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漫步
攝影:DAVID COTHRAN,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閑适(節選)
陸遊(宋)
四時俱可喜,最好新秋時,
柴門傍野水,鄰叟閑相期。
秋日野營
攝影:BEN MATTHEWS,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處暑,
太陽已到達黃經150°,
氣候即将發生變化。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在南方的《夏九九》中,處暑正是處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到“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的過渡階段。而在北方秋高氣爽之感更是立竿見影,“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總之記得蓋好被褥小心受涼。
攝影:MATT SHIFFLER,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詩·豳風·七月》
這裡指的就是處暑時節,天氣要變涼了,該準備做過冬的衣服了。有人認為當年唐僧收伏沙僧大約也發生在處暑前後,理由之一即為《西遊記》二十二回開篇寫道“光陰迅速,曆夏經秋,見了些寒蟬鳴敗柳,大火向西流。“這裡的“大火向西流”,就是“七月流火”。
攝影:FEDERICO RAVASSARD,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處暑·三候
第一候 鷹乃祭鳥
鷹,義禽也,秋令屬金,五行為義,金氣肅殺,鷹感其氣,始捕擊諸鳥,然必先祭之,猶人飲食,祭先代為之者也;不擊有胎之禽,故謂之義。
——《七修類稿》
說白話就是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像人準備祭祀儀式的用品一樣,以待慢慢享用。
攝影:WILLI ROLFES, ALAMY
第二候 天地始肅
天地萬物開始凋零,一派肅殺之氣。
天地始肅不可以赢
——《呂氏春秋》
這句話告誡人們,
秋天是一個忌驕盈、應收斂的季節。
迷霧中的山之秋色
攝影:VOLODYMYR ZINCHENKO,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第三候 禾乃登
出伏後風雨頓涼有感
張耒(宋)
殘暑扇中盡,新涼枕上歸。
微雲起平遠,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漸傷高葉稀。
來鴻飛集喜,卒歲稻粱肥。
陝西的一位農民在檢查收成
攝影:JIM RICHARDSON,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雲南的梯田裡的忙碌
處暑·養生
處暑過後,
天氣逐漸轉涼,
早晚較為涼爽,
此時晝熱夜涼,
為陽氣的收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心态平和, 少些悲憂
攝影:Kate von der Leith,YOUR SHOT
長江二首
蘇泂(宋)
處暑無三日,新涼直萬金。
白頭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鶴婆娑舞,聽蛩斷續吟。
極知仁者壽,未必海之深。
早睡早起,注意防寒
攝影:P. WARNER,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處暑開始,身體出汗減少,人體逐漸進入生理休整期,常會出現莫名的疲憊感,“秋乏”之态倍顯,故而在日常起居方面應該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以減輕“秋乏”現象。早晚應注意适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工作。
當心流感, 調理脾胃
這隻長頸鹿一邊喝水一邊甩掉臉上的水
攝影:ANDREW D.,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立秋處暑之時, 晝夜溫差大, 氣候幹燥, 常會出現咽幹唇燥、皮膚幹燥瘙癢、幹咳少痰等“秋燥”的症狀。這時應多喝水, 注重滋陰潤肺,減輕秋燥對人體的傷害。
處暑·習俗
暢遊迎秋
處暑之後秋高氣爽,
适合到郊野迎秋賞景。
民間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
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攝影:DOUG MACDONALD, NATIONAL GEOGRAPHIC YOUR SHOT
開漁節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
處暑意味着漁業收獲。
每年這時,
浙江沿海會舉行隆重的開漁節,
歡送漁民駕船出海。
攝影:DAVID GUTTENFELDER, AP/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學堂開
在農耕時代,學堂入學時間是按農時來确定的。處暑到了,開學還會遠嗎?
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
——《四民月令》
和現在的小孩子相同,在古代的學生有時也貪玩。《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即“京師小兒懶于嗜學,嚴寒則歇冬,盛暑則歇夏“
處暑·飲食
吃鴨子
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民諺
古人認為農曆七月中旬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而吃鴨子這一傳統延續至今,處暑這日,全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們都開始吃鴨:烤鴨、鹽水鴨、脆皮鴨、樟茶鴨、紅燒鴨、三杯鴨、老鴨湯……
煲藥茶
處暑時節,中國兩廣地區有煲藥茶的習俗。人們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後在家煲藥茶,處暑過後仍悶熱,煲涼茶解暑熱。
中國成都的一個老茶館
攝影:Handi Laksono,YOUR SHOT
白丸子
福州有句俗語 “處暑一過臉觑厝”,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而在處暑之時大家會吃“白丸子”,也就是糯米丸子。
果蔬粥食
初秋時節, 肺氣過盛, 而肝氣受制, 在飲食上要“增酸減辛”, 以助肝氣, 是以可以多吃些像蘋果、葡萄、檸檬、山楂等酸味食品。同時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姜、花椒、蔥、羊肉、火鍋等辛辣、油膩之物,宜多食粥食。
攝影:RYAN BELL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