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說實在的,提筆寫毛不易這個人,我的心裡有點忐忑。

這個在台上淺吟低唱的大男孩兒,遠不像他的歌那樣單純、執着,他的性格太飄忽,就像罩着一層面紗一樣,讓人捉摸不定。

我怕寫不好,讓人誤讀了他。

2017年參加《明日之子》之前,他是那個穿着白大褂在醫院裡見證生老病死的護士王維家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做護士時的毛不易

每天在病房裡見證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各種情感的積澱,讓他對人生有了更加厚重的感悟,讓他對普通人的情感也有了更多的共鳴。

醫院裡那些走到山窮水盡卻又對生命充滿眷戀的病人,一直是橫亘在他心頭過不去的那道坎兒,而每一個治愈出院的病人,卻又是他繼續撐下去的動力。絕望與希望來回轉換,生與死不斷沖突,病人與家屬之間的互相依存,都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于是《借》這首歌也就應運而生了。

如同他的性格一樣,他的QQ昵稱是悲天憫人、感懷世人艱辛的“不易”,而微信昵稱則是有些搞怪還有些可愛的“毛毛”,兩種性格在他的身上完美的融合,于是兩個網名也結合了起來,組成了一個充滿了文藝範兒的“毛不易”。

2017年,他參加《明日之子》時,欄目組還以為他的本名就叫毛不易。于是這個名字随着這檔欄目火遍了大江南北,而他的本名王維家,卻越來越被人淡忘。

《明日之子》前兩輪,毛不易的兩首歌一首是《假如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這首歌将他對“利”的向往,坦誠的說了出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逐利本是天性,毛不易很大膽,也很坦誠。就像他曾經說過的“我就是我,我為自己唱歌”一樣,放肆又大膽。

第二首歌,《感覺自己是巨星》。這首歌送給了他心中的“名”,他不甘平庸,他想出名,在他看來這沒有什麼好僞裝的。當别人問起他參加《明日之子》的初衷時,他歪着腦袋,用經典的“毛式反問”問對方:“如果不能出名,那我幹嘛來參加節目?”問的直白,他回答的也坦蕩,絲毫沒有一絲想要遮掩自己對出名的向往。

前兩首歌完成,毛不易的成績并不理想,導師們覺得他的歌太平淡,沒有技巧沒有爆點,實在是不出彩。毛不易到了被淘汰的邊緣。

第三次登台,毛不易還是一如既往的雲淡風輕,風格還是那麼淡然。這一次,他帶來的是一首《消愁》……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毛不易演唱《消愁》

依舊是平鋪直叙的風格,依舊是沒有高音沒有華麗的技巧。然而這一次,評委們再也說不出什麼來了。毛不易用最平和的音樂,緩緩地叙說着他内心的故事。

八杯酒,敬遍了人生從少年無憂到青年有志,從中年躊躇到老年回望……評委和觀衆們紛紛驚呼:這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難道是穿越而來?怎麼會對人生有這麼透徹的感懷?

評委薛之謙甚至驚呼“我研究了十二年的詞,今天我要給你跪了!”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薛之謙點評毛不易

然而他們忘了,在毛不易還沒有成為毛不易之前,他是護士王維家……他在病房裡見慣了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當别人還在體驗人生的時候,他已經開挂用上帝視角旁觀了不止一次人生的各種滋味。

《消愁》消了毛不易的愁,卻讓無數普通人開始發愁。他們在歌詞裡看到了自己的過往、現在和未來……于是無數個夜裡,無數人單曲循環着《消愁》伴着酒,卻讓自己愁更愁。

前兩首唱了名和利,這一次毛不易唱了心……

一曲《消愁》,并沒有讓毛不易停下腳步。他的才華不止于此,他的夢想也不止于此。當衆人還回味在《消愁》帶來的憂傷中的時候,毛不易這個臭小子,又在他們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像我這樣的人》。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像我這樣的人》

“想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裡浮沉……”

毛不易隻用了一句話,就讓無數人又一次紅了眼眶。

他們可以把“二十多年到頭來”,無縫銜接成三十多年、四十多年、五十多年甚至是六十多年,居然都不違和。因為這首歌,就是寫給那些人海中苦苦掙紮浮沉的普通人的。每個人都能在歌詞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一生。

感同身受!

這是詞作者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就這麼讓這個二十多歲的毛頭小子輕而易舉的做到了。

毛不易的伯樂薛之謙沒有說錯,這是一個不世出的天才!

所有的人都覺得,《明日之子》就是為毛不易量身打造的舞台,讓他可以肆無忌憚的展示自己的才華,一次又一次的狠狠的虐世人的心。

然而毛不易自己早已看透了一切,在《消愁》裡面,他已經給自己預言了結局--“清醒的人最荒唐”。

幾乎所有人都是清醒的,于是有台下觀衆山呼海嘯一般的“巨星”,有薛之謙不遺餘力的強推……除了個别人那種特立獨行、衆人皆醉我獨醒式的荒唐。

如果不是薛之謙一怒之下摔了話筒,誰也不知道最後的結果會不會還是那麼美滿。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仿佛看透一切的眼神

就連毛不易自己都在自嘲“長成我這樣的都能拿冠軍了”。看似自嘲,卻是無與倫比的自信--不管怎麼樣,我就是冠軍!

成名之後,面對紛至沓來的各種各樣的通告、活動,毛不易有些迷惘了。說到底,他不過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有一段時間,他忙得不可開交,甚至一天要飛好幾個城市去跑通告、做活動。這種忙碌,讓他無法靜下心來再去寫自己想要的音樂。

有人勸他,為了歌迷好歹寫點什麼,哪怕是湊個數,保持一下流量。

“毛式反問”再現江湖:“我寫歌是為了我自己,為什麼要讨好别人?”

他說的沒錯,看似平平淡淡的毛不易,内心有自己的堅持和驕傲,他隻想做他自己的音樂。

他的内心有一個烏托邦,别人走不進去,他也走不出來。

就連他的老闆龍丹妮,也直言自己看不透他。兩個人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時常陷入長時間的沉默,龍丹妮不說話,那毛不易絕對不會輕易出聲。後來有人對龍丹妮說毛不易“清高自傲不好接觸”,龍丹妮隻好一次又一次的為他解釋,簡直比經紀人還要累。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龍丹妮

所幸龍丹妮并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人,她知道以毛不易的性格,逼的太狠了隻會适得其反。

于是她給了毛不易最大的自由,想寫什麼、想唱什麼,都由着他自己的性子來。偶爾一兩次所謂的催歌,最後也成了聚餐了事。

于是,就有了《牧馬城市》……

在鋼筋水泥的都市叢林裡追求自由,追求自由自在的奔跑,可想,不可為。

于是這首歌裡,人們聽出了彷徨和無奈,還有不甘平庸的呐喊。

《消愁》、《像我這樣的人》、《牧馬城市》,三首封神之作,旁人有一首都要自豪驕傲許久,毛不易一個人就寫出來了三首!他登上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遊走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吟遊詩人--毛不易

毛不易

有人說他人如其名,毛是毛頭小子,不易是他的人生感悟。而他卻不承認:我沒覺得自己有多難啊……

有人說他的歌是寫給芸芸衆生的安魂曲,又一次被他否認:我沒那麼偉大,我就是想寫自己想寫的歌。

于是我總結了一下,得出這麼一個看似荒誕卻最貼近現實的結論:

他率真、自然,卻又充滿理想主義,他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自由穿梭的吟遊詩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