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中醫失傳接骨術——柳枝接骨法

順治三年(1646年),順治帝以肅親王豪格為靖遠大将軍,率師西征四川。時年30歲的謙和廬随軍行醫。謙和廬每次随軍行醫随時都帶着新鮮的柳樹條、固定夾闆和祖傳的金汁膏,用于行軍過程中因接骨。

揭秘中醫失傳接骨術——柳枝接骨法

王今铎扮演的豪格

揭秘中醫失傳接骨術——柳枝接骨法

四川征戰

在四川征戰期間,由于地勢險要,将士多來自北方,開放性骨折的将士很多。帶的固定夾闆不夠用,很多将士的接骨手術無法進行。謙和廬想盡辦法,發現隻有将士們攜帶的尿桶夾闆可以使用。于是拆卸尿桶,用于接骨,卻意外發現,愈合的速度竟然比新木和原有的夾闆快很多。原先使用的夾闆,因為消毒不當、條件有限,做完接骨手術後,經常出現皮膚和肌肉潰爛。尿桶上的夾闆,長期被尿液浸泡,相當于間接消毒。

憑借柳枝接骨術,謙和廬的名聲在軍隊中迅速傳播,廣為流傳。

<b>神奇的柳枝接骨法</b>

在傅青主《金針度世》一書中有關于柳枝接骨的記載:把剝去了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間打通成骨腔狀,然後放在兩段碎骨頭的切面中間,代替被切除的骨頭,在安放時,木棒的兩端和骨頭的兩個切面都要塗上熱的生雞血,再把能生長肌肉的“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縫好,在接合部位敷上謙和廬祖傳的“金汁膏”,夾上木闆以固定骨位,三周内即可快速實作骨骼愈合。由于柳枝的組織纖維和骨小梁的構造很像,可以引導骨小梁再次生長。

揭秘中醫失傳接骨術——柳枝接骨法

柳枝接骨法展現了中醫“天人合一、内外相通“的思想

柳枝接骨展現了中醫“天人合一”、“内外相通”的思想。柳枝接骨法在解放時失傳,1959年,衛生口、中醫口開大躍進會,周恩來提倡發揚柳枝接骨。

揭秘中醫失傳接骨術——柳枝接骨法

柳枝接骨法在抗日戰争時期仍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