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今日導讀:蘭花作為十大名花之一,從古至今就很受人們喜愛。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蘭花以其沁人心脾的蘭香和絕美的花姿征服了所有愛蘭人士甚至到了清朝時期,經典品種還成為宮廷進貢花卉,如程梅、西蜀道光、宮廷銀杆素、銀邊大貢素等品種。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蘭花行業經過近三十年的飛速發展,在全國形成了穩定的市場。在這當中也湧現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蘭界大佬,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發掘品種,才能讓不少經典名花流芳百世,得到更好的傳承。在四川都江堰就有這樣一個人物,經他發掘、命名并入蘭譜的蘭花精品達數十個之多,時至今日依然成為市場熱門精品,他在蘭界非常受人尊敬,也樂意無償傳授多年積累的蘭花知識,他的名字叫李學林。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說到李學林,初入行的新手蘭花朋友估計很陌生,但我隻要一提一個春劍名品估計大家就都知道了,春劍學林荷正是以李學林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該花的發現和傳承都是李先生的功勞。1991年,李先生前往大邑縣境内去看一個朋友的蘭花,在當地一個農戶家中偶然發現一顆三苗帶有龍根的春劍葉型草。該草耳葉收尖極圓,主葉片也是鈍圓型,用手觸摸葉片,骨力強勁并且相當厚實。對于瓣型花極有研究的李先生頓時覺得這是顆極品瓣型花,于是就和主人商量購入事宜,最後的成交價也着實不低,并且還承諾,不管這顆草以後開出如何頂級的瓣型花,都按當初的成交價返還兩苗。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1992年春季,該花終于放花,隻見花色闆栗紅,收尖放角極佳,瓣子也碩大無比,中宮圓潤,舌頭也為大圓舌,隻是開到中期會稍微反卷。花朵與花朵之間排列整齊有序,靠近觀察,香味撲鼻。後來四川成都舉辦國蘭展,該花獲得了特金獎,為了紀念該花,最終以發掘者名字命名。

學林荷成名後,價格一路扶搖直上,到了第二次蘭市高峰期,也就是2002年至2007年,學林荷迎來了巅峰價格,從當初的20萬一苗直接飙升至80萬元一苗,而且購入的都是雲南、廣東的頂級大咖,那個時候的學林荷也被稱為春劍荷瓣之首。在那個年代,由于蘭花栽培技術沒有獲得突破,精品蘭花數量基本上都極為稀少,物以稀為貴,學林荷也是如此。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2010年後,李先生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收購學林荷,希望通過自己規模化的養殖來讓此花更好地傳承下去。任何一個精品,隻要進行規模化種植,數量一但上來,價格自然會回歸正常,隻是年限長短的問題。當然了,學林荷也不例外。

經過五年時間的努力,到了2015年的時候,該花價格終于穩定在2000元一苗左右,一般的蘭友也終于能引種該花。要知道,這樣的價格要是放在第二次蘭市高峰期連半片葉子都買不到。為此,李先生光出售此花就獲得了上千萬元的收益。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除了春劍學林荷,另一個春蘭精品:紫陽素也是由李學林先生傳承下來的。1995年的時候,擁有此花的肖豆花由于投資失敗,在外面欠了很多錢,最終不得已全部出售此花。莫岱祥和李學林均以1萬元一苗的價格各自分得三苗,而後慢慢發展。但後來莫先生的草由于管理不善,全部栽死了,此時隻有李先生手裡還有幾苗。後來有不少蘭友出資三萬一苗的價格,李先生都不出售。理由是目前苗少,要是栽死了就實在太可惜了,等到有五十苗左右才開始出售,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時至今日,李先生手裡的紫陽素每年發苗一批就賣一批,連續賣了一二十年,也獲得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目前的李學林先生已年逾古稀,他的蘭花事業也是需要傳承的,可他卻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從事這個行業。他說了幾點理由,而他的子女均不具備。首先蘭花是有文化傳承的,是要你自己從心底裡喜歡它,對它的管理需要數十年如一日,心浮氣躁的人是不适合做這個行業的。蘭市行情好,能賣大錢的時候就到處買草賣草。遇到行情低谷賣不到錢的時候,就不管不顧,甚至扯來就扔的人不在少數,他也見到得夠多了。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科技力量的進入讓蘭市風雲變幻,此起彼伏的新品讓玩蘭人士摸不着頭腦。最近五年來,投入巨資打造蘭園引種精品者不在少數,特别是雲貴川等地,那是非常多的但真正能活到最後的屈指可數,其實就是科技的沖擊。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最後一點就是要有極高的鑒賞能力,蘭花的鑒賞除了要有極為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外,還需要有極強的實踐能力,光靠閱讀幾本蘭花書或者道聽途說就以為自己是高手的大有人在。任何一個精品,隻有經過自己親手栽培,你才能每一個細節都了解得更清楚,甚至每一個生長期其葉片特征都了如指掌。近幾年來有不少人貸款投資幾百萬進軍蘭市,跟風投資品種,到最後虧得連褲衩都不剩的比比皆是。說白了這部分人就是沒有蘭花專業知識,自身水準有限,認為養蘭就跟撿錢一樣。

他一生靠養蘭掙了上千萬元,卻反對子女進入蘭花行業

是以,不管做什麼工作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隻有自己有了足夠的經驗之後才來考慮要不要進入,每個行業都是如此,蘭花也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