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我最近重溫了《集結号》,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現在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集結号》是由馮小剛執導,劉恒編劇,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燕、廖凡、王寶強等主演,胡軍、任泉特别出演的戰争片。該片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該片改編自楊金遠的小說《官司》,講述了解放戰争期間,九連連長谷子地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号作為撤退的号令。當戰友一個個陣亡,谷子地對号聲是否響起心存疑問,他發誓要找到真相的故事。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該片講述了1948年的淮海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戰鬥空前慘烈。九連連長谷子地(張涵予飾)接受了一項阻擊戰的任務,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号作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結号不吹響,全連必須堅持到最後一刻。一座廢棄的舊窯場裡,47名戰士奮勇厮殺,終究火力懸殊寡不敵衆,谷子地親眼看着戰友們一個個死去卻無能為力。排長焦大鵬(廖凡飾)是谷子地的左右手,他在臨死之前說自己聽到了集結号響,讓谷子地帶着僅剩的幾個弟兄撤退,戰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對,大家對此産生了分歧。谷子地此時發現友鄰部隊早已撤退,他懷疑是自己忽略了号聲,導緻戰友們枉送性命。強烈的震驚和内疚之下,他攜帶炸藥包奔出窯場隻身前往敵軍戰壕。其餘戰士最終全部陣亡。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谷子地受傷後卻被解放軍當作敵軍士兵俘虜。在後方的醫院裡他才得知,自己原來的部隊番号已經取消,他不僅難以證明自己的真實身份,甚至戰死的47個弟兄都将被視為失蹤者……谷子地設法加入解放軍炮兵部隊,跟随隊伍的步伐南征北戰,他生存的唯一動力隻是為死去的戰友找回應有的榮譽。即使時光飛逝事過境遷,即使曆史已漸漸被人淡忘,那刻骨銘心的兄弟情誼卻絲毫不減,在谷子地的腦海裡,永遠鮮活的是自己那些兄弟們的影像。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與谷子地一樣執着尋找的還有孫桂琴(湯燕飾),她是指導員王金存(袁文康飾)的妻子。直到遇到谷子地,她才确信自己的丈夫早已戰死他鄉。蒙受冤屈的兩人有着共同的哀傷與信念,他們一起踏上了求證之旅。谷子地把孫桂琴介紹給自己在炮兵部隊時的摯友趙二鬥(鄧超飾),見證他們喜結良緣。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當他們終于回到當年發生血戰的舊窯場,卻發現戰場遺址已因煤礦開采而面目全非。除了谷子地之外,沒有人知道,甚至沒有人相信就在這個窯場下面,躺着幾十名壯烈犧牲的戰士。谷子地發瘋似的挖掘如山的煤礦,無論如何他都要讓真相大白。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最終經過谷子地的瘋狂尋找終于找到了他的47個弟兄。谷子地和他的47個戰友一同被授予戰鬥英雄的榮譽稱号。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該片改編自楊金遠的短篇小說《官司》,原作隻有幾頁,創作靈感來源于中央電視台《百姓故事》裡講述的一個真實故事。《官司》首先刊登在2002年4月的《福建文學》上,于當年6月在《小說月報》轉載。當初張國立看到這篇小說,非常喜歡,原想留着給自己拍電視劇,但後來還是推薦給了馮小剛。馮小剛工作室的人員費了不少工夫找來全中國各個刊物的總目錄一一翻查,後來通過《小說月報》的編輯才找到福建省作家協會,最後打電話給楊金遠的正是馮小剛本人。2004年春節期間,楊金遠和馮小剛簽約,當時馮小剛準備當年年底開拍,但後來卻因為種種原因先拍了《夜宴》 。