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 University)是澳洲曆史最悠久的領軍高等教育學府之一,為多家全球知名大企業輸入優秀人才,因其畢業生就業率位居全澳榜首而聞名遐迩。下設三個學院:商學院;設計與社會科學學院;科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其中衆多專業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金陵十三钗》(以下簡稱《十三钗》)裡,為了保護教會學校的女學生,男扮女裝奔赴日軍宴會的陳喬治,當年,飾演這一角色的黃天元還是一名國中生。轉眼間,五年過去了,這位年紀最小的“謀男郎”也邁進大學校園,回到片場,繼續自己的演藝之路。
▌金陵十三钗
這部電影是黃天元的銀幕處女作,初一那年,《十三钗》劇組來學校挑選小演員,他就試着錄了一段VCR,後來經曆了試戲、教育訓練等重重選拔,才在其他三位競争者中脫穎而出,争取到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金陵十三钗》中的小黃天元/
片中的陳喬治是神父的養子,自幼在教堂長大,和貝爾飾演的“Father John”有大量的英語對話,是以,當時教堂禮儀和英語是教育訓練和選拔的重要内容。四個男生裡,黃天元的英語不是最好的,這給他帶來很大的壓力。有一周,他甚至放棄了學校的作業,每天跟外教練習好幾個小時的口語,這才有了後來他在影片中流利清晰的英語。回憶起這段經曆,他說:“我很感謝張藝謀導演能給我這次機會,也慶幸自己當時真的有很努力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如果說《十三钗》裡最讓人動容的部分,就是秦淮河女人和喬治代替教會女學生赴日軍宴會演出,大概不會有觀衆反對。尤其是Father John一點點修剪喬治的假發,将他打扮成女學生的一場戲,他們都知道,這一去,終是兇多吉少,沒有太多言語,悲壯的情緒卻萦繞在畫面中。黃天元至今還記得拍這場戲時強烈的情感沖擊,“我跟貝爾的心仿佛相通了一樣。當他停下剪刀,眼含熱淚地看着我時,其實我是真的被他感動到了,那場戲我需要把眼淚含在眼眶裡,真的很難忍,那是我第一次特别強烈地感受到演員與演員之間情感的互通,順其自然地完全進入了角色。”
▌他的小宇宙
拍完《十三钗》的一場哭戲後,張藝謀導演過來拍了拍黃天元的肩膀,說:“是塊演員的料”。導演不經意的一句話,讓他有了一種被肯定的感動,也鼓勵着他一直堅持下來做演員。
不過,當時仍在讀國中的他沒有選擇趁熱打鐵,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演戲中,而是繼續自己的學業。直到近兩年,他才通過《鋼刀》《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中的角色重回觀衆視野。
/為電影宣傳造勢/
“謀男郎”對黃天元來說隻是一個稱号,這些年來,他的心從沒有離開過影視圈,不斷學習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成為更好的自己,敦促自己成為與這個稱号更相配的實力男演員。
高中時就讀于學校國際部的黃天元,一畢業就出國留學了,現在,他是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媒體制作專業的一名學生。他大學階段将要學習的内容,從影片前期到後期的制作,到對于演技的把控,劇本的了解等都有涉獵。在國外,他也能接觸到來自各個國家的不同文化和價值觀。“我覺得(出國留學)這樣的一個選擇,對于使我成為一個有實力的演員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黃天元目前正在澳洲留學/
本以為一邊拍戲一遍學習的生活一定充滿忙碌,不過,他卻說,自己有戲拍就飛回國拍戲,沒戲的時候就飛回澳洲上學,就這麼簡單。
身處“看臉的世界”,“顔即正義”的帥哥美女演員比比皆是,黃天元卻大大方方地說:“其實我不算大家眼裡的小鮮肉帥哥,但是好處就是我可以塑造的角色蠻多,因為不用受顔值限制。”他的性格亦是如此多面,時而大大咧咧,時而有些害羞,理智與感性共存,好像很多不同性格的影子,他身上都有。這正合他的心意,“塑造不同角色的時候代入自己不同的性格特點,讓角色顯得更加有血有肉,而不是一個片面的熒幕形象。”
“你的氣質裡,藏着你曾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相信在日後的表演中,他的學業和閱曆都會成為他肚子裡的“墨水”,讓他更有能力和信心抓住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好機會。
THE END
搜尋并關注“校紅會”的微信公衆号、微網誌,你可以定期收到關于校紅會的最新動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