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明時評:無論買不買,大學生的理财教育要跟上了

作者:丁慧

今天你買基金了嗎?

大學生買基金成了如今在各大高校風靡。“搞項目,買基金”成了不少高校學生之間的社交談資。甚至不少學生拿爸媽給的生活費來投資“基金”,這也讓不少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細究起來,對“大學生該不該拿生活費購買基金”議題的讨論本質上仍是探究:大學生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該不該拿爸媽給的生活費來理财?

可以肯定的是,作為成年人,大學生在可自由支配的生活費中,抽取一些用來理财,這無可厚非。但大多數“新基民”面臨的情況是,缺乏基本的理财知識,或是出于“跟風”、或是冒險、或是抱着“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思想,進入理财市場,下場往往成為“新韭菜”。到頭來,“單車不僅沒有變成摩托”反倒是虧的連“單車都不剩”。

現實中,不少大學生面臨的情況是:某同學通過理财已經不拿生活費的“光輝事迹”;某同學又入手了新的理财産品,賺了多少錢,種種“優秀案例”讓不少學生躍躍欲試。但忽視了并無理财的基本知識就興緻沖沖買理财,往往會陷入另一個惡性循環:虧錢,借貸還錢,甚至高利貸來還錢,進而陷入經濟困難,這也是不少家長所擔心的。

這其中的沖突其實反映了,大學生有理财的需求,但卻缺乏必要的理财知識。這也抛出另一個議題:大學課堂該不該開設理财課堂,科普理财的基本知識?

所謂“堵不如疏”,向大學生科普基本的理财知識非常有必要。現代社會,不少人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儲蓄存款,購買理财産品成了不少人的選擇,這從理财市場的蓬勃發展中也可以看出。理财技能已經成為當下不可或缺的社會技能。

而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現實卻是,上了大學,接觸了理财,理财知識卻是空白。跟風投資,甚至借貸還債,某種程度上,都是缺乏基本理财知識的展現。

理财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的知識,會讓風險具體可感,而不僅僅止于“虧錢”的樸素了解。大學生需要這樣的理财知識“啟蒙”。

當然對于大學生的理财知識“啟蒙”并不是所謂的“教學生買炒股”,而是通過基礎知識知識能告訴他們将要面臨的是是什麼樣的投資市場,了解金錢運動的規律,學習有關金錢的知識,教會他們認識投資工具,如何區分資産與負債,教會他們清楚投資行為是在做什麼。否則一頭紮進去的“理财”跟“賭博”并沒有什麼差別,而并非“簡單粗暴”地影響學生的判斷告訴他們去買“哪一個”産品。

說到底,大學生隻有了對于理财知識的充分認識,把“理财”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内,才能安穩地“單車變摩托”。

來源: 光明日報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