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馮小剛拍攝《集結号》的初衷,是他認為每個男人的心中都有強烈的英雄主義情結,但是這并非廉價的英雄主義,而是發自内心的感動。該片并非為了探讨犧牲的價值和意義這種形而上的主題,在他的心目中,這就是一個在漫長的歲月中不被人了解的“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飾演谷子地的演員張涵予獲得角色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原本張涵予就拿着劇本去找馮小剛導演,主動請纓要演谷子地,可是當時導演笑稱這是葛優演的,他回家又反複看了很多遍劇本。後來導演決定讓他出演趙二鬥。最初《集結号》選了很多演員來試谷子地這個角色,張涵予就一直以趙二鬥的角色與他們搭戲,而導演一直也沒有讓他試演谷子地。張涵予也能了解導演的想法,馮小剛覺得張涵予身上那種北京大院子弟氣息比較濃,和谷子地這樣的人物是完全不一樣的。不過2006年8月,導演和投資人最終決定還是由張涵予出演谷子地 。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最早馮小剛導演找到鄧超來試戲時,讓他試了三個角色——谷子地、趙二鬥、王金存。試戲的時候正是張涵予和他一起配合。然而因為檔期的問題,鄧超先去了《甜蜜蜜》的攝制組工作。在拍攝的過程中,馮小剛導演又和他取得了聯系,希望他能出演趙二鬥這個角色。馮小剛還專門與《甜蜜蜜》的導演高希希為鄧超的檔期作了協調 。 《集結号》女主角的确定也經曆了一番波折,在陳數退出了拍攝之後,導演最終确定出演孫桂琴這個角色的是當時的新人湯嬿。在試戲的過程中,湯嬿在講起自己家庭的一些遭遇時不禁淚流滿面,她并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叙述毫無表演痕迹,樸實真誠的表現讓馮小剛也跟着流下了眼淚 。而廖凡本來是被定為出演團長劉澤水,後來鑒于年齡原因改成焦大鵬的角色 。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拍攝過程中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該片于2006年10月6日在中國東北正式開拍 。把戰争場面放在東北拍其實是想借東北的雪景,該片劇組也專門在此搭建了一條街景來表現巷戰的場面。可是天公不作美,拍攝地寬甸的雪遲遲不落,雖然後來也下了雪,但是與預想中的皚皚白雪相差甚遠。無奈劇組隻好準備了4噸的化肥用來制造雪景,但是即使試戲都要一遍遍重新“撒雪”,更别說實際拍攝了。最後制片人又報出了一個驚人的資料:至少還要準備10噸的化肥。增加了預算不說,這些化肥對人體有極大的傷害,演員撲倒在“雪地”裡的同時都吸入了大量的毒素,結果弄得全連戰士們拉肚子并且嘔吐,拍攝得十分艱苦。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集結号》拍攝一直都不太順利,先是在東北鬧出破壞耕地、欠薪傳聞,然後主演張涵予又在江西拍攝中落馬受傷。最意外的困難是精心打造的戰争大場面道具被燒毀,三個月趕出來的模型付之一炬,耽誤拍戲程序。《集結号》起用了南韓影片《太極旗飄揚》的特技班底。但因為一場無名大火,特技、美術班底為拍攝戰争場面準備的道具被焚毀,其中包括百餘個用作戰争死屍的假人和一些假的槍支彈藥,價值人民币十萬元左右。這些道具之前一直存放在南韓。按照馮小剛的計劃,《集結号》在東北等待真實的大雪景,進行整部電影最重要的大場面戲份拍攝。與此同時,這些特效的模型也要發揮重要作用,關鍵時刻上道具遭遇火災,讓拍攝一度陷入停滞 。不過最終,該片還是于2007年2月13日晚在東北片場宣布殺青 。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後期制作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李治允是《太極旗飄揚》的監制,在該片中出任韓方執行制片人,他是促成中韓雙方在這次電影中合作的關鍵人物。馮小剛看過《太極旗飄揚》之後,就希望找這部影片的特效制作團隊加盟該片。2006年5月,李治允和MK公司老闆在北京會見了馮小剛和華誼公司負責人,定下了合作意向。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對于拍攝的艱難,李治允和他的特效團隊早有準備。在他看來,所有電影類型中,最困難的就是拍戰争片,因為會有很多不可預測的因素出現。