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的東南亞娛樂圈之旅,現在來到了高棉。高棉作為一個東南亞曆史悠久的小國,卻是我們身邊既熟悉卻又很陌生的國度,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當中,也許隻記得經常在北京居住又很親近我們中國的西哈努克國王,除此之外,大概就是紅色高棉的曆史與曾經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了。但是,高棉在各種文化交彙的東南亞半島,其實對外交流的曆史也是很早了,而其娛樂圈也是伴随着越南戰争而興起,并且也曾經出過不少紅極一時的巨星式人物,比如今天老貓所要介紹的這位算是高棉的傳奇女星——莎絲瑟邦。

算起來,高棉的娛樂圈曆史也是很悠久,他們最早的電影,甚至要追溯到1866年的殖民地時期,但真正興盛起來的卻是20世紀60年代。當時冷戰正當最為激烈高潮的時候,繼法國之後,美國也發動了持續十餘年代價慘重的越南戰争。在這風起雲湧的特殊曆史時期,高棉作為越南的鄰國,自然就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交彙的焦點之一。而在這個時期,高棉的娛樂事業開始了急劇快速的發展階段。而這當中,也湧現出了一位天賦異禀而又影響巨大的女星,她就是莎絲瑟邦。
莎絲瑟邦對于高棉演藝事業的影響力,可謂是非常深遠而巨大的。早在1963年,莎絲瑟邦由于在所出演的處女作《天堂鳥》裡面演藝表現非常出色,是以收獲了不少的人氣,進而正式進入了演藝圈。
在整個60年代到70年代,對于高棉的娛樂圈而言,猶如天堂一般。因為冷戰時期的東南亞局勢,使得高棉這個小國與外界的聯系一下子變得豐富多彩了起來,而不少外國演藝界的人士也進入高棉,給了高棉年輕的演藝圈增加了不少彌足珍貴的世界級的演藝經驗,提高了高棉電影的水準。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高棉也拍攝了不少出色的影視作品,其中,莎絲瑟邦作為一個非常有天賦而且具備高水準演出經驗與演技的演員,相繼拍攝了不少非常出色的高棉國産電影,以至于她被稱之為高棉電影的象征,甚至于當時的高棉國王、我們非常熟悉的中國老朋友西哈努克都慕名而來,與莎絲瑟邦合作拍攝了幾部電影,比如《仙女》《愉快的活着》《王國殿下》《遺憾的命運》等。不過,由于後面時局動蕩,這些影片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得到,但是當時的确在高棉紅極一時。
但是,之後越南戰争日趨激烈,而戰火也不幸波及到高棉這個小國,先是美軍入侵,而後又遭到了越南的大規模侵略,就連當時的高棉國王西哈努克陛下都被迫赴北京避難,直到八十年代末越南撤軍為止。山河破碎如此,才剛剛發展沒多久的高棉娛樂圈自然也就夭折了,而正當如日中天的高棉傳奇女星莎絲瑟邦也被迫移居西班牙。
盡管因為時局動蕩與連年的戰火導緻這位高棉傳奇女星的演藝事業被迫中斷,但莎絲瑟邦卻始終關注着母國高棉的電影事業,而她也對當時鼎力扶持自己演藝事業的老國王西哈努克非常敬重與感激。當高棉重新獲得了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之後,莎絲瑟邦幾乎每年都會回到高棉,一來她想回國看看重獲新生的高棉演藝界,二來也是為了祭拜當年對她恩重如山的已逝老國王西哈努克。"為了紀念國王在10月份駕崩,我每年必回來祭拜國王,因為國王生前對我有恩。"昔日的高棉頭牌影星莎絲瑟邦如是說,可見她與老國王西哈努克之間的深厚情誼。
高棉昔日巨星莎絲瑟邦與這個國家的娛樂圈的興衰故事也在提醒着我們,我們如今之是以還能享受到五彩缤紛、精彩絕倫的娛樂節目與電影,還能自由自在地追逐崇拜自己所喜歡的偶像明星,完全是因為我們擁有着享受和平的權利與實力。和平來之不易,請諸君珍惜和守護無數先烈的犧牲所換來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