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大女真和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個“異姓那拉”的故事

在我們的曆史課本裡,講到清朝建立的時候,都會提到努爾哈赤,建州女真人,先後兼并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統一了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成汗,國号金,年号天命。因差別于之前的金朝,史稱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病死,皇太極繼位,改元天聰。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号大清。這時清朝算是正式建立了。

三大女真和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個“異姓那拉”的故事

明朝女真三大部分布圖

明代初期,女真分為三大部落: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

在1621年(明天啟元年,後金天命六年)成書的《東夷考略》也曾記載:女真“略有三種,自湯站東,抵開原,居海西者為海西女真,居建州、毛憐者為建州女真,極東為野人女真”。

這裡提到的野人女真,是對散居女真人的一種泛稱,他們分布範圍極廣且非常偏遠,大體都是黑龍江、烏蘇裡江沿岸地區的深山老林裡,甚至東達鄂霍次克海岸與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以北。他們的經濟文化也很落後,發展始終落後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沒有形成像建州、海西女真那樣的聯盟部落。他們是“海西女真”的鄰居,是以也被稱為“東海女真”。

從努爾哈赤發家開始到1625年的近三十年間,努爾哈赤統領的建州女真曾多次出兵征服野人女真,因其分散太遠,最終也沒有徹底完全控制野人女真所有的部落,隻掠奪了大量人口。

那些被掠奪過來的野人女真部族,大大擴充了建州女真的軍事實力,融合進了“滿族共同體”中。其餘那些留守東北的部落,後來則發展成了赫哲、鄂倫春、鄂溫克等通古斯系、與滿族有一定關系的民族,還有些,則遺留在俄羅斯,成了俄國的“遠東土著民族”。

海西女真,又稱扈倫四部,居住在松花江大屈折處(今哈爾濱以東阿什河流域),因松花江大屈折處在元代稱海西,是以稱為海西女真。明朝中葉後,各部南遷,形成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部。這四個部落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至四十七年間,先後被努爾哈赤所滅。他們的後代姓氏,便有了烏拉那拉氏、哈達那拉氏、輝發那拉氏、葉赫那拉氏四支。這四個姓氏後來都稱那拉氏,屬于“異姓那拉”,據說那拉是太陽的意思。

這四個姓氏都算得上是滿洲大姓,先後出過很多達官顯貴,也分别都有女兒們與滿清愛新覺羅氏聯姻。

烏拉那拉氏因為《甄嬛傳》的關系,蔡少芬扮演的雍正的皇後烏拉那拉氏給人印象深刻,而被大家熟知。

三大女真和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個“異姓那拉”的故事

蔡少芬飾演雍正皇後 烏拉那拉氏

葉赫那拉氏因為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後,也是廣為人知。另外清朝有名的詞人納蘭容若(又稱納蘭性德)也屬于葉赫那拉氏。後面有文章會專門講述葉赫那拉氏那些女人的故事。

不太有名的另外兩個那拉氏也都有與滿清皇族聯姻的曆史。

哈達那拉氏,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的繼福晉(原配喜塔臘氏,努爾哈赤之母去世),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繼母,生有一子,對努爾哈赤是百般虐待,逼得努爾哈赤不得不離家,在他祖父和父親死後,靠着十三副铠甲起兵,最終建立後金。另外努爾哈赤的側妃阿敏哲哲,貝勒哈達那拉·扈爾幹之女,無子女,薨逝後附葬福陵(努爾哈赤陵寝)壽康太妃園寝内,也是清朝唯一一位出身哈達那拉氏的後妃。

三大女真和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個“異姓那拉”的故事

影視中阿敏哲哲

康熙第七子愛新覺羅•胤祐的嫡福晉,第九子愛新覺羅•胤禟的第一個兒子弘晸的嫡福晉,都是哈達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中,最有名的就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後,也就是《還珠格格》裡戴春榮演的那位“壞”皇後,《如懿傳》裡周迅演的青櫻,先封為娴妃,富察皇後死後成為繼後,最後和乾隆決裂,不惜斷發出家,最後神秘消失的那位皇後了。

三大女真和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個“異姓那拉”的故事

戴春榮飾演乾隆皇後

三大女真和烏拉、哈達、輝發、葉赫四個“異姓那拉”的故事

周迅飾演 乾隆第二位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