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魚類水生生物生長的關鍵時期,也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黃金時機。6月6日,在新疆巴州博湖縣博斯騰湖大河口舉行了博斯騰湖扁吻魚标記放流活動。5萬尾國家I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扁吻魚放流博斯騰湖,比去年增加了1萬餘尾,創曆年新高。

在博斯騰湖大河口景區投放現場,漁政從業人員與居民群衆、志願者一起将魚苗投放到博斯騰湖。此次放流采用先進的标志方法,每條扁吻魚都有自己的“身份證”,通過掃描進行跟蹤監測。
扁吻魚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俗稱“大頭魚”, 是我國特有的僅分布于新疆塔裡木河流域的珍稀土著魚類,1988年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瀕危野生動物,有着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今年将在博斯騰湖放流5萬餘尾扁吻魚,投放數量和規模創曆年新高。
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态文明建設,保護博斯騰湖生物多樣性,當地政府已連續12年在博斯騰湖放流扁吻魚,至今已累計向博斯騰湖放流扁吻魚41萬尾,标記放流19萬尾。通過人工增殖放流,扁吻魚種群重制博斯騰湖,這也使救助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博斯騰湖是我國最大的内陸淡水湖,既是新疆最大的漁業生産基地,也是全國最大的有機魚生産水面,湖中盛産的池沼公魚、草魚、鲫魚等10多個魚類品種和150萬畝水域分别通過了國家環保總局有機産品及産地認證。多年來,當地高度重視水生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工作,把水生生物資源養護作為改善博斯騰湖水域生态環境、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舉措來抓,每年向博斯騰湖不間斷的進行增殖放流。今年計劃增殖放流草魚、鲢魚、鳙魚等魚類苗種440萬尾,目前魚類品種已增加到32種,有效促進區域内漁業可持續發展。(記者:郭玉順、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