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星爵”克裡斯·帕拉特(Chris Pratt)而言,《明日之戰》是另一個開始。
盡管這個開始BUG太多,槽點滿滿。
它最初在疫情影響下由派拉蒙影業以2億美元的成本價賣給了亞馬遜,放棄院線票房轉向流媒體平台,但還是換取了美國媒體聲稱的240萬美國家庭收視率,也并未影響它提上日程的續集計劃。
也就是說,我們可能見證了星爵身上第三個IP的誕生。

未來,克裡斯·帕拉特仍将動作不斷,《侏羅紀世界3》和《銀河護衛隊3》将在明年接踵而至。而他同時也拓展了制片業務,他的個人工作室Indivisible productions已經開始投入他和吳京合作主演的電影《西貢保镖》,他的獨立制作喜劇片《黑帶》也計劃在未來兩年内面世。
可以說,克裡斯·帕拉特是這個時代好萊塢明星制度之下最典型的代表,但他也是衆多一線男星中特殊的一個。
他的角色常常是一些天真的逗比,接地氣的搞笑角色,同時他的硬朗外形還使他具有上個世紀末的硬漢基因,他在這兩個模式之間切換自如,或者合二為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克裡斯·帕拉特,一個混雜着幽默和英雄氣質的好萊塢明星。
1. 喜劇與英雄——克裡斯·帕拉特的美國夢
克裡斯·帕拉特是一個學渣。他高中畢業,隻在社群大學上了一學期的表演課就退學了,至今隻有高中學曆。
他是一個在華盛頓長大的小人物,在改建房裡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他做過商場銷售員,也做過餐廳服務員。
克裡斯·帕拉特曾經還是個胖子,在他的演藝事業前期,總是以二百多斤的形象跑跑龍套,演演搞笑诙諧的小配角。
2009年,他和因戲結緣的安娜·法瑞絲結婚,這一年也是他事業開始起步的一年。他憑借在電視劇《公園與遊憩》中的幽默表演,獲得了常駐表演的機會。他所飾演的安迪·德懷爾是一個喜歡逗樂耍貧的胖子,是劇中十分出彩的配角。
可以說,克裡斯·帕拉特的演藝生涯是從喜劇表演開始的,這是他十分擅長的領域,自此之後,幽默搞笑的語言和肢體動作,都仿佛刻進了他的基因裡。
盡管開始隻是一些電視喜劇的次要角色,但他的表演之路卻迎來了重要的轉折。他開始獲得一些電影項目的機會,《點球成金》中,他迅速減重,飾演了一名棒球運動員。
而在2012年的《獵殺本拉登》中,他成功減脂塑形,憑借着健美的身材和硬漢氣質,成為了銀幕上的海豹突擊隊隊員,他也沒有是以而放棄自己所擅長的表演風格,塑造的角色依然有趣诙諧。
這部電影可以說奠定了克裡斯·帕拉特之後的角色類型,一個集幽默與硬漢氣質于一身的銀幕形象。
在被《星際迷航》和《阿凡達》拒絕之後,終于在2014年,他成功憑借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和外形氣質出演了《銀河護衛隊》。這部電影的爆火和漫威IP的傍身使他的商業價值飙升。
第二年,他又獲得了環球影業的青睐,主演了重新開機的大型IP《侏羅紀世界》。随着《銀河護衛隊》和《侏羅紀世界》的續集進一步獲得巨大影響。
短短幾年之間克裡斯·帕拉特迅速跻身好萊塢一線。他主演的西部片《豪勇七蛟龍》和科幻片《太空旅客》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胖子、學渣、底層小人物,到如今的一線明星、幽默硬漢,更是施瓦辛格和肯尼迪家族的一員。克裡斯·帕拉特的經曆無疑是一個典型美國夢的逆襲故事。
在這期間,克裡斯·帕拉特作為一個類型演員基本上确定了他的表演風格和品牌形象。喜劇和硬漢類型幾乎概括了他整個演藝生涯。
在硬朗英俊的硬漢英雄和天真諧趣接地氣的逗比之間,他突破了其中任何一種類型的傳統意義,拿捏好了獨屬于自己的特色。
在一個演員定型的時刻,也是一個演員最為危險的時刻,明星更是如此。
大多數這個階段的明星會通過開發新的電影項目或拓展其它業務,來突破自身的瓶頸,挖掘自身的明星價值和潛力。
克裡斯·帕拉特也不例外,但今年的《明日之戰》顯然不算突破,這是一場關于明天的戰争,而克裡斯·帕拉特還是過于沉迷于自己“星爵”的曆史了。
2.臉和身體——星爵的分身
《明日之戰》的第一個鏡頭,就是一個典型的明星出場方式。
在絢爛的藍紫色粒子效果中,克裡斯·帕拉特英俊的面龐馬上占據了整個畫面。
在好萊塢電影裡,一個明星的出場總是被精心策劃過的。
而《明日之戰》不像其他電影裡那麼故弄玄虛,玩神秘,賣關子,它就是要直接展示克裡斯·帕拉特不可替代的臉,這張臉是星爵的臉,也是馴龍師歐文的臉,更是一張一線男明星的臉。
這張臉上過分誇張的驚訝表情,以及從色彩飽和度到科幻風格都與漫威電影極其相似的視覺效果,都顯示出這部電影的企圖——《明日之戰》在電影開場就想要召回觀衆的“星爵”記憶,進而讓觀衆在對星爵的期待中,看完這部事實上完全不同的影片。
是以,這個出場方式炫耀了克裡斯·帕拉特作為一個明星領銜主演的吸引力,它宣布了影片具有明星奇觀的價值。
而在那之後,光線和色彩随即變得昏沉,未來災難的氛圍湧了進來,《明日之戰》的基調才算正式顯影,故事的講述也才算開始。
在故事中,克裡斯·帕拉特飾演的榮民丹為未來戰争進行征兵測試,他被迫脫下了上衣,露出了他肌肉線條并不明朗但仍具有性吸引力的上身。一群士兵對他五花大綁之後,隻是讓他把小臂伸進了一個機器之中。
我不禁想問,如果隻是為了給他的胳膊上安裝時間穿越裝置,那脫衣服的意義在哪裡?僅僅是為了露肉嗎?
是的,隻是為了露肉。
這就和好萊塢大片所創造的那些令人歎為觀止的視覺場面一樣,幾乎與故事的講述沒有任何聯系,隻是為了炫耀。
是的,電影不僅可以炫耀技術,炫耀構思,炫耀奇觀,也可以炫耀明星。
某種程度上,明星就是一種奇觀。
雖然這個脫衣服的動作在角色身上是被迫的,但在演員身上卻是主動得不能再主動的選擇,制片方和明星巴不得觀衆都是舔屏狂魔。
《銀河護衛隊1》裡就有一個相似的場景,銀河護衛隊衆人被捕入獄,星爵被脫了個精光,還被不明紅色液體沖刷了身體,露出一幅惹人憐愛的慘相。
可以說,脫衣服是好萊塢男明星的正常操作了。“雷神”克裡斯·海姆斯沃斯就常常在影片中露出他健碩的肌肉體格。克裡斯·帕拉特的故技重施也無可厚非。
但這也是最普通的操作,甚至是最低級的操作,也是最容易透支明星形象的操作。
湯姆·克魯斯作為一代好萊塢偶像,并沒有安于消費自己俊朗的外表,他常常在電影中以身犯險。
在《碟中諜》系列電影中,角色大多數危險的動作都是來自阿湯哥的親自表演,不依靠數字技術,也不借用替身,而隻是憑借傳統特技,用自己的身體不斷創造動作冒險的奇觀。
反觀《明日之戰》,克裡斯·帕拉特的身體是僵硬的,他就像槍戰遊戲中的人物一樣,隻有大量舉槍射擊的動作,沒有任何出彩的動作場面。
丹毅然決然從直升機繩索滑下的動作,與最後的白長釘搏鬥的段落等等,都是許多本可以産生不俗效果的地方。但可能囿于導演的排程,也可能是演員本身的動作能力有限,反而顯得笨拙。
《明日之戰》中的克裡斯·帕拉特,總體上依然延續着《銀河護衛隊》中的身體形象,不厭其煩地展示他那帥氣的臉龐和結實的身材,卻不在其它方面做出更多的突破。
比起星爵,他所塑造的丹更像是一個不那麼搞笑的星爵分身,而并非是一個獨立而飽滿的角色形象。
3.技術與人——好萊塢明星的犧牲
對《明日之戰》的第一個鏡頭,我們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對克裡斯·帕拉特做出解讀。
在這個鏡頭中,為了展現角色在時間穿越中由被打散的粒子重新聚合為人的效果,克裡斯·帕拉特的形象是在數字技術做出的色彩粒子中形成并入畫的。
看上去,就像他在數字效果中誕生的一樣。
而細數克裡斯·帕拉特如今硬漢/英雄的銀幕形象,恰恰正是借助數字特效的成熟而深入人心的。
換一種說法,他是包裹在數字特效襁褓中的明星演員。《明日之戰》的第一個鏡頭,正是對這一事實的形象隐喻。
克裡斯·帕拉特在成為一線主咖之後,主演的幾乎全部是科幻或奇幻類型片。
從《銀河護衛隊》的星爵,到《侏羅紀世界》的馴龍師歐文,再到《太空旅客》和《明日之戰》,他的表演大多數都要在綠幕前完成,最終由電腦特效補足其他的畫面要素和背景。
可以說,星爵成為銀幕英雄的經曆,與數字特效完全稱霸銀幕的線索是同步的。
電影評論家馬諾拉·達吉斯曾說:“在虛拟複制的時代,明星的身體成為真實性的試驗台,是真實性最後的抵抗”。
他稱贊湯姆·克魯斯。在2000年左右,數字技術已經開始它殖民畫面的步伐時,湯姆·克魯斯仍然身體力行地以自己真實的動作冒險創造視覺奇觀。
事實上,在好萊塢明星身上,不僅僅是呈現奇觀的真實性和演員職業的工匠精神那麼簡單,更深層次的線索是,明星的銀幕形象變化反映了技術與人之間的角力。
于是,在星爵這裡,我們看到了這個時代最典型的明星特征,他懂得如何在綠幕前進行無實物表演,他擁抱無所不能的數字特效。
他也許類型固定,表演方法單一,但他願意犧牲自己作為演員的獨立性和真實性,置身于虛拟奇觀之中。
最後,他使自己也成為那個奇觀的一部分,成為一堆沒有感情的像素粒子。
-END-
互動話題
你最喜歡星爵哪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