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要說今年最火的女團綜藝,當屬《乘風破浪的姐姐》。
30+的姐姐組成女團登上舞台,在唱跳中盡情展現自己的魅力。
成功從衆多選秀中突破重圍,在這個夏天引爆了話題。
而就在兩個月前,南韓推出的一個新綜藝因為被指抄襲《浪姐》登上了熱搜。
一直以韓綜為素材庫的内娛綜藝,似乎終于争了一口氣。
節目在近期播出,香玉帶着好奇心點進去圍觀。
卻發現,它與《浪姐》根本扯不上任何關系。
沒有想象中姐姐們争相競演的自信與霸氣。
反而充滿了令人心驚的韓娛圈真相與極盡緻郁現實人生。
《Miss Back》
미쓰백
這檔節目由南韓有線電視台MBN推出。
被稱為「韓劇OST女王」的實力派女歌手白智英擔任節目的制作人。
制作出「Celeb Five」的創意之神,喜劇演員兼娛樂公司CEO宋恩伊擔任經紀人。
「大熱歌曲制造機」尹日相則成為了節目特邀的作曲家。
而參加節目的大多都是南韓第二代或是第三代女團成員。
Stellar金佳英、WA$UP Nada、After School吳藝琳、Nine Muses柳世羅;
T-ara樸昭妍、Crayon Pop昭燏、Dal★Shabet樸秀彬、THE ARK鄭有珍。
其中,不乏當年紅極一時的女偶像。
也有人甚至連名字都不曾被大衆知曉。
如今,她們都被貼上了過氣女團的标簽。
各自帶着遺憾離開了那個光彩照人的舞台,再也無人問津。
在這個節目中,3位知名的制作人将為這8位從200多人中脫穎而出的姐姐量身定制「人生曲」,讓她們可以再次站上舞台。
然而,節目播出後引發熱議的卻不是姐姐們再次追夢的勇氣。
而是在她們的紀錄片中,那些觸目驚心的現實經曆。
女團Stellar的成員金佳英回憶,她們出道的前三年,組合走的一直是青春可愛的風格。
可惜一直反響平平,在激烈的女團市場中難有立足之地。
公司為了組合的發展決定轉換風格,改走性感路線。
2014年,Stellar發行了的《提線木偶》,破格的大尺度讓她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而嘗到了甜頭的公司也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底線,讓她們演繹具有挑逗性的19禁作品。
拍攝時,原本已經試完裝的她們突然被要求改穿側面隻有兩根細細的帶子連接配接的泳衣。
成員們盡管強烈提出拒絕,但在公司負責人卻以「太色情的話就換服裝」為承諾進行了試拍。
後來更是沒有征求任何成員的同意将其作為專輯的預告照釋出出去。
以大尺度的性感作為噱頭,确實讓組合的話題度不斷攀高。
可是帶着大量挑逗與暗示的服裝與舞動動作,卻也讓成員們遭到了大量網友的嘲弄與攻擊。
更有人直接将她們當作私生活混亂的人,稱其為「抹布組合」。
佳英經曆了無數的謾罵與惡評,過度的性感更是給她帶來了嚴重的「穿衣障礙」。
她的私服中,幾乎全都是長衣長褲。
日常生活中,更是非常抵觸别人盯着她的身體。
可直到現在,依舊有些喪心病狂的人通過社交軟體給佳英私信性器官圖檔。
甚至向她提起了援交的提議。
外界的傷害,讓她如芒在背。
而表面看光鮮亮麗,被無數粉絲追捧的佳英,實際上活動了7年的收入卻也隻有1000萬韓币(折合人民币不到6萬)。
還沒有她現在在咖啡店兼職賺得要多。
而以模特團Nine Muses隊長出道的柳世羅出道10年,目前的存款卻隻有935800韓元(約5500元人民币)。
甚至需要靠着銀行貸款維持生活。
剛出道時的她外表精緻、身材優越,更是因為極強的唱歌實力深受粉絲喜愛。
然而,在出道紀錄片中,她被公司老闆扇耳光的一幕将她推到了風口浪尖。
提及過去,柳世羅說:
「當時公司讓做什麼就必須做什麼,我們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
