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朋友都問我,我家女兒是怎麼做到自主閱讀的?怎麼養成每天看書的習慣?你是怎麼教她識字的?是不是我本來就很愛看書?是以每天帶着孩子一起看書呢?
其實,生孩子之前我都不愛看書!!!包括念書的時候,最讨厭的就是看書!!印象裡小時候家裡也沒啥書,能記得書名的是《三十六計》、《文化苦旅》、《詩經》、《周易》、《黃金時代》、《唐詩三百首》、《史記》。我姐成績特别好,這些書是我姐買的,我想她看的書應該好看,我到高中了才随便翻過…印象中我看的最多還是雜志《讀者》和《青年文摘》,每個月一期,我的讀書筆記基本上都是摘抄這兩本雜志上面的。看到一些優美的文章,就好像讀懂我的心情一樣,迫不及待的摘抄下來!大概就是這個摘抄習慣,我國文成績不會太差…我一直知道讀書重要性,是以有了孩子之後,我不希望孩子像我一樣懶惰,不愛看書…
于是,從孩子一周歲開始,我們就開始了親子閱讀。每天睡前故事半小時是我們雷打不動的習慣,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給女兒看布書、色卡、圖檔認知書。孩子認知了生活常識、事物後,孩子看的是嬰幼兒的啟蒙書,可以觸摸感覺,翻翻的洞洞書。

大概從兩歲開始,我們就一起讀繪本故事了,主要看一些圖檔多,沒幾個大字的繪本,基本上都是我讀給它聽,她自己看圖,她問我答的形式來進行。我一般會照着書上内容搬讀,不會過多的加入自己的引導,主要想培養孩子看圖,自己思考,畢竟孩子和大人看到的美感,認知是不一樣的。你會發現,一本書她會讓你讀十幾遍…
接下來的每天,睡覺前我們都要講故事,每次要講三四本,基本上就花半個小時!兩個禮拜帶着她去圖書館借書,而且是兩個禮拜堅持必去,養成借書看書的好習慣。因為書非借而不讀也!
圖書館借書真的好處多多。一是繪本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二是繪本太多了,沒法一一都買回來。女兒每次上圖書館都非常的興奮,因為在裡面可以選擇的繪本實在太多太多了,隻要她想看都可以借回來。我們辦了兩張借書卡,一人手持一張卡,自己挑的書,自己借閱,互不幹涉,即使我覺得她借的書我實在是讀不下去了,也要硬着頭皮讀完,不能否定她的選擇…
慢慢的親子共讀也進行到現在,女兒五周半,識字量應該有2000把,具體沒有算過,但是她自己能把《不一樣的卡梅拉》、《米小圈上學記一二年級》、《米小圈腦筋急轉彎》讀下來,能把《父與子》、《西遊記》漫畫版讀了一遍又一遍。當她開始認真地給我講書上搞笑的情節時,我确實相信她真的看懂了,我也欣慰的笑了…
女兒是什麼時候開始認字的呢?大概在三歲的時候,我們一起讀故事的時候,她會問這個是什麼字?走在路上會問招牌上的字,我意識到,是不是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到了?于是也買識字書,主要是看圖識字,後來朋友介紹了一套《四五快讀》,就開啟每日一課的識字課,這樣每天晚上除了講故事的時間,又加了認字的時間,親子共讀的時間早已經超過了半小時,甚至有的時候是兩個小時。因為讀《四五快讀》的時候,每天要把學過的複習一遍,再接着學後面的新課,要花的時間何止半小時,為了不讓寶貝太晚睡覺,睡前故事時間要提早。女兒有時候完全投入的時候,經常會一次性把一整本書要求學完,或者要求一整套故事看完才睡覺,那我基本上也沒阻止她,因為這是她的興趣,我在培養她看書的興趣,看她這麼全身投入,實在不忍心打斷…
親子閱讀并不是随便說說,還是要靠父母的陪伴。雖然每天要花的時間不多,但是堅持起來不容易,貴在持之以恒。像我們出去旅遊,或者回老家,除了帶上日常行李,還會帶上幾本書,堅持不斷睡前故事陪讀,我們還有個習慣,喜歡一邊講故事,一邊錄下來,然後回放出來一起聽,孩子能聽到自己的聲音,她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現在女兒會自主閱讀了,難道親子閱讀就要斷了嗎?我覺得并不是…親子閱讀應該是永不停止,一直在我們的學習生活進行的,也将會是我們美好的回憶……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看書,就開始你們的親子閱讀旅程吧!