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4日報道,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預測,目前人類不斷擴張土地利用面積,約30%到50%的生物栖息地已被占用,到2070年多達1700個物種将瀕臨滅絕。
目前,科學家們将世界範圍内約19,400個物種的地理分布資訊及栖息地變化情況相結合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在全球範圍内不斷擴張土地利用面積,到2070年多達1700種兩栖動物、鳥類及哺乳動物将由于失去自然栖息地而面臨滅絕。

耶魯大學生态學家通過研究土地利用變化對未來生物多樣性(即在特定栖息地動植物多樣性)的影響,同時基于人口增長及全球社會經濟變化等可能導緻增加土地使用的現實因素,将人類最可能擴張的區域與19,400個物種栖息地進行比較。研究人員發現,886種兩栖動物、436種鳥類及376種哺乳動物将失去自然栖息地,瀕臨滅絕。
據此項研究還表明,栖息地位于中非、東非、中美洲、南美洲及東南亞的物種,例如南蘇丹的大角驢羚,将遭受大面積栖息地喪失以及更嚴重的滅絕威脅。據預測,在未來50年間,所有這些國家的自然栖息地範圍都将縮小一半左右。
潛在擴張路徑代表未來社會發展、人口結構及經濟的“合理預期”。耶魯大學教授Walter Jetz表示,該研究是将這些看似合理的未來預期與其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相聯系,通過分析政治及經濟決策對全球土地覆寫相關變化的影響——研究其如何導緻全球物種栖息地範圍的減少。
傑茨教授警告稱,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這些威脅僅出現在單個國家。物種數量的銳減對生态系統功能及人類生活品質的影響是不可逆轉的,因而人類應當共同承擔保護責任。(實習編譯:馬妍 審稿: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