對南韓的從業人員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障礙和工作習慣的不同,好在随着拍攝的進行,大家慢慢磨合,很順利的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南韓爆破師鄭道安制作的場面向來以近乎殘忍的真實感和力量強勁的震撼效果著稱。該片是他的團隊第一次來中國參與電影拍攝。他們不僅把《太極旗飄揚》裡的特效移植到了《集結号》中,同時還發現有很多新的東西可以嘗試,把以前的技術效果進行了更新和完善。因為《集結号》多數都是實景拍攝,這給他們的工作也增加了難題。不僅工作量增大很多,而且安全系數也有所降低。影片中特效的兩場重頭戲,一是攻堅戰,一是阻擊戰。拍攻堅戰的時候,導演的意圖是力求真實,以人物身邊的爆炸為主,是以在拍攝時沒有使用煙火,而是使用了碎片。在制作特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安全為主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該片總投資達八千萬人民币,但所有演員的片酬加一起才一百萬。該片原定女主角陳數經過幾天的拍攝後,出來的效果與預想中的有一些出入,最終決定退出劇組。在條件艱苦的片場,演員們克服了很多困難,因為沒有廁所,女從業人員都不敢喝水,每天嘴都是幹裂的。《集結号》在沈陽拍攝時,迎來了趙本山的探班。沈陽是趙本山的老家,為盡地主之誼,他買了100斤大蘋果親自送到《集結号》劇組,慰勞從業人員。演員們早上4點起來化妝,8點開工,拍到下午4點就收工了,因為寬甸的天黑得很早。結束了一天的拍攝,馮小剛晚上9點多想找人聊天,結果發現整個走廊裡的房間都靜悄悄的。因為平時屬于“夜貓子”的演員們,在《集結号》劇組裡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有一場戲導演要求演員們體驗并演繹‘冷’的感覺。于是鄧超等人在東北寬甸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在寒徹心肺的風雪中站立,默默體驗,直到手腳全都麻木。該片中有一個一秒的手部特寫,但是鄧超覺得自己的手不夠糙。後來他想到個辦法,就是用當地的沙土來磨手,直到把手背都磨破了。雖然痛到不行,但是粗糙的效果卻達到了。因為鄧超是南方人,飲食差異很大,對大蔥卷餅的味道不習慣。在一場戲中,導演為了追求完美,反複拍了好幾次,于是他也吃了不下10個大蔥卷餅,吃到後來實在難以下咽。但是為了使鏡頭更加真實自然,鄧超還是裝作吃的津津有味,直到導演說可以了才停下來 。因為姜茂财和呂寬溝兩人在片中親密的情誼,馮小剛導演也要求王寶強和李乃文兩位演員多多磨合,培養感情。他們兩人不僅住同一間房間,平時在生活上互相照顧,在現場也經常是形影不離,這對于他們了解和表現角色有很大幫助。

扒一扒《集結号》你不知道的幕後資訊

《集結号》最感人的一幕當屬谷子地在知道劉團長沒有下達吹響集結号指令,拎着酒瓶子撲向劉團長墓碑的那場戲,這也許就是馮小剛想讓觀衆看到一個簡單故事,“英雄受了委屈”。影片沒有讨論戰争有沒有意義,沒有讨論犧牲有沒有價值,它讨論的還是老百姓心裡都存在的一個樸素的道理:好人應當有好報,英雄不能流血之後再流淚。《集結号》能引起共鳴,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觀衆的這一心理。《集結号》的颠覆性不僅展現在它技術手段的提升和對戰争的另類書寫,它對國産電影最大的貢獻在于,如何利用好商業元素,制作一部老百姓能看得懂且看了之後有收獲的電影——這是以往中國大電影一直努力而沒達到的 ,馮小剛用男人的堅決和利落,将觀衆置入硝煙、槍炮和血肉模糊中,開門見山,直插人心。接下來的敵我火拼中,那場面前所未有地刺激:當子彈帶着“嗖嗖”的尾音和光線,穿過鋼盔、打爆頭顱、鮮血四濺時,說它是中國大銀幕上逼真的戰争場面,實在不為過 。《集結号》,終于讓中國的觀衆得以掀開英雄主義的帷幕,看看戰争的真實面目,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戰争巨片。中國的戰争片電影終于擺脫了直白的英雄主義、簡單的紅與白的二進制對立,深入到普通士兵的視點,關注那在戰場上勇敢、懦弱、甚至因戰友的死亡而犯錯槍殺俘虜的普通戰士們,他們不再是戰争大片的團體操成員 。

對此你總麼看這部電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談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