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從美國回來後,與原來的同時搞了一次小聚會。見到了原來是夫婦的同時,一起聊得不錯。不知不覺我就把他們當年的戀愛故事拿出來津津樂道。其它同僚給我做眼色暗示也沒有注意到,于是他們實在聽不下去後,說他們已經離婚了,搞得我當時是相當尴尬。
曾經聽說過這樣的調侃:原來見面問:吃了嗎?後來演變為:離了嗎?如果沒有一定的生活實踐,估計這樣的調侃也不會流行起來。

<h1 class="pgc-h-arrow-right">關于離婚率有不同的定義與統計方法;</h1>
1、 粗離婚率
與國際一緻的國家統計局認可離婚率率是:在一定時期内或按所給的年份,每一千人中離婚的數字。
分母是總人口,分子是離婚次數,表示方法是千分率。其計算公式為:某年離婚率=(某年離婚次數/某年平均總人口數)×1000‰因為離婚次數是兩個人組成一次,和分母不成比例,假如某年平均人口數都結婚再去離婚,則離婚次數為1/2人口總數,離婚率隻有50%。
2、 細離婚率
細離婚率是指年度離婚數與已婚婦女人口之比,這排除了不到婚齡的年輕女性人口。
3、普通人說的離婚率
一定時間範圍内離婚次數與結婚次數之比。民政部釋出了2018年各省社會服務統計資料。官方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萬對。離婚率近38%,這就普通離婚率。
現在的離婚率接近50%,意思是100對新人結婚,将有一半要走向離婚為什麼?
我們需要婚姻,婚姻能夠極大促進我們的人生幸福。這是人類的普遍行為。為走入婚姻,我們做過了許多努力,如果失敗,失敗率近一半,似乎讓人灰心,是否讓一些人望而卻步?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婚姻中的吵鬧而放棄了要結婚的努力,戀愛都不去談了。
我們戀愛半天,具有了比較充分的了解和愛情基礎後才走入了婚姻。與我們牽手的人是“人渣”嗎?不會的。世界上還是好人多。 婚姻裡都是彼此之間的另外一種戀愛,是油鹽柴米的操心,是鍋碗瓢盆的磨合。為什麼我們又不能經受住這些簡單的磨合考驗呢?這些事情可都是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做好的事情呀。
離婚率從2011年開始,已連續9年在持續上升。社會學家驚歎,“中國家庭在飛速崩潰,中國婚姻在火速終結”。
如果離婚率等于零,如果離婚率很低就對了嗎?
确實是有些人本質很壞,然後戀愛的時候隐藏得得很好,結婚後經常家暴之類的,就是應該離婚。金錢、地位、知名度、事業……樣樣圓滿的高畑淳子是享譽日本的知名女星。2016年,日本男星、22歲的高畑裕太因為強暴40歲酒店女服務員被逮捕。這種人就不能嫁,嫁了後也應該離婚。
中國過去将嫁雞随雞、嫁狗随狗,講從一而終。其中不好的一面就是:無論對方再怎麼不好,婚姻再怎麼不幸,都不能離婚,隻能在痛苦下結束自己的一生,這是極其不人道的,是社會制度落後的一種表現。
<h1 class="pgc-h-arrow-right">為什麼要向高離婚率宣戰</h1>
每對離異夫妻别後都是很多傷害,很多痛苦,很多損失。
除了平時的小吵小鬧的傷害外,最大的傷害在于:由愛打通的人性,被恨所堵塞了。堵塞的人性通道,帶來以健康為代價的各種損失,這是對夫妻之間的傷害。
孩子應該得到父母兩份的愛,雙份的安全感,孩子回饋的愛及行為互動也應該是與父母雙方的。缺失了,就容易影響孩子内心愛的長大,這是對孩子的傷害。
愛及智慧的力量是一個人的人生主要的力量。如果缺失了愛或者是愛的力量不夠,無疑會影響整個人生能力。
盡管孩子大了,結婚了,但在父母眼裡永遠是孩子。如果孩子婚姻不幸福,父母肯定是很操心的,有時候還會變為一種自責,這是對父母的傷害
離婚導緻損失時間、損失生命,戀愛幾年,結婚幾年,然後走到了離婚這個失敗的結果。時間就是生命,浪費了時間就是浪費生命損失精力。戀愛、婚姻生活都是勞神的, 損失金錢。
家庭出問題,通常是一吵二鬧三上吊,一吵二打三殺,一吵二打三離婚。于是,帶來一些社會治安問題。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單元。家庭好則社會好,家庭糟糕則社會糟糕。治理國家,要通過文化對家庭的美好做出更好的影響。否則,社會成本很好,不安定的因素很多。
總結:在離婚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沒有共赢,隻有共輸,輸得很慘,輸得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