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李靖軍事才能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得以善終?

雖說,大唐将星雲集,但其中最璀璨的一顆,一定是三原李靖。

曆史上的李靖,字藥師,祖籍雍州三原也就是今天的陝西三原人,是唐朝傑出的軍事家、名将,隋朝涼州刺史韓擒虎外甥。他一生征戰無數,為唐王朝的建立與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成為太宗欽定的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曆史上真實的李靖軍事才能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得以善終?

李靖不但可以實戰,而且能将自己的治軍作戰經驗編撰成冊,著成兵書《李靖六軍鏡》,雖然今天已經失傳,但在當時确實一本軍事著作,豐富了古代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一書,來記錄李靖的兵法思想,此書在北宋時期列入為《武經七書》,成為了為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李靖出生不凡,從小生長于于官宦之家,他的舅舅韓擒虎是隋朝的名将,李靖自小就受到來自家庭武學氛圍的熏陶。李靖外形出衆,儀表魁偉,從小就有常人難及的文才武略,而且他還頗有進取之心,曾經十分豪氣的和他的父親說:“大丈夫如果能遇到聖明的君主,就應該建功立業求取富貴,何必要做一個讀書人。”他的舅父韓擒虎每次和他談論兵法,無不是拍手稱絕,撫摸着李靖感歎地說:“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

初入朝野之時,李靖的官職十分卑微,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才幹的發揮,而且他也因出衆的能力而聞名于隋朝朝廷之中,時任吏部尚書的牛弘稱贊他“王佐才也!”楊素也撫着坐床對他說:“卿終當坐此!”

李靖真正大放異彩是在投靠了唐軍之後,其中幾次對唐朝至關重要的戰争,都有李靖的影子。

武德六年(623)七月,原本已經投降唐朝的農民起義軍将領杜伏威、輔公祏二人之間爆發沖突,輔公祏乘着杜伏威入朝之際,竊取丹陽,興兵反唐。李淵當即命李孝恭為帥,李靖為副帥,率李勣等七總管東下讨伐逆賊。

曆史上真實的李靖軍事才能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得以善終?

當時輔公祏派出了幾員大将,帶着人馬駐紮在丹陽附近,李孝恭一時間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于是想征求衆将領的意見。李靖在這個時候十厘清晰地分析了幾路人馬的特點,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戰鬥方案,要攻其不備,逐個擊破。李孝恭采納了他的意見,一路高歌猛進,敵人望風而逃。最終叛亂被平定,以輔公祏為首的幾個叛軍首領也被擒獲。李靖自此之前依然平定過蕭銑的叛亂,這次又是一件大功,李淵十分高興大肆封賞,賜物千段,奴婢一百,良馬一百匹。還設立東南道行台,特别任李靖為行台兵部尚書。封賞之後李淵也毫不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詞,“李靖乃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内亂平息,可是盤踞在唐朝北方的突厥卻一直是心腹大患,狼子野心。武德九年(626)八月,李世民剛剛登基,颉利可汗乘着皇位更替的時機,帶着十幾萬精銳騎兵南下,長驅直入到了渭水,逼得太宗親自出馬,結下了渭水之盟。

但是此後不久,東突厥國内發生了變亂,許多部族相繼叛離,正巧遇上暴風雪,羊馬大批死亡,甚至引發了饑荒,族人四散逃亡。貞觀三年(629)八月,李世民接受了張公瑾的建議,決定攻打東突厥,并指令李靖為主将。

貞觀四年(630)正月,朔風如刀,李靖帶着三千精銳騎兵,頂着苦寒一路沖向了突厥的牙帳。颉利可汗怎麼也沒有想到唐軍會突然發難,而且效率如此之高,于是大驚失色。他們認定唐軍如果不是有大批人馬,李靖決不會孤軍深入,于是“一日數驚”。李靖探知這一消息,立刻派遣間諜使用離間之計,果然颉利親信康蘇密就前來投降。

情報到手,李靖迅即進擊定襄,在夜幕掩護下,一舉攻入城内,颉利倉皇逃竄。又是豐功偉績,一番封賞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李世民高興地對大臣稱贊:“靖以騎三千,喋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後來記錄唐朝的人馬幾次打擊了颉利可汗的勢力,逼得他投降。但是這投降也不過是緩兵之計,颉利打定了主意要卷土重來。不過雖然他再一次興兵作亂,該來的滅亡還是來了,李靖帶着人馬一路勢如破竹,再次将颉利逼到了絕境,最終這位不可一世的突厥可汗被生擒,扭送京師,東突厥徹底滅亡。

曆史上真實的李靖軍事才能到底有多厲害?為何能得以善終?

消滅東突厥後,李靖也沒有就此沉寂,貞觀八年(634)十月,剛當上宰四年的李靖以足疾辭任,而且情真意切,太宗十分欣賞。可是次年,也就是貞觀九年(635),李靖又跨馬提槍攻打挑釁的吐谷渾。最終大獲全勝,吐谷渾被滅。

李靖在征戰吐谷渾的過程中被人誣陷,雖然最後證明了清白,但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危險,于是此後“乃阖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貞觀二十三年(649)李靖溘然長逝,享年七十九歲。李世民賜其谥号為“景武”并陪葬昭陵。

李靖一生戎馬,戰功赫赫,而且深得帝王青睐。李世民後來在評價諸位将領的時候,認為他們都比不上李靖。原因很簡單,建立豐功偉業固然是十分優秀,但是能夠避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樣的結局,知分寸懂進退才是真正的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