,沒有暗箱操作,判官盧大人沒有因梅香而骨稣,也沒有因雪白而垂涎,秉公評判,辦成我華夏鐵案之一,經得起後世曆代禦吏監察翻閱審查,百姓評說。

最近諸事不順,心情郁悶,悱恻難排,當我動手寫這篇小文時,随着心靜神馳,梅香漸出,醉而不知,真如古代詩人描寫的“虛疑黃昏花欲睡,不知被花熏得醉”。這一醉不大緊,嘴就沒有把門得了,醉夢中見梅花先開花,後抽綠葉,夢中呓語道:“梅花報春香先行,百花綻放你已稀。自古詩人多偏愛,先開花來後穿衣。”

勾引春光一半出

當我醒來見到這首順口溜,大驚失色,如此污言穢語,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不被打成反革命,也得挂牌批鬥三天三夜,幸哉!我逢盛世。原來本文結尾我想這樣寫的:秋天來了,冬天就近了,春天還很遠。現在我改一下,秋天來了,冬天近了,梅花綻放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