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劇《前哨》首演在即,袁弘等上戲校友集結再現左聯五烈士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由上海戲劇學院出品,并由上戲院長黃昌勇擔任編劇、集結了上戲師生和校友全力打造的話劇《前哨》,即将于2月7日在上戲劇院首演。該劇在紀實與虛構中,再現了“左聯五烈士”的人生之路。而首演這一天,也是左聯五烈士犧牲90周年的紀念日。

話劇《前哨》首演在即,袁弘等上戲校友集結再現左聯五烈士

由上戲院長黃昌勇領銜的劇組主創

《前哨》是上海市“建黨百年”“全面小康”主題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也是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重大文藝創作選題孵化項目、上海戲劇學院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重大文藝創作項目。經曆了一年多的創作,這部作品将首次面向觀衆演出三場。

《前哨》的故事是時空交疊的。

1931年1月,在上海東方旅社,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五位青年作家柔石、胡也頻、李偉森、馮铿、殷夫被捕,在獄中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三個星期。他們回憶起昔日的文學與生活,困苦與鬥争,親密的朋友、美好的愛情、熱鬧的宴會,還有春日的桃花林。

2020年,一所藝術大學内,導演系學生左浪和姚遠正在導師王近教授指導下排演一部寫于30年前的未完成的劇本,力圖再現“五烈士”的故事,當代青年能否了解90年前五名青年作家的人生選擇?

話劇《前哨》首演在即,袁弘等上戲校友集結再現左聯五烈士

《前哨》海報

編劇黃昌勇是上戲院長,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多年來一直從事左聯的研究。談到自己的創作初衷,他表示,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杭州大學中文系讀碩士開始,他就跟随導師鄭擇魁先生研究30年代的左翼文學。1991年來到複旦大學攻讀博士,又和導師一起為左聯五烈士寫一部評傳。

“為了寫這部評傳,我把五位作家的家鄉都跑了一遍,能采訪、調查的都采訪、調查了,做了很多工作。正是因為這段經曆,我對五烈士的生平事迹、文學成就等都非常熟悉。”

黃昌勇說,來到上海戲劇學院工作後,不斷地接觸舞台藝術作品,看了很多戲和書籍。兩年前,他萌生了把五烈士的故事搬上話劇舞台的想法。

劇本創作在去年疫情期間完成,黃昌勇表示,促使他一氣呵成地完成劇本的,還是他對這段曆史的熟悉和情感,以及發自内心的創作欲望。

整部劇集結了台前幕後的強大陣容,包括導演馬俊豐、藝術顧問田沁鑫、音樂總監許忠、視覺總監鄭大聖等等。

在劇中主演柔石和馮铿的分别是上戲表演系校友袁弘和謝承穎。

袁弘2005年畢業于上戲表演系後,一直在活躍在影視劇中, 這一次是他第一次回到舞台,也是回到母校。為了排練,他把自己的家從北京暫時地搬到了上海。他說:“多年來一直看話劇,但是自己沒有演過,有時候看自己的同學演戲,非常羨慕,就在當年上課教室排練。”

對于柔石這個角色,他說,“每個年代年輕人就是國家希望,發出了他們的光和熱。特别希望觀衆能夠通過這部劇,感受到90年前的2月7日,當時這群年輕人發出自己的光和熱。”

話劇《前哨》首演在即,袁弘等上戲校友集結再現左聯五烈士

袁弘、杜光祎、劉鵬、謝承穎、顧鑫分别扮演左聯五烈士。

而2000年進入上戲的謝承穎,畢業後則一直在話劇舞台,這一次回到上戲舞台,她笑稱自己也是入校20年後的一次給母校“交作業”。她說,自己多年來一直演話劇,就是因為她相信劇場是有力量的。

此外,在劇中扮演魯迅的,是畢業于上戲,如今又在上戲執教的表演藝術家王洛勇,他表示,自己生活中無論哪個方面都和魯迅沒有相似點,但這一次,會盡力接受這個角色的挑戰。

導演馬俊豐則表示,自己剛接手這個題材時,對于左聯五烈士非常陌生,但兩年間,看了兩百萬字材料,非常動容。希望觀衆尤其是年輕觀衆看完戲,能夠了解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如何而來。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亮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