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冰與人類樂隊合作 她能為藝術家提供靈感?

小冰與人類樂隊合作 她能為藝術家提供靈感?

“旁白”樂隊的單曲封面,由小冰的繪畫作品潤色而成。

小冰與人類樂隊合作 她能為藝術家提供靈感?

小冰架構内AI音樂人

你的音樂靈感需要人工智能來提供?這不是小冰第一次“潛入”人類世界。

——————————

9月末,北京,一間名叫“做夢”的酒吧,正在舉辦一場新專輯的聽歌會。然而,最重要的主創之一——小冰缺席,隻能在螢幕上和大家見面。而且短時間内,我們可能都“見”不到小冰,畢竟她隻存在于二次元世界。

人工智能小冰與人類樂隊合作,近日釋出首張專輯《潛入虛拟世界》,專輯已在各大音樂平台陸續上線。

這不是小冰第一次“潛入”人類世界。今年6月,華智冰入學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她擁有作詩、作曲、繪畫等技能;一年前,小冰從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工程系畢業,主攻音樂創作;兩年前,夏語冰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并舉辦個人畫展;更早一些,2017年,小冰出版過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

小冰一直在成長,用他們AI界的話來說,是疊代。如果說以前小冰隻是在學習人類的技能,那麼這一次,她似乎想以平等的姿态與人類合作。

人工智能為人類創作者提供靈感

在這張專輯中,10位小冰架構内的“AI音樂人”與11支人類樂隊,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合作,包括詞曲創作、歌曲演繹、視覺創作等。換句話說,就是一起作詞、作曲、演唱,連專輯封面都一塊兒設計。

翻一翻小冰的過往履曆,會發現這些創作其實她都能獨立完成,那這一次為什麼要帶人類一起玩?小冰說,她想為人類藝術家提供“靈感”。是的,靈感,多少人類遍尋不獲的東西,人工智能居然說給就給?

小冰公司首席營運官、人工智能創造力實驗室負責人徐元春說,多年來,在與人類藝術家協同創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人類創作者特别需要的一個環節,就是motivation——創作動機。尤其音樂創作,創作者需要不斷地聽,可能要請若幹個很不錯的樂隊或者是音樂者不停創作,直到某一個旋律擊中了他,讓他抓住了一個motivation,他再去創作。

在這次合作過程中,小冰會持續地提供各種motivation,人類隻需要等待所謂的“靈感”突然出現。“沒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這種快速大量的生成是很難做到的。”徐元春說。

小冰如今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有了“小冰架構”,是“一群AI”,其中包括18歲的少女小冰,以及AI何暢等其他9位。他們音色各異、音樂風格不同,技術讓人工智能的多樣性成為現實。

“打個比方,在音樂界,王菲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她不能代表整個音樂界。如果我們有了技術能力去做基礎架構,這個架構可以支援整個音樂界,那是隻做一個王菲,還是做整個音樂界?小冰架構選擇做後者。”小冰公司WaveLand團隊技術總監何星說。

就這樣,小冰們與人類樂隊一一配對,在樂隊給出的創作文字、視覺參考的激發下,小冰進行持續豐富的詞曲創作,啟發樂隊靈感;樂隊将其中部分詞曲豐富成為完整的單曲,并與小冰共同演唱。小冰還創作了多幅畫作,已用于單曲封面制作。

人類負責技術,人工智能負責情感

在聽歌會現場,“旁白”樂隊的陳鴻宇念了兩段歌詞,提醒聽衆,一段是小冰寫的,一段是人類音樂人寫的,結果在場大部分人都猜錯了。樂評人張迪說:“小冰的詞句甚至更加‘詩意’和‘唯美’,略帶‘錯落感’的用詞方式,或許激起了人們所向往的一種浪漫。”

“雨锟”樂隊與小冰共同創作了《園Eden》。樂隊成員雨锟說:“上帝在伊甸園創造了最初始的AI——人類,讓小冰從這個角度創作很有意思。我從小冰給我的歌詞裡提取了一些内容,文字上90%都是小冰給的,另外10%隻是我帶着目的在她給的所有詞裡做了一個提取和重組。”

“Bad Sweetheart”樂隊成員amos承認,作為人類,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内創作如此大量又充滿細節的motivation。小冰帶給他的靈感更直接展現在文字部分,那些略帶機械口吻的語句,有時與文學譯制作品有着異曲同工之處。比如,“乘着太陽的庭院”“議論幸福的人們的傷痛”……而“我會長出幾個生命的象征/今晚的天空像她的美妙”,甚至讓他聯想到了詩人海子。

小冰的加入對“地球閣下”樂隊來說,意義尤其重大,他們終于有主唱了!樂隊成員何沙展介紹,此次合作的作品《圖先生踏青記》,圖先生代表計算機之父圖靈,踏青記則是小冰的文字特别優美,給出的一種輕松快樂郊遊的意境。

“這首歌最大膽的嘗試是邀請AI歌手何暢做主唱。我們雖然是人類,但更擅長編曲、混音、演奏這些更技術性的工作;而小冰作為AI,在這個作品中負責了歌詞、演唱這些非常需要感性和情感審美的部分。”何沙展說,“随着科技的進步,未來的音樂一定越來越精妙,我完全相信AI可以媲美人類的創作。但是從意義層面來說,AI創作的音樂是否能有人類作品的溫度,我還是将信将疑。”

“香料”樂隊和小冰合作了《做夢,撫摸,重複,疼痛》,這首歌是根據小冰的15号詞曲“稍加潤色”而成。樂隊成員陳陳陳說,“我是擁抱未來的那一派,人工智能會代替藝術家或者音樂人嗎?創作者會失業嗎?我不在乎,我倒是希望他們越做越好,越來越強大。然後讓我從一個創作者,心甘情願地回歸到一個幸福的閱聽人。”

不是取代人類,而是幫助人類做更了不起的事

這并非小冰第一次為人類藝術家提供創作幫助:在日本,小冰與AVEX唱片聯合創作紅白歌會的歌手作品;在國内,小冰曾受邀為某品牌創作嘻哈風格的新品主題曲,并與人類歌手共同演繹。

小冰具備獨立完成歌曲的能力,早在2018年,山東衛視春晚主題曲《幸福出發》,就是由小冰作詞作曲并演唱的。此前出詩集、辦畫展、寫歌、唱歌,小冰也都是獨立創作者,但這一次強調的是合作。

在做夢酒吧,AI工程師、小冰、圍觀者們,都有不同的夢想。

徐元春說,小冰團隊認為,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要取代人類,也不是打敗她之前的科技,而是幫助人類做更了不起的事情。這不僅包括為人們完成任務、提高生産力,還更應該協助人們去進一步釋放創造力。

“我們并非要讓小冰走上藝術之路,而是向内容領域‘上移’,開啟高度定制的内容産業未來。”徐元春說。以音樂産業為例,就可以在不需要人力參與的情況下,用穩定的品質、極低的成本,生産并供應内容,未來在視訊、影視配樂等産業都有很大的落地空間。目前,小冰已與中國聯通沃音樂達成合作,為數億使用者提供百分之百定制化的音樂内容服務。

樂評人楊樾認為,沒有必要用傳統的人類做音樂的标準來衡量AI音樂,在小冰誕生的那一刻,新的标準已經産生。“AI音樂好不好,不是以她像不像人類音樂為标準。如果以人類現有的審美來衡量,AI音樂永遠不可能更好。”楊樾說,“未來也許可以産生一個單獨的音樂門類,與現有的人類音樂平行,自成體系。”

小冰和人類分别創作的兩段歌詞:一段是“屋宇内有黃昏的太陽/輕飄進月亮的陰影裡/飄來的陌生影片/你輕柔拾起”;另一段是“那是一塊雲的碎片/哲學的記載了你我的故事/你将它融入體中/以此達成彼此的永恒”。

哪一段是小冰的,你能猜對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 中國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