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奈往事

2021年的金曲獎,萬芳上台領獎時,一面哭,一面說,她本以為這個獎是巴奈的。她說,巴奈的歌,在她身陷困境是給她許多鼓勵。當萬芳在說這些話時,她并沒有看到巴奈坐在台下。然後鏡頭一直給到巴奈,我第一次看到巴奈,堅強如巴奈,也忍不住爆哭。

巴奈往事

後來,萬芳也在社交網路說,她原以為巴奈是特别堅強的人,我們都受到了巴奈的許多鼓勵,原來豈不知,她也有這樣的一面。

巴奈往事

于是我也想起了一段關于巴奈的往事。

那是2007年的年初。當時我剛大學畢業,随即失業,無所事事,在網上随便瞎逛。某天,在QQ上(是真的QQ上),一位名叫唐擘的哥加了我,他自我介紹說,他是來自一家名叫星外星的唱片公司,剛推出了幾張新唱片,他看了我在tom音樂論壇上寫的樂評,很有意思,于是問朋友要了我的聯系方式,想請我聽聽這唱片。

那會兒,其實我已經作為新銳樂評人出道了一陣時間。除了在新浪、網易、搜狐、騰訊都能看到我的樂評,在《南方都市報》上也能看到我的專欄,但和“唱片圈”的關系也不算多。我趕緊留了我的聯系方式,唐擘随即給我寄來了兩張唱片。一張是陳建年的《海洋》,另一張,則是巴奈的《泥娃娃》。

巴奈往事

于是,在我“一畢業就等于失業”的那段日子裡,巴奈是陪伴我最多時光的聲音。

萬芳說,她那段時間常常會在車上循環巴奈的《不要不要讨好》,那是一首“讓我在開車時突然崩潰停在紅燈前趴在方向盤上大哭出聲的歌”。我和萬芳有着一樣的感受。巴奈在這首歌裡有能擊穿一切的副歌,當她唱:

我不要不要不要變得那麼俗氣

我不要不要不要按照別人說得規矩

我不要不要不要變成賺錢花錢的機器

我不要不要不要變得沒有愛的能力

作為一個敏感脆弱、對自己常常沒有自信的雙魚座,對于當時一個滿懷抱負卻又覺得無數施展能力的人來說,我對整個社會是抗拒的,我一直喊着“不要不要不要”,但我明明知道自己是在逃避。

然後接下來的暴擊則是《Pauai流浪記》:

我就這樣告別山下的家

我實在不想輕易讓眼淚流下

我以為我並不差 不會害怕

我就這樣自己照顧自己長大

我不想因為現實把頭低下

我以為我並不差 能學會虛假

怎樣才能夠看穿面具裏的謊話

別讓我的真心散的像沙

如果有一天我變得更複雜

還能不能唱出歌聲裡的那幅畫

在我對世界滿懷失望的22歲裡,巴奈用她的聲音緊緊地握着我的手,告訴我,你可以脆弱,你不需要堅強。謝謝巴奈。

後來,也是因為Tom音樂網站的網友的推薦,我很幸運地得到了去網易工作的機會。我像是一個在大街流浪的孩子,忽然就被撿起來了。

到了那一年的年中的時候,唐擘又找到我,他問我在網易上班感覺如何。那天我們應該是在五羊新城吃飯,他說着說着,就忽然從背後拿出了一大麻袋的CD。唐擘說,這是我們家,星外星新出的唱片;我看到你寫的巴奈和陳建年的樂評了。很棒。我想你一定會喜歡我們新出的唱片的。

我打開一看,這裡面有:林一峰的很多張CD;蘇打綠的同名專輯(MP3我已經聽爛了);自然卷;AM樂團的《AM到天亮》;拾叁樂團(現在還有人知道這個團嗎?);以及——還有一張巴奈和陳建年的聯合現場《勇士與稻穗》!!天啊,這張的MP3我也聽了很久了!我太喜歡巴奈的《你快樂是以我快樂》了啊!!

唐擘說,這一套唱片,我們叫做“星外星獨立音樂盛宴”,我們打出了一個slogan,叫做“有觀點的聆聽”。然後唐擘介紹我和星外星的老闆周小川周總認識,于是我找了一天上了星外星公司,跟周總聊了會兒。我非常認可他對獨立音樂的态度。他說,他可以做很賺錢的唱片,但是他覺得這種小衆音樂,可能100張裡面,有90張都是虧錢的,但是他們有存在的意義;隻要有10張能賣得出去,我們就不虧了。

結果誰知道,我在五年之後也會加入星外星,繼續做着獨立唱片的發行、獨立音樂人的推廣工作。

後來我看星外星的ERP系統,巴奈,其實就是那賺錢的10%的獨立唱片。

其實當時星外星在考慮巴奈和陳建年的時候,大家剛開始是覺得陳建年更能賣。畢竟這是“打敗了周傑倫的金曲歌王”,更有噱頭。但音樂這件事就是如此,巴奈歌聲裡的那種力量是藏不住的。如果不是萬芳這一次的當面表達,我其實并不知道原來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

巴奈往事

巴奈唱片裡的許多人和事後來慢慢跟我有了越來越多的交集。其唱片的發行方、制作方角頭唱片,掌門人張四十三不時會來廣州,雖然在此後他和星外星也沒有再搞什麼合作,但也常會上來公司吹水,跟我們講他當年的威水史,比如他當年是怎麼結識五月天這些事兒;巴奈的那張live《勇士與稻穗》,開頭的時候巴奈撥弄了幾下吉他,然後說,“剛叫我的那個人叫叭噗,他很辛苦”雲雲,所謂叭噗,其實就是丁度岚,當時在角頭唱片任職,後來搞海洋音樂祭,加入了必應創造,一度成為了五月天演唱會導演、二把手,那一年五月天的鳥巢演唱會,我沾了馬世芳、陳樂融等老師的光,在包廂裡坐着,開場時有一位大哥在我們面前晃呀晃呀,檢查現場聲音的狀況,後來我一看,這,不就是叭噗嗎?我最開始知道他,不是因為五月天,而是因為巴奈口中說的那個很忙的人,真的是很忙啊(剛曉得叭噗已不在鄉音了,祝他一切順利)。

往後,我一直都是巴奈的歌迷。雖然我并不太喜歡《停在那片藍》,也不喜歡新的這張《愛,不到》,我喜歡她在凱道上做的事,我喜歡她唱《大武山美麗的媽媽》和《太平洋的風》,我更喜歡巴奈用一把吉他,像直拳一樣唱出她心底呼喚。

因為金曲獎,因為萬芳,想起了這些廢話。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