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楊:綻放青春 "疫"線成長

作者:阿城釋出

在疫情防控這場戰役中,阿城區通城街道北環社群有一位90後從業人員,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迹,也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但她年輕有朝氣、積極有擔當,默默無聞奉獻在社群疫情防控最前線,用實實在在的堅守和行動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就是北環社群歲數最小的從業人員孟楊。

孟楊:綻放青春 "疫"線成長
孟楊:綻放青春 "疫"線成長

孟楊是北環社群勞動保障員,24歲,是個名符其實的90後,全國疫情剛爆發時,她剛參加工作4個月,但她從未因自己歲數小是新人而退縮,而是事事沖鋒在前,把每一項防疫工作任務當成自己最重要且必須完成的事情來做。自疫情防控之初,她就投身到社群防控工作中去,積極配合社群防疫部署,在疫情最嚴重的關鍵時期,考慮到她歲數小工作經驗少,社群書記和其他同僚都照顧她,急難險重的工作不配置設定給她,但她主動上前,要求承擔更多更重的工作任務,她積極走訪、宣傳、排查,不靠後、不退縮,在她所管轄的片區基本做到了走訪排查全覆寫、無盲區,她不厭其煩地向居民宣傳各項防控措施,確定轄區每一人知曉疫情,懂得防護,配合防控,工作高效務實。一天下來,她經常走的腿軟,說的嗓子沙啞,卻從不叫苦。為準确掌握社群管轄範圍内的外來人口,孟楊和從業人員逐戶電話登記排查和資料統計,電話回訪排查群衆返鄉人員1200人次。"記着盡量少出門,出門一定要帶口罩,有情況一定第一時間與社群取得聯系......",這是孟楊在電話排查中必須要叮囑的一句話。為了讓防控知識有效傳達到每一戶,她盡量咬字清晰、放慢語速,尤其是遇到年紀大、聽力差的居民,一句話可能要重複很多遍,直到對方聽清楚為止。因為她知道,面對如此蔓延的疫情,遺漏任何一個死角,都有可能讓前期的努力功虧一篑。

不畏寒冷與病毒風險,她每天堅守社群防控工作最前沿,挨家挨戶送酒精,為居民送出行卡,看守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簽訂居家隔離告知單,代買代跑給居家對象提供服務,對于小區居民不了解、找上門發脾氣的,她都耐心解釋勸導,化解沖突。為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她每天一大早與志願者們拿着消毒裝置,對轄區樓道、出入口、公共場所進行大範圍噴灑消毒,讓潛在的病源傳染隐患滅殺在防控之下,遏制疫情進一步發展。由于她本人對刺激性氣味極其敏感,在"消殺"過程中,因為消毒水過敏,流眼淚、嘔吐、頭疼等不良反應一一出現,為不影響其他同僚的工作,她總是自行處理後繼續堅持投入到工作中。

在一次排查過程中,得知一位透析患者因為沒有口罩好幾天沒有去醫院,她第一時間把自己從社群領取的口罩送到這位居民家中,家屬得知後連聲道謝。其他社群居民們也對她的熱心周到的服務一緻認可。

從1月25日開始,孟楊連續奮戰近4個月。服從組織統一安排,特殊時期特殊的工作任務,沒有一天休息日的連續高強度工作,她沒有任何怨言,反而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光和熱,一點點的曆練和成長。她笑着說"90後"已經長大,在工作崗位上的努力奮鬥,讓她體會到了年輕人的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