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講了喬布斯眼中高智商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特質(《喬布斯認為高智商的人是這樣的》),今天來看愚蠢的人又有什麼特點。
《蠢人基本定律》(《The Basic Laws of Human Stupidity》)是意大利經濟學家卡羅奇波拉(Carlo M. Cipolla)寫的一篇短文,第一版是用英文寫的,于1976年發行。最初,Cipolla有意隻在他的朋友間秘密分發,原因很簡單,這篇文章最初是作為一個玩笑,他希望以一種輕松的、不太嚴肅的方式去解讀一些嚴肅的話題。
這篇文章裡對愚蠢的讨論很著名,在讨論這樣一個主題時,Cipolla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理論,這篇文章不僅得到了正式出版,還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世界發行。
下面是他在文中提出的關于蠢人的5個基本定律。
第一條定律:人們總是會低估周圍活躍着的蠢人數量
蠢人總是存在的,人們可能嚴重低估了蠢人在社會中的數量和影響。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人們都會反複地、經常地被這樣的事實吓到:
有些曾經被認為是理性和聰明的人,最後卻被發現變得厚顔無恥的愚蠢。
人們總是難免在最不友善最不可能的時刻被突然出現的蠢人騷擾。
第二條定律:某個人是否愚蠢,與這個人身上的任何其它特征都沒有關系
愚蠢是一種人類特征,就像擁有大眼睛或大長腿一樣。是以,無論人們的教育水準如何,愚蠢都在社會各階層中平均分布。無論一個人是經常在高雅的圈子裡活動,還是在食人族中避難,無論你是把自己關在修道院裡,還是被一群博士包圍,事實是,你将永遠不得不與同樣比例的蠢人打交道。
在這種悲觀的觀點中,人類注定要與愚蠢打交道。沒有更安全的地方或解決方案來避免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這一點,并在餘生中與它共存。
第三條定律:蠢人就是損人不利己的人
蠢人是給别人造成損失的同時自己也什麼都沒有得到,甚至自己還會遭受損失。
這一條是黃金定律。愚蠢不是智商問題,而是缺乏關系技能。
可以将人類按照其行為進行劃分,大緻分為四個基本類别:
無助的人(the helpless)
聰明的人(the intelligent)
強盜(the bandit)
蠢人(the stupid)
分别對應下圖中H、I、B、S四個象限。
假設圖中的兩人一個叫Tom一個叫Jack,如果Tom采取一個行動,在給Jack帶來收益的同時自己遭受了損失,那麼Tom就屬于H象限,他的行為是無可救藥的。如果Tom的行動使他自己獲得了收益,同時也給Jack帶來了收益,那麼Tom就屬于I象限,他的行為是明智的,他是聰明人。如果Tom的行為給自己帶來收益卻讓Jack遭受損失,那Tom就屬于B象限,他的行為是強盜行為。如果Tom的行為既讓自己遭受損失也傷害了Jack的利益,那麼Tom就屬于S象限,他的行為是愚蠢的,他也是蠢人。
蠢人的行為是不理性和難以了解的,但這并不意味着他們的行為不會對人們的生活産生影響。相反,人們很可能會記得那些給人帶來困難、挫折和痛苦的人。有些人通過他們不合邏輯的行為,不僅給别人帶來傷害,也給自己帶來傷害,這種人就屬于超級傻子。這也引出了第四條定律。
第四條定律:蠢人的潛在危害往往會被低估
在任何時間、地點和環境下,與蠢人打交道和/或混在一起,總會成為一個代價高昂的錯誤。蠢人具有緻命的危險,因為理智的人很難想象和了解他們會做出什麼愚蠢的行為。換句話說,蠢人的行為總是讓聰明人措手不及,因為他們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他們的行為不合邏輯也無法用邏輯來了解。
是以,人們很容易因為低估了蠢人的危害而受到傷害,總會受到蠢人不可預知的愚蠢行為影響。
人們還經常産生這樣的錯覺,那就是蠢人隻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不會影響到他人,進而降低了警惕,這其實也是一個誤區,這是把愚蠢和無助混淆了。
第五條定律:蠢人是最危險的一類人
這一定律是由前幾條定律得出的自然結果。在第三條定律提到的四類人中,蠢人比強盜更危險。常識告訴我們,聰明的人,無論他們多麼有敵意,至少他們的行為是有邏輯性的,是以他們是可預測的。相比之下,蠢人則不然,他們的不确定和不穩定因素會更多,這種微妙的差别使得蠢人比聰明人更讓人恐懼。
一個蠢人會無緣無故地,沒有任何計劃或方案,在最不可能的時間和地點出現給你造成麻煩。你沒有理性的方法來判斷蠢人是否、何時、如何以及為何出現,因為愚蠢的人的行為不符合理性的規則。
▼往期精選▼
喬布斯認為高智商的人是這樣的
為什麼曆史人物的肖像從來不笑?
改變一生的半小時:教你如何聽懂古典音樂
AI研究的循環怪圈
一篇文章講明白:SPAC上市熱潮
有骨氣的基金經理都跳樓了
一篇文章講明白:女版巴菲特和她的ARK基金
一篇文章講明白:150億爆倉風波
一篇文章講明白:NFT是什麼?數字拼貼畫為何賣幾千萬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