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提起南昌起義,都知道它的偉大意義,也都知道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這些重要上司人。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其實當時還有一位重要的上司人,在關鍵時候帶隊逃離,給起義部隊造成了慘重的損失。
然而,人性又是複雜的,這位“叛徒”在幾年後卻成了抗日名将,全國人都熱情讴歌的大英雄,建國後還擔任過全國政協副主席。

這個人,名叫蔡廷锴,廣東雲浮人。
其實,蔡廷锴也算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叛徒”,在南昌起義前,蔡廷锴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師師長,并非共産黨的軍隊,他本人也不是共産黨員。因為葉挺跟他是老鄉,也是好朋友,為了壯大起義隊伍,就臨時把蔡廷锴的第十師也拉了過來。
蔡廷锴起初并不是很同意,直到起義前一天才趕到指揮部。譚平山認為蔡廷锴“态度暧昧,立場模糊”,建議把他扣留,但葉挺力保他,讓他擔任了左翼總指揮。
然而,事實證明,沒有堅定信念的人是不能一起創業的,8月4日,蔡廷锴帶着部隊秘密逃走。
要知道,蔡廷锴的第十師兵力相當于全部起義部隊的四分之一,他的離開,無疑給起義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尤其是造成了人心惶惶,最終讓起義部隊分崩離析。
正是因為這次逃離事件,黨中央痛定思痛,開始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上司,連級以上軍隊中,必須要設黨支部。
不過,蔡廷锴在5年後,卻成了全國人歌頌的大英雄,連毛澤東、朱德都對他贊美有加,這是怎麼回事呢?
那是1932年1月底,日軍在上海挑起了戰鬥,當時駐守在上海的,是國民革命軍第19路軍,而蔡廷锴,正是19路軍的軍長,跟總指揮蔣光鼐一起,發起了一場抵抗日軍侵略的戰役,即“一·二八”淞滬抗戰。
應該說,在這場抗戰中,蔡廷锴表現出了一名中國軍人應有的品質,打出了中國人的威風,以弱勢兵力與日軍血拼33天,讓日軍四度易帥,震驚了日本朝野。
其實在開戰前,蔣介石是不想跟日軍發生沖突的,還專門派何應欽去上海通知蔡廷锴,滿足日軍讓“19路軍後撤15公裡”的無理要求。但蔡廷锴回答說:“上海是中國領土,19路軍是中國軍隊,有權駐兵上海,與日本帝國主義毫無關系。萬一日軍膽敢來犯,我軍守土有責,決定迎頭痛擊!何先生也是中國人,應接納我的意見,向蔣總司令報告!”
1月29日淩晨,蔡廷锴與第19路軍總指揮蔣光鼐、淞滬警備司令戴戟,聯名向全國各界發出了《第十九路軍為日軍犯境通電》——
特急。銜略公鑒:暴日占我東三省,版圖變色,國族垂亡。最近更在上海殺人放火,浪人四出,極世界卑劣兇暴之舉動,無所不至。而炮艦紛來,陸戰隊全數登岸,竟于28夜12時在上海閘北,公然侵我防線,向我挑釁。光鼐等分屬軍人,唯知正當防衛,捍患守土,是其天職,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為救國保種而抵抗,雖犧牲至一人一彈,決不退縮,以喪失中華民國軍人之人格。此物此志,質天日而昭世界,炎黃祖宗在天之靈,實式憑之。
19路軍總指揮蔣光鼐、19軍軍長蔡廷锴、淞滬警備司令戴戟叩。豔子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淞滬抗戰中,上海灘大佬杜月笙也出力甚多,為前線将士們組織了幾十支救護隊,并帶頭捐款捐物,支援前線将士。
日軍久攻不下,曾聯系過法租界的負責人,想從法租界進入,前後夾擊中國軍隊。杜月笙得知後,立刻召集各大媒體,公開宣布:“如果日本人想利用法租界打中國人,我杜月笙自信能在兩個小時内把法租界全部毀滅!”
法租界的人一看,杜老大誰敢惹?隻能拒絕了日軍的請求。
然而讓人無語的是,直到戰争開始後,蔣介石還在阻撓19路軍,不想讓戰争擴大。當蔡廷锴請求派兵增援時,蔣介石竟然向各軍發出通電:“第19軍有3個師16個團,無須援兵,盡可支援。各軍将士非得軍政部指令而自由行動者,雖意出愛國,亦須受抗命處分。”
蔡廷锴得知後,仰天長歎:“這到底是誰的國家!”
更讓人無語的是,蔣介石不光停掉了19路軍的軍饷,連全國百姓捐給19路軍的錢物,也被扣押了。
1937年“七七事變”時,蔡廷锴正在菲律賓,得知全面抗戰爆發後,立刻啟程回國,要求率兵抗日。
然而,蔣介石早就對他有意見,雖然任命他擔任第16集團軍總司令、粵桂邊區總司令等職,但一直都沒有給他施展才能的機會,讓他空有滿腔熱血,卻無處發洩,最後隻能解甲歸田。
1946年,蔡廷锴在南京重新見到了周恩來,一席長談之後,蔡廷锴終于對共産黨有了全新的認識,開始真正地站到了共産黨的一邊。此時距離1927年的南昌起義,已經過去了19年。
1949年,蔡廷锴作為中國民主促進會的首席代表,應邀來到北平,出席第一屆政協會議。
新中國成立後,蔡廷锴相繼擔任過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成為新中國的副國級幹部。
世事無常,莫過于此。
更豐富、更有趣的曆史故事,請加微信公衆号:mashaohua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