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石春蘭在農管家提問:家的桃樹樹幹裡面有白白的鑽心蟲,樹幹外面有很多木絮,怎麼防治?
針對農戶朋友的提問和圖檔資訊,以下是農管家的專家們給出的建議和農技支援:
馮濤 (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天牛幼蟲危害 注射聯苯菊酯+阿維菌素防治。
梁曉光(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可用甲維鹽印蟲威,虱螨脲,蟲螨腈,康寬,蘇雲金杆菌或者多角體病毒。
盧芃源(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天牛幼蟲,注射毒死蜱或者菊酯類,封死洞口。
蘇文濤(遼甯省大連市甘井子區) :注射聯苯菊酯防治。
王召(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注射菊酯類。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天牛幼蟲危害,用針管向蛀孔内注入辛硫磷,毒死蜱,敵敵畏,溴氰菊酯等,用泥封死蛀孔即可。
溫馨提示:要想詳細了解此案例的具體情況,請登陸農管家找到問答欄目,更多最新問題資訊盡在掌握中!
農管家知識大課堂—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科普知識,解決實質性問題
天牛
一、習性症狀
長江流域越冬幼蟲于3月開始化蛹,5月上旬進入化蛹高峰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成蟲陸續羽化,5月中旬進入成蟲羽化高峰期,5月中旬~6月上旬産卵,6月中、下旬進入幼蟲孵化盛期。成蟲多在早晨羽化,随後從土中爬出,體壁和鞘翅變硬後爬到麻株上為害。受觸動時迅速飛起或落地假死。羽化後3~5天開始交尾、産卵,卵多産在距地面3m左右的麻株上,把卵産在麻稈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每個産卵孔内隻産1粒,個别4粒,每雌産30粒左右。初孵幼蟲先為害韌皮部組織,7~10天後蛀入莖髓部,向下侵入至龍頭根和扁擔根裡,蛀食麻蔸。大發生時,l麻莢裡有3~8頭幼蟲,幼蟲老熟後在根部先咬一羽化孔,後用麻屑或糞渣堵上,在其中化蛹。成蟲食葉柄、嫩梢,緻麻株被害梢産生黃褐色斑點或被咬斷。幼蟲整個生育期蛀食麻株基部或地下莖,破壞輸導組織,影響水分和養分運輸,緻受害處變黑或幹枯。
二、發病規律
每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土下10cm處的麻根内越冬。
三、病害病原
(1)成蟲。體長11~17mm,觸角與身體等長或略長。雄成蟲鞘翅末端銳圓;雌成蟲鈍圓,腹部尾節稍長,腹面中央具1條縱溝。前胸背闆淺綠色,上具并列的圓形黑斑2個。鞘翅上有淺綠和黑色花斑,有的鞘翅具3個黑斑,位于基部、中部偏前或距前端1/3處,第3黑斑中間生1淺綠色小斑;有的每個鞘翅上有2個黑斑。(2)卵。長1.9mm,長橢圓形,黃白色,後變黃褐色。(3)幼蟲。體長25mm,乳白色,頭紅褐色,前胸背闆前半部光滑,具黃褐色剛毛,後半部有褐色粒點組成的凸形紋,後胸和腹部l~7節背面各具長橢圓形橫凹紋1個,四周生褐色粒點。蛹長14~20mm,乳黃白色,尾端具2個褐環。
四、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利用成蟲假死性,在成蟲盛發期的早晨或晚上,進行人工捕殺。(2)收獲麻頭時,要齊地面砍割麻株,可消滅部分卵和幼蟲。盡量在幼蟲孵化期間剝麻皮或結合麻莢灌藥毒殺初孵幼蟲。安排新麻田時,種莢需無蟲。為防止芝麻種蔸傳播天牛,應将冬季砍好的種安置入冷水中浸24小時,晾幹後再種。(3)在成蟲産卵前,每667m2噴撒(灑)(2)5%乙敵粉1~1.5千克或90%晶體敵百蟲l000倍液,先從麻田周圍開始,逐漸向中間前進,防止成蟲逃出田外。(4)必要時用90%晶體敵百蟲700~800倍液或10%茶籽餅浸液淋澆麻蔸部,毒殺初孵幼蟲。
紅頸天牛
習性症狀
一、生活習性。成蟲羽化後在蛀道中停留3~5天出樹,卵産在皮縫中,距地面35cm以内樹幹上着卵居多。孵化後蛀入皮層,随蟲體增長逐漸蛀入皮下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為害,長到30mm以後才蛀入木質部為害,多由上向下蛀食成彎曲的隧道,隔一定距離向外蛀1通氣排糞孔;有的可蛀到主根分叉處,深達35cm左右,糞屑積于隧道中,由于蟲體的旋轉蠕動而将糞屑由通氣排糞孔擠出,堆積地面或枝幹上。二、為害症狀。幼蟲蛀食皮層與木質部,喜于韌皮部和木質部間蛀食,向下蛀隧道彎曲,内有糞屑,長達50~60cm,隔一定距離向外蛀1排糞孔,緻樹勢衰弱或枯死。三、為害作物。主要為害桃,偶爾害杏、榆、柳、栎等。
發生規律
一、世代。每2~3年1代。二、越冬。以各齡幼蟲越冬。三、時期。為害萌動後開始為害。成蟲于5~8月發生,南方早,如福建5月下旬盛發,湖北6月上中旬,山西、河北、山東發生期為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四、發生區域。遼甯、内蒙古以南地區均有發生。長江、黃河流域各省,密度均相當大。
形态特征
一、 桃紅頸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鞘翅目,天牛科。二、形态特征。(一)成蟲。成蟲雄蟲體長23~28mm.雌蟲長30~42mm.體黑褐色而有光澤。前胸醬紅色或暗紅色,前胸背闆前緣與後緣各生有1對小突起,兩側有大型突起。雌蟲前胸腹面有許多橫绉。雄蟲密布刻點.觸角11節,超過體長5節。雌蟲觸角超過體長2節。(二)卵。淡綠色,有的乳白色,長1.2~2mm,後端尖長橢圓形,形似芝麻粒。(三)幼蟲。體長42~50mm,黃白色,前胸背闆橫長方形,前半部橫列黃褐色斑塊4個,背面2個橫長方形,前緣中央有凹缺;兩側的斑塊略呈三角形;後半部色淡有縱皺紋。(四)蛹。離蛹,體長37mm.淡黃白色,前胸兩側各有1刺突。
6~7月成蟲盛發期,可進行人工捕殺,出現期白天捕殺成蟲,發現排糞孔可用鐵絲刺殺幼蟲。
蛀洞熏蒸
80% 敵敵畏 乳油(中等毒) 使用1)300-400倍液,2)0.1毫升/ 1)潑灑.2)挂條熏蒸
噴霧
1、25克/升 溴氰菊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噴霧
2、50% 氟啶蟲胺腈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7-10克/畝 噴霧
3、40% 毒死蜱 微乳劑(中等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噴霧
4、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水乳劑(中等毒) 使用13.3-16.7毫升/畝 噴霧
5、16% 氯氰·馬拉松 乳油(中等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噴霧
6、4% 阿維·啶蟲脒 乳油(低毒) 使用15-20毫升/畝 噴霧
7、10% 醚菊酯 懸浮劑(微毒) 使用80-100克/畝 噴霧
8、200克/升 氯蟲苯甲酰胺 懸浮劑(微毒) 使用6.67-13.3毫升/畝 噴霧
9、40% 蟲腈.哒螨靈 懸浮劑(中等毒) 使用24-30毫升/畝 噴霧
10、15% 哒螨靈 微乳劑(中等毒) 使用75-100克/畝 噴霧
11、40% 氯蟲·噻蟲嗪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8-10克/畝 噴霧
12、25克/升 溴氰菊酯 乳油(中等毒) 使用20-40毫升/畝 噴霧
13、45% 馬拉硫磷 乳油(低毒) 使用450-720倍液 噴霧
14、20% 氯氰·敵敵畏 乳油(中等毒) 使用60-83.3毫升/畝 噴霧
15、25克/升 聯苯菊酯 乳油(低毒) 使用100-140毫升/畝 噴霧
16、35% 敵畏·馬 乳油(中等毒) 使用40-50克/畝 噴霧
17、28% 殺蟲·啶蟲脒 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30-40克/畝 噴霧
18、22.5% 氯氟·啶蟲脒 可濕性粉劑(低毒) 使用20-30克/畝 噴霧
19、42% 啶蟲·哒螨靈 可濕性粉劑(中等毒) 使用40-60克/畝 噴霧
20、10% 溴氰蟲酰胺 可分散油懸浮劑(微毒) 使用24-28毫升/畝 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