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升:對日本,就這麼幹看着?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楊升】

日本決定向太平洋排放福島核事故廢水一事,引發了國際社會特别是周邊國家的強烈抗議,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必定受到排放影響的美國,不但不發揮其限制力阻止日本,居然還感謝日本所謂的“透明度”和“努力”,活生生演繹了一出“沆瀣一氣”。

在國際輿論場上,這件事情也确實引起了相當的關注,很多主流媒體都對其進行了報道,大部分是把各方的擔憂和日本自己的辯白都呈現出來,歐洲媒體相對更客觀一些,比較突出這件事情引起了亞太地區很多國家的擔憂,把日本政府和東電的辯白放在了相對被動回應和解釋的位置。

美國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和CNN,則更加着墨于日本政府的“難處”,強調日本對于儲存和處理廢水的各種壓力,也在靠前的位置點出了東電為了處理這些廢水做出的相關努力。雖然他們也點出了一些民間團體和國際組織對日本此次決定的擔憂以及日本國内的反對情緒,也提到了亞洲各國比如中國和南韓表達的擔憂和強烈質疑,但更多是表現出了一個置身事外的視角。

一些美國漁業行業相關的網站有介紹此次排污對美國的影響,但是這些關乎美國公衆食品安全和生态環境的資訊,也沒有被美國主流媒體搬到美國公衆面前,這時他們似乎真的就把思考權交給了美國政府,放棄了美國媒體一直自我标榜的獨立性,把美國的态度由國務卿布林肯對日本的感謝來一并代表。除此之外,美國媒體還喜歡突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為日本做的背書。

在國際輿論場上地位舉足輕重的推特世界裡,那些整天把人權環保挂在嘴邊的大V們也都紛紛保持低調,比如環保小網紅通貝裡僅僅轉發了一條新聞報道,沒做任何價值判斷,評論區裡也出現了大量的各國網民對她進行質問,他們都好奇這個平日裡高調呼籲環保的小姑娘為什麼對日本如此客氣?為什麼對一個是非曲直如此明顯的事件保持沉默?

楊升:對日本,就這麼幹看着?

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環保少女通貝裡隻轉發了一條推特

批判日本的國際組織倒也是有的,比如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它指出日本政府的決定“完全忽視了福島地區乃至全日本人民以及整個亞太地區人民的人權與利益”,但是這種聲音相比近來西方世界掀起的針對我國新疆“人權問題”的謠言,攻勢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很多網友都很好奇,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在中國或者其他非西方國家,西方媒體将會怎樣報道呢?記性好的人應該不會忘記他們用新冠病毒溯源問題對中國窮追猛打的病态心理,以及在新冠疫情初期對中國的嘲諷和幸災樂禍,還有對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帶有偏見的叙事方式。

但有一點倒是很相似,無論是對新冠疫情還是福島核廢水,無論是對中國的嚴肅提醒還是對日本的公關說辭,西方世界似乎都傾向于先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通過觀察這種現象,我們能清晰地看到,世界各國對此事件的态度基本和他們與日本的關系是一緻的,而不是以其受影響的程度來區分。按洋流的流向顯示,北美其實比很多其他亞太國家都要早受到影響,但是美國選擇不批評甚至感謝日本。作為一個對日本有特殊影響力的美國并不願意選擇替全人類,包括自己的盟友,來伸張正義,而是跟日本一起把關乎全人類健康和全球生态安全的事拿來做政治交易,做意識形态畫線的政治判斷。

這背後,隐藏着一個極其病态的國際秩序,那就是:

隻要你是一個對美國霸權俯首稱臣的國家,隻要你願意對美國出賣了相當可觀的戰略利益,那麼你就可以做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不知道會為全人類帶來什麼危害的事情,且不被譴責甚至被感謝;

反之,如果你的發展被美國認為不符合其霸權利益,那麼你所有的正當發展權利,維護自身安全的努力,甚至是為地區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都會被污蔑為對“人權的侵犯”,或者對“國際秩序”的破壞。