同樣被公司打造成性感女團的她,首次舞台便被要求穿上吊帶絲襪。
在洗手間看到被迫穿成那樣的自己,世羅崩潰了。
考慮到有的成員還是高中生想要全力阻止,卻被公司撤下了隊長的職務。
噩夢般經曆與現實的壓力,讓她同時患上了抑郁症和恐慌障礙。
鏡頭記錄下了世羅難捱的一晚。
深夜一點,她突然從睡夢中驚起。
從冰箱裡拿了一塊披薩吃了起來,吃完後再次緩緩睡去。
淩晨四點再次驚醒,走到客廳吃起了蛋糕。
不到一個小時後,又吃了一塊披薩。
而第二天看着被随處亂放的碗碟與食物殘渣,世羅卻根本就不記得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麼。
原來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她的記憶力出現了減退,有時甚至會産生混亂。
可剛睡醒的她卻又得靠着藥物來緩解恐慌。
仿佛沒發生過任何事一般,開始了新的一天。
如今,世羅在油管上做着用英語評價女團MV的節目。
希望自己視訊能夠給這些沒有出身在大公司的女團帶去一些幫助。
「1年有超過60~70個女團出道,當中能夠存活到下一年的組合不到1%。」
韓流文化的盛行,加速了南韓偶像産業的造星程序。
更是在無數熱愛舞台的少男少女心中,幻化出一座名為「夢想」的天空之城。
許多人在十幾歲時就進了娛樂公司當練習生,開始接受唱歌跳舞樂器等訓練課程。
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學業,放棄了日常的交友,甚至賭上了自己的青春。
可是,僅僅是想要獲得一張出道的門票便已經是難上加難。
去年有一組資料稱,南韓愛豆練習生數量目前已經正式突破了100萬人。
其中,隻有0.1%的人能和各大演藝公司簽訂合法協定。
而這些人中,最終出道成功的比例竟然達到了驚人的3068:1。
可出道卻也并不代表着成功。
倘若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與強大的資源作為支撐,組合又缺乏能夠迅速奪人眼球的噱頭。
在激烈的娛樂圈競争當中,也隻能是昙花一現。
節目中,出身于女團THE ARK的成員有珍,組合在出道3個月後便解散了。
唱功卓越的有珍被迫中斷了演繹事業,隻能靠其他工作來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
一天下來,她滿滿當當地給自己安排了三份兼職。
在網吧兼職當服務員;
結束之後再給一些正在備考的音樂生當聲樂老師;
臨近用餐時間騎着滑闆車給人送外賣。
看着在唱歌時散發着光芒的有珍,制作人熱淚盈眶。
這麼有實力的歌手卻被埋沒,令人心生不甘。
在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連注意力都成為了一種稀缺的資源。
比起過人的實力,比起優秀的作品,造星工廠更看重的是其能否更快速地吸引大衆的目光,擷取更多的流量。
幾個月前,火箭少女101的隊長Yami曾公開了一段錄音。
其公司老闆徐明朝在開會時當着員工的面大罵她長得醜、裝時尚,言語間充滿了嘲諷與不屑。
而随後,有人指出:
藝人就是商品,他們讨論的是作為商品的Yamy而不是自然人。
舞台上光鮮亮麗的偶像們,隻是這個産業的流水線上不斷被複制出來投入娛樂資本市場的商品。
偶像的生命周期是短暫的。
近幾年大量的選秀節目中,源源不斷地湧入了大量的新人。
更是快速地沖刷着到觀衆們的視野。
利益至上的娛樂資本,貸款了無數年輕男女的夢想。
卻在迅速耗盡其流量價值之後,将他們棄之敝履。
這檔号稱給姐姐們人生創造轉折點的節目,真的可以實作她們的夢想嗎?
未來的答案似乎已經能夠揭曉。
這樣的現實,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