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作者:陳詩舊文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更引得無數文人墨客在這春意盎然的時節留下珍貴的詩篇。如,韓愈筆下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賀知章筆下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杜牧筆下的“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總之,不同詩人筆下的春天,各有各的美。

而南宋詩人葉紹翁的一首《遊園不值》,更是驚豔了整個春天,無一句用典卻皆神來之筆,美醉了。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遊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是南宋著名詩人,他其實并不姓葉,而姓李。其祖父李穎士原為宋高宗時的大理寺丞,頗有聲名。後來,受禦史中丞趙鼎案的牽連,李穎士被罷免了官職,家人也受到了牽連,慘遭迫害。為了避禍,葉紹翁很小的時候便過繼給龍泉葉姓為子,改姓葉。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或許是受這段經曆影響,葉紹翁仕途頗為不順,隻做過幾任小官。後來,他幹脆辭官歸隐,長期居住在錢塘西湖之濱,與好友真德秀、葛天民等詩文唱和。作為江湖詩派的一個代表詩人,葉紹翁的詩作清淡雅緻,意境高遠,超凡脫俗,具有一種冷寂孤寒之感。

葉紹翁的詩以七言絕句最為擅長,他的詩風非常清新脫俗、意境優美、饒有趣味。如他這首經典詩作《遊園不值》,寫詩人春日遊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其中的那句經典詩句更是穿越千年,以其蓬勃的力量曆久彌新,在快速發展的現在社會仍舊令人稱贊,仍舊是不可否認的名句中的名句。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開頭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内的春花。但他一點也沒有責怪主人之意,反而設想他大概由于珍惜那滿地“蒼苔”,不忍心印上屐齒痕迹,而閉上園門謝客來遊的吧,這種惜春之情,就把主人和客人之心互相溝通了。

這裡的“憐”是愛惜的意思; “屐”是木制的鞋子,鞋底有齒,暗示詩人是從淅瀝的春雨聲中穿上雨鞋來遊園的,寫得形象而有深緻。而“扣”同“叩”,加一“小”字,又繼之以等候之“久”,在這樣的行動和情态的描寫中,既顯示了詩人的耐心和對園主人的體貼和諒解,又反映了他賞花心切和對這座洋溢春色小園的向往。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第三四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寫景名句,它極為形象而概括地表現了春天的景色。寫“一枝紅杏出牆來”,表達“春色滿園關不住”,以少見多,極富理趣。但寫“紅杏出牆”,唐人就已有之,幾百年來屢見不鮮。較為相近的如陸遊詩:“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 另一位江湖派張良臣詩: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牆斜露杏花梢。”可見葉紹翁的這兩句是從前人詩中脫胎出來的,不過卻又明顯技高一籌。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這高超的技巧主要表現在第三句。春色不但滿園,而且關不住。這一個“關”字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可以和張詩比較。兩首詩中的春都拟人化了。“一 段好春”為什麼要“藏”呢?藏是主動的,而“關”是外界的力量。然而春天是萬象更新、生機勃發的時刻,春天的腳步是什麼外界力量也擋不住的。一個“關”字,更顯出春天生命的 力量。我們在這兩句詩中,不但看到了一派姹紫嫣紅、春意 盎然的景象,更得到了一個大自然的真谛和哲理。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這首詩的特點是利用短短的四句詩寫出了詩人由期望到失望,再到他的期望意外得到滿足的心理變化過程。作者顯然是滿懷期待地去遊園尋春的,柴扉緊閉未免讓他失望,但是一枝出牆的紅杏使他領略到了滿園春色,又給他帶來了一份驚喜。

另外,此詩的優點還在于景中含情、景中寓理,能引起人許多聯想。“春色”一旦“滿園”,那“一枝紅杏”就要“出牆來”,向人們宣告春訊。一切美好的、充滿生命力的事物,都是“關不住”的。

南宋詩人葉紹翁,去探訪朋友時吃了閉門羹,卻意外發現紅杏出牆

同時,也會使人從“一枝紅杏”而探知滿園春色,即從典型而知一般,進而啟發人們獲得深刻道理:審美欣賞時不一定要示人以全部,“滿園春色”使人一覽無餘,不如“一枝紅杏”耐人尋味,激人想象,“一枝紅杏”反可使人在柴門外久駐不去,留連忘返。總之,詩所提供的意象,有着豐富的哲理内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