這套秩序的運作邏輯不是從今天才開始的,自從美國開始主導國際秩序以來就一直存在,隻不過這一次它暴露得尤為徹底。

中國、南韓、東盟,俄羅斯等亞太地區頭腦清醒的國家,應該好好利用此次事件去推動這個秩序的改革,或者至少在環保議題上推動樹立新的秩序。日本排污絕對不僅僅是日本的内政,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雖然無法阻攔日本一意孤行,但各國應當探索如何在聯合國以及相關國際法的體系下對日本進行有效監督。

由于這種行徑史無前例,如果要發起國際訴訟,日本排污對自然生态的影響需要有切實有力的證據才能成立,各國應當開始準備對廢水流向的追蹤和相關生态影響的監測和研究,就算阻止不了日本排污,也能讓日本長期面對強大的國際壓力并付出應有的代價,進而進一步迫使其轉變思路去探索更為妥善的,更照顧其他各國利益的解決辦法,達到盡可能補救止損的目的。

楊升:對日本,就這麼幹看着?

德國海洋科學研究對核污水擴散速度和影響的模拟效果圖。來源:GEOMAR

這次事件也讓我們看到日本這個國家的公關能力确實很強,日本政府和東電把一個明明就是為了讓自己少花錢并讓全世界一起買單的決定,說成了一個被IAEA開綠燈的科學決定。實際上,IAEA的報告措辭比日本宣傳的要謹慎,IAEA也沒有權力在這個需要各國充分參與監督和協商的問題上給日本開綠燈。多說一句,日本在IAEA具有極其特殊的影響力,該組織前幹事長天野之彌就是一名日本負責核不擴散事務的資深外交官,其在位時間從2009年直到其2019年去世,長達10年之久,該組織在涉核問題上往往都對日本采取較為友善的立場。

楊升:對日本,就這麼幹看着?

擔任IAEA幹事長長達10年之久的天野之彌,圖自維基百科

日本政府的公關努力有些着實讓人大跌眼鏡,為了宣傳東電對廢水處理的安全性,甚至還把氚這種放射性物質做成了動漫形象來安慰日本群眾。有日本網民開玩笑說,不如把這動漫形象換成菅義偉首相的腦袋。

楊升:對日本,就這麼幹看着?

推特上名為“氚君”(トリチウム君)的“吉祥物賬号”

隻可惜,演技不好的菅義偉太缺乏犧牲精神,在視察福島的活動中愣是拿着那瓶“treated water”看了半天也沒敢開蓋喝下去,放棄了一次很好的公關機會。副首相麻生太郎則保持一如既往的大嘴巴形象,聲稱喝了沒事,引起網友群嘲,“既然喝了沒事為什麼不直接變成飲用水讓日本人喝掉不就完了嘛,為什麼要排掉?”

日本的這套公關,在我國的一些自媒體上居然也很有市場,有些可能是無知,有些也許根本就是立場問題。他們與我國主流輿論認知的根本分歧無關科學,實際上在于是否願意相信日本提供的資料和解釋。我在跟一些學習自然科學的朋友交流時也發現,部分人對此事并不像大衆那麼憤怒,簡單地說就是按照洋流走向來看我國并不是首當其沖,要緊張也應該是北美緊張,再者廣袤的太平洋确實可以把這些污水稀釋到近似于無的狀态,不必過分擔心。

楊升:對日本,就這麼幹看着?

這裡需要回答一個核心問題,日本在福島核問題上一再掩飾,這次我們又憑什麼相信他們呢?排出來的到底是什麼,是由排放者自己說了算還是由所有利益攸關方一起監督檢驗?再者,即便排放可能最終對大家的實際影響不大,這種行為就一定可以接受嗎?甚至要對其進行感謝嗎?那以後是不是要鼓勵所有人都可以這麼做呢?

日本這樣做,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也宣告他們一直以來的“核受害者”身份破産。這一次,我們不能再被牽着鼻子走,而是要做出自己的反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