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國環境保護的加強,各地的生态系統逐漸改善,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多了起來,數量增多活動區域不斷擴大,這幾年野豬傷人、破壞莊稼的事件頻發。這不,僅僅10月份媒體就報道了兩起野豬惡性傷人事件:
10月9日,家住湖北十堰的69歲老人在回自家老屋的途中被野豬突然竄出襲擊,5根肋骨骨折,脊骨骨折,臀部、大腿上、胸部、腹部等處都有被野豬撕咬的傷痕,最大的一處在右腿外側有雞蛋那麼大的洞,此外老人的肝、膽也被部分切除。

10月22日,黑龍江伊春市朗鄉林業局農民老李在同老伴在自家地裡撿黃豆的時候,被一頭大野豬襲擊,據老李介紹,襲擊自己的野豬起碼有400斤重,自己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野豬。野豬在攻擊自己的時候還沒來得及反應害不害怕就被野豬拱上了,自己渾身上下全是血,前胸後背、腿和膝蓋都有傷,後背有一個被野豬用獠牙戳穿的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被野豬咬傷的費用誰負責?</h1>
因為野豬屬于三有動物,是以在野外被野豬無辜攻擊,受傷的費用是由林業部門負責的。另外,如果莊稼被野豬破壞,農民也可以找當地的林業部門報帳。隻是,有農民表示報帳流程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雖然最近幾年,野豬傷人和破壞莊稼的事件很多,但是專家還說野豬打不得,為啥?</h1>
野豬屬于國家保護的“三有動物”,三有動物指的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野豬屬于名錄中獸綱中的一員。表面看起來野豬會傷人,也會破壞專家并不是有益的,但實際上野豬拱土起到翻耕土壤的作用,而且在拱土的過程中也會讓一些植物的種子埋入地下,更有利于其發芽。此外,野豬的經濟和科學研究價值不能忽略,經濟價值方面,當下野豬養殖已經成為生豬養殖中的另一個分支,是生豬養殖的有效補充。而科學研究價值方面,野豬的種用價值,醫用價值也都很高。
農民在野外遇到野豬更不能打它,這是因為野豬的攻擊力是人類所無法企及的,主動攻擊野豬會激起野豬的攻擊欲望,最終勢必會以受傷而告終。碰到野豬正确的方法是不要攻擊,也不要進一步靠近它,而應該是慢慢往後退,千萬不能跑,因為跑首先是跑不過野豬的,其次也會引起野豬的攻擊。可以做一些下蹲的動作,給野豬一種攻擊它的假象,進而避免野豬的襲擊。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野豬在傷人的時候,人攻擊野豬是可以的,别說野豬這種“三有動物”,就是一級國家保護動物,在危害到人生命的時候傷害到它也沒有問題。隻是野豬的攻擊性太強,多數時候被攻擊的人都無還手之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這麼多三有動物,為何就野豬泛濫成災?</h1>
這是因為野豬的繁殖能力和适應能力非常強,其栖息環境從溫帶到熱帶,從半幹旱氣候到熱帶雨林都有分布,屬于典型的雜食動物,隻要能吃的東西都吃,植物的嫩葉、種子、果實、塊莖、草根能找到的吃的都不放過,其中獨愛吃蛇,吃蛇的時候就像吃面條。由于野豬體型較大,也有較強的攻擊力,在野外野豬的天敵并不多,也就狼、熊、豹這些野生動物,而我國野外又缺少這些野生動物,這就保證了野豬的成活率。
野豬的繁殖能力又很強,通常情況下母野豬一年可以産出兩窩小豬,每窩能産4-12頭,生得又多,成活率又高,又被保護起來,想不泛濫都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野豬已經泛濫了,能取消其“三有動物”的頭銜嗎?</h1>
有農民表示,現在野豬已經泛濫了,應該取消其“三有動物”的頭銜,不能繼續被保護了,這個觀點顯然是不對的,以當下的豬肉價格來看,普通豬肉都要10幾元一斤,而農民自己養的土豬肉則需要二十多甚至三十元一斤,野豬肉賣到四五十一斤就很正常了,那用不了多久局地泛濫的野豬可能就直接被吃滅絕了。
結語:如果當地發生過野豬破壞莊稼或者傷人事件,農民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而相關部門也不應該“一保了之”,各地應該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采取保護措施,不能不保護,也不能過度保護,想辦法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種群數量才是最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