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家齊、陳芋汐賽後被外國記者“挖坑式追問”,你猜這兩個小不點怎麼回答的

“你們是不可戰勝的嗎?”“中國跳水隊為什麼這麼強?”“你們平時都怎麼訓練的,不停地重複?”……

7月27日結束的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跳台決賽中,中國小将張家齊、陳芋汐以巨大優勢戰勝美國隊奪得金牌。賽後一進混采區,好幾個外國記者就圍了上來,一聽問題,筆者馬上懂了——貌似是“探秘”,其實有點“挖坑”的意思。

兩個孩子,一個17歲,一個才15歲,竟能淡定自若地逐一回答,她們給到的答案,自信且大氣。

張家齊、陳芋汐賽後被外國記者“挖坑式追問”,你猜這兩個小不點怎麼回答的

“中國跳水隊是不可戰勝的嗎?”“對!”當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張家齊絲毫沒有猶豫就做出了回答,不過她要表達的不可戰勝,首先是要有必勝的信心,“有了必勝目标和信心,就得靠平時的磨練,這才能成為不可戰勝的隊伍。”一旁的陳芋汐也補充道,“每一塊獎牌,每一次成績都是拼出來的!”

“中國跳水非常強大的原因是什麼?”一位歐洲媒體的記者抛出這麼一個非常有分量的問題,筆者在一旁有點忐忑,對這兩個說話都奶聲奶氣的小不點來說,這個問題有點太“大”了,“主要是祖國對我們的保障非常好,在這樣的(疫情)條件下,還能維持我們的系統訓練,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以我們非常感謝祖國對我們的培養。”說到這裡,陳芋汐頓了頓,好像發現自己還漏了什麼,“對了對了,還有教練、隊友哥哥姐姐們,對我們的鼓勵支援!”

豈料這位記者下個問題更加犀利,“你們隻是因為重複訓練才強大的嗎?”“怎麼又來了!”小不點們面面相觑,笑出了聲,但這個問題也沒有難倒兩人,“在最好的保障下,我們不間斷地努力訓練才是勝利的秘訣”,顯然不滿足于陳芋汐的回答,這位記者馬上轉向張家齊,“你怎麼看呢?”張家齊微笑着回了一句,“我和她的想法一樣。”

眼看沒空子可鑽,這位記者也就不再多問。

等外國記者們一走,她們倆的孩子氣立刻釋放了出來,張家齊看到一位志願者遞上了礦泉水,竟撒嬌起來,她用道地的北京話說道,“能不能吃點甜食兒,甜不得兒的。”一旁的後勤保障人員于是遞上了兩瓶果汁,“謝謝!謝謝!”兩個孩子笑開了花,仿佛這就是最好的獎勵。

為了這枚金牌,兩個孩子付出的,遠比他們向外國記者解釋的要多得多。因為疫情,每天兩點一線的封閉訓練和生活,對這麼小的兩個孩子來說,确實顯得非常枯燥;奧運會延期一年,技術動作的打磨,也讓兩人的動作品質有些反複。畢竟是兩個孩子,面對這樣的困難,煩躁是自然的。被問及怎麼克服的,兩人也都老實交代,“根本沒有特别好的方法去克服,隻能磨練自己,熬過來!”

今天奪金後,陳芋汐還有個人比賽,她告訴筆者,自己已經沒有壓力,剩下的隻有一個念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準。而張家齊已經結束本次奧運之旅,但她很高興地說,從現在開始她将有一個新的角色,“我就做好我的拉拉隊員咯!”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姚勤毅

來源:作者:姚勤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