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作者:史海觀複

王耀武唯一女兒王魯雲,65年受邀赴京探望父親,父女2人最後的訣别

多年以後,當枳木槽村民易穩賢見到香港來的黃惠珍時,準會想起小時候王司令家大小姐跟他們一起下河掏螃蟹的情景。

當時,已是秋後螞蚱的日本侵略軍妄圖做最後的掙紮,破壞對整個遠東戰局有重要支撐作用的湘西芷江機場。

國民黨調集30萬大軍,由王耀武将軍率領,與西進而來的10餘萬日軍會戰于湘西雪峰山地區…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抗日英雄王耀武</h1>

王耀武1904年出生在山東泰安上王莊的一戶農家,父兄早亡,年幼的王耀武與母親相依為命。

這樣的日子有多苦可想而知,但母親很有見識,拼命幹活,不但讓王耀武吃上飯,還堅持送他讀書。

成年後王耀武先是去天津打工,後去上海做店員。在大城市裡能接觸到很多國内國外的資訊,王耀武認識到中華民族正在沉淪,于是在1924年毅然決定赴廣州報考黃埔,順利成為黃埔第三期學員。

還沒畢業王耀武就踏上了東征的戰場,他帶兵能力突出,不到一年已是上尉連長。在福州與法官之女鄭宜蘭結婚。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二人婚後感情甚笃。此後幾十年,王耀武從不像他的同僚那樣左擁右抱,當然鄭宜蘭也是确實漂亮。王耀武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他與鄭宜蘭育有六子一女共七個孩子。

打從七七事變起,從八一三抗戰保衛上海,到萬家嶺戰役保衛武漢,在一片人仰馬翻的國軍将領中,王耀武是極少數能從日軍那裡有所斬獲的。

1939年王耀武升任為所屬74軍軍長,在王耀武的帶領下,這支部隊參加了上高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獲得了象征國軍最高榮譽的飛虎旗,讓74軍的名号成為了載入史冊的抗日勁旅。

王耀武最有名的一仗當屬1945年四月的湘西會戰。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國民黨調集包括74軍在内的30萬大軍,由王耀武将軍率領,與西進而來的10餘萬日軍會戰于湘西雪峰山地區。

面對敗象已現的日本侵略者,湘西軍民士氣高漲,出工出力,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依山勢修築了總長數公裡的戰壕、大量碉堡和防空洞,用當地百姓提供的糯米加三合土修的戰壕堅硬無比,炮彈轟上去也隻有一個小缺口。

就連日方戰士都表示:“(湘西會戰中)中國軍隊火力極猛,陣地構築得很巧妙。”

湘西會戰曆經55晝夜,最終日軍全線潰敗,退回會戰前地域。此戰日軍傷亡2.7萬人,其中死亡12498人。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中國軍隊方面傷亡20660人,其中陣亡7817人,不到日軍陣亡的三分之二。

此戰是抗日戰争的最後一次會戰,以中國軍隊的勝利告終,所謂“中國軍隊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前都還在打敗仗”的說法是不靠譜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全家赴香港</h1>

抗日戰争結束後,王耀武憑軍功升任山東省主席,但他對蔣介石繼續發動内戰頗為不滿。

1948年濟南解放,王耀武被俘。

戰役開始前,王耀武曾留話給鄭宜蘭,如果有什麼不測,帶孩子去香港。也是因為這句話,王耀武的後人沒有去台灣。

鄭宜蘭帶着七個兒女經青島先去了上海,王耀武可能也沒想到“不測”真會發生,根本沒什麼準備,上海局勢混亂,一家人買不到去香港的機票,好在王耀武的一位副官相助,鄭宜蘭和孩子們才得以成行。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有一個流傳度很高的說法,鄭宜蘭跟這名副官卷了王耀武的家财跑到香港結婚了。完全不值一駁。

鄭宜蘭到香港之後,除照顧兒女之外,還一直想要救出丈夫。為此還被香港的騙子騙了幾萬元。後來因為要在香港照顧一幫孩子開銷甚大,“營救”丈夫的念頭才作罷。

然而1959年王耀武獲得特赦後,卻等到了一紙離婚協定,可能是聽信了反動宣傳為了孩子跟“投共”的丈夫劃清界限,也可能是經過11年的等待感情淡了,兩人從此相忘于江湖。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在香港他們一家也沒有待太久,除了在香港結婚了的王魯雲外,一家人後來都去了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定居。鄭宜蘭的六個兒子都娶了當地女子為妻,如今與國内已幾乎沒有聯系。

據唯一與大陸有聯系的王耀武的女兒王魯雲說,她兄弟的孩子們大多從事醫生行業,對祖國沒有什麼印象。如果沒有意外,應該就在中美洲生活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王魯雲</h1>

1935年出生的王魯雲從記事起就趕上了抗日戰争,整個童年,她随父親王耀武到過貴陽、桂林、長沙、漢口。

王魯雲雖是女孩兒,但小時候一見老爸穿上戎裝就吵着要當兵上戰場,直到有一回王耀武煩了,拔槍對天一放,打下一隻烏鴉來,才算把小王魯雲吓住了。但她依然願意聽老爸講戰場上打鬼子的經過。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據王魯雲晚年回憶:“父親偶爾會回家來,一回家時,總是先把我抱起來,因為我是他唯一的女兒嘛。他是一個仁慈的父親。作為軍人,總是有點脾氣的,但他平時語調多是平穩的,性格爽朗。他喜歡跟小孩子玩,老笑。”

王耀武在解放戰争中兵敗被俘後,王魯雲随母親經青島到上海,短暫逗留後來到香港定居。在香港王魯雲與富有商業頭腦的建築師黃振輝結婚。

婚後夫妻二人從事地産生意,為家族留下了香港首個、并且至今仍為最大的低密度環保住宅式洋房群地産——“錦繡花園”,以及另一個頗為壯觀的高檔大型地産——“康樂園”。

王耀武特赦後,1965年,在周總理的安排下,時任《大公報》社長費彜民聯絡上了身在香港低調生活的王魯雲,邀請她去北京探望父親。王魯雲帶着當時七歲的女兒黃惠珍先乘火車到廣州,再轉乘飛機赴北京。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在飯店,王魯雲不但見到了父親,還見到了杜聿明、鄭洞國、宋希濂、廖耀湘等五六個“舊時的伯伯”,她去友誼商店給伯伯們買了煙、肥皂、牙膏、牙刷、花生米、糖果,每個人送一兜,大家都很高興。

王耀武得了帕金森症,王魯雲從香港帶了醫生囑咐她買的藥來。

當時王魯雲已經有了三個女兒,沒有兒子。王耀武特意詢問:“沒有男孩子,公公婆婆沒把你怎樣吧?”“小女兒好嗎?”聽着父親蒼老的泰安口音,王魯雲不禁流下淚來。

這次見面大概一周時間,此一别便是父女二人的永别了。三年後王耀武于北京逝世。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王魯雲後來又生了兩個女兒,五朵金花中博士就有三個,老大和老三雖不是博士,但一個是山東省政協委員,一個在香港做生意風生水起。如今加上孫輩,王魯雲後代中在全世界各大名校就讀過的有十二個之多。

作為王耀武唯一的女兒,王魯雲也是王耀武後人中唯一留在香港、與大陸有多方聯系、關心與熱愛中華文化的子女。

她近幾年來緻力于教育事業。據她透露,目前她已設立兩種國際獎學金,其一便是2006年在斯坦福大學設立的“王耀武将軍獎學金”,優先頒給大陸學生。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黃惠珍、王志永</h1>

黃惠珍是王魯雲與黃振輝的大女兒,是王耀武孫輩中影響力比較大的一個。

黃惠珍姐妹五人都很優秀,黃惠珍是山東省政協委員,南山集團董事,與内地企業聯手,她在山東萊州也有大量的建設投資。如今紀念王耀武将軍的活動邀請的一般都是黃惠珍;

二妹黃惠琪讀書讀到實體學博士,後來接手了家族生意。

三妹黃惠君從事文化産業,曾任香港弘立書院主席;四妹黃惠菁是社會學博士,舉手投足都有書卷氣;五妹黃惠婷是心理學博士,如今在南韓定居。

近年來,泰安上王莊村依托鳳凰山旅遊優勢,大力發展鄉村自助遊和采摘農業。村口建立了村史館,許多村民沒事就愛到這裡讀讀王耀武将軍抗日的事迹。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2017年,上王莊村黨支部書記把村史館建設及王氏族譜修繕的消息告知了黃惠珍,黃惠珍得知後不僅積極提供資料,還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哥斯達黎加的王氏後人們。

同年11月3日,經過二十多小時的飛機,兩個多小時的高鐵,王耀武第五子王志永攜家人來到泰山腳下,踏上了他可能沒有太多記憶的故土。

此行他先後祭掃和尋訪了王耀武位于八寶山的墓地和生前的多個故居。除了上王莊外還去了位于濟南的山東郵電博物館。

那裡曾是1946至1948年間,時任山東省主席的王耀武的住所,也就是鄭宜蘭帶領孩子們離開山東前居住的地方。

進入博物館院内,王志永如入夢中,時不時蓦然站定,指着花壇說,這裡原來是車馬棚,指着一樓木梯說,兩邊曾有哨兵守衛,指着二樓到三樓的副樓梯說,奶媽曾牽着幼年的自己從這兒走過。

2017年,王耀武第5子王志永攜家人回國:5歲時是見父親的最後一面抗日英雄王耀武全家赴香港王魯雲黃惠珍、王志永

王志永此行是帶着他的孫輩一起來的,兩個小家夥身上可能隻有四分之一的中國血統,但頭發仍然是烏黑色的。

在上王莊接受當地媒體的采訪時,王志永說,5 歲的時候是見他父親最後一面,距離現在,他離開了中國已經60多年,但是他的母親從沒讓他忘記父親。

他現在是一位居住國外的華僑,但他深刻感受到抗戰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他們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他一定會把王耀武愛國的精神薪火相傳,傳給住在哥斯達黎的後代,上王莊村永遠也是他們的家。

王志永還特别引用了“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時的講話——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包括抗戰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